《大家論壇》真理視角:將學術保護傘丟掉 知識份子沒有說謊本錢

羅伯(Abraham Loeb) 2018年04月22日 15:00:00

 

羅伯

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理論與計算研究所所長

哈佛大學天文系主任

哈佛黑洞計畫創始人

 

學術自由是對確保政治、意識形態勢力不阻礙發掘真相的珍貴力量。但這並不意味著知識份子應當躲進學術保護傘下,以免受到「非專家」責難的同時,允許自我意識迅速氾濫、允許自己關注對其他任何人都無關緊要的話題。我們這些專家應當要向外界解釋我們自己。

 

首先,這意味著研究人員應當要能以負責態度,向外界公開他們研究成果,從而確保公共資金、教育福利使用方式符合納稅人利益。公開研究成果的義務也確保大眾能夠受到教育,這不僅關係到議題,同時也關係到學術研究實際運作方式。

 

科研充滿了失誤、失敗 就像戰場

 

學術書籍和期刊往往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那就是學術界通過乾淨、有序、合邏輯方式來揭示真理。但科學研究不是什麼純粹地帶,事實上更像一個戰場,充滿了計算失誤、試驗失敗和最終被丟棄的假設。通往真理的道路往往迂迴曲折,走在真理之路上的人們往往要接受激烈的競爭和專業陰謀。

 

有人提出為保持公信力,試圖隱藏事實。例如,2014年,合作參與BICEP2項目的物理學家以為已經探測到宇宙初期的引力波,但後來他們逐漸意識到,所探測到的信號可能完全來自於星際塵埃

 

我的某些同事擔心這個消息一旦洩露出去,會影響人們對氣候變化等其他科學預測的信心。但對公眾隱瞞真相,是否真的比創造透明文化更有利於科學和學術的可信性?也許並非如此。

 

事實上,對研究現狀保持誠實可以增強信任感並增加更多創新空間,在這種情況下,理性的大眾接受科學研究風險不可避免,科學研究風險付出的代價能對開創性、普遍有益的研究成果做出貢獻。

 

教授不該僅是要學生繼承衣缽

 

確保學術界繼續相關有效創新的另外一種方式,是打破學科之間的傳統界限——創新發現往往誕生在這些前沿領域。為了實現此目標,大學應當升級其組織結構,避免明確劃定院系界限,以創造一種跨藝術、科學、人文的連續統一體。大學應鼓勵學生學習多學科課程,以便他們能將經驗和教訓融入新的知識體系。

 

為使過程更具可持續性,大學應當確保所開設的課程能幫學生學到適應勞動力市場需要的快速變化新技術。這意味著不僅現在要開設創新課程,也要每隔幾年更新一次,以便納入從人工智慧、大數據、替代能源、基因編輯領域的新發現和新趨勢。

 

對於教授們而言,他們應當成為科學、技術、藝術和人文等領域未來領袖的指導者,而不是試圖讓學生繼承自己的學術衣缽。當然,如果目標是提高自身研究專案的普及度,以及確保自身理念和觀點能延續下去,後一種方法可能是有效的。但這卻與學術界的基本使命不符。

 

獎項、專業協會應鼓勵獨立思考

 

學術介面對相關共識的迴響越大,就越能激發那些持有成果者的自我意識。但歷史顯示,像愛因斯坦的早期職業生涯一樣,有時柔和的背景聲更能推動進步。真相和共識並不總是一回事。見解的多樣性——意味著性別、種族和背景的多樣性——對支持創新發展和進步起到關鍵的作用。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不能用獎項、專業協會來強化主流觀點,反而要用它們來鼓勵獨立思考和獎勵創新的原因。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見解都應視為平等,而意味著應當探討其他觀點,並以價值作為審核的唯一依據。

 

我們學術界不能再繼續寵愛自己、忙於慶幸自己的特權,而不能以新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如果要捍衛創新自由,必須恢復與大眾對話,確保所有人充分理解我們工作的相關性——這其中也包括我們。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Making Academia Matter Again ,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標籤: 學術 大學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