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評:砍18趴為何還要花六年

主筆室 2017年01月03日 07:01:00
年金改革會議場外,抗議民眾試圖闖入會場,與警方發生衝突。(攝影:蘇郁晴)

年金改革會議場外,抗議民眾試圖闖入會場,與警方發生衝突。(攝影:蘇郁晴)

軍公教年金改革是要他們「多繳、少領、延後退」,對許多人來講,這是性命攸關的「奪財之恨」;軍公教的抗爭、抵制、反改革,其實都在預料之中,可以淡然視之。倒是年改會執行長林萬億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到的三個問題,包括軍公教18%優惠存款利息改革,要分幾4年或6年走入歷史?調降所得替代率的三方案,以及拉長平均投保薪資採計期限的三選項如何採計?在兼顧公平正義與信賴保護之間,其實可以有更清明的思考。

 

蔡英文的好友、前民進黨政府經建會主委陳博志日前談到年金改革議題時,提出了諸多很不「民進黨式」的看法。他說,年金一定要改革,但改革的理由與方法要合情合理,才有正確的改革方法。軍公教是為了國家的整理利益而犧牲,不應該被汙名化,造成社會對立。

 

陳博志表示,退休金是延後給付的薪資,軍公教過去已為預期的收入付出代價,這不應隨便削減,這不是福利,也不是不勞而獲;只是過去政府財政不好,亂開支票,才可以用低薪聘到好人才。他認為,如果要削減,就該削減原本沒承諾的。例如18%優存利息、年終慰問金,以及利用退休前的高薪資作為計算基準、加計主管加給等,這都不是政府原先的承諾。

 

在支持年金改革的論述中,最常見的論述是:「勞工的退休所得替代率僅有兩三成,但軍公教卻達八九成甚至百分之百云云。」這種說法往往造成勞工的強烈剝奪感,也讓軍公教成為眾矢之的。事實上,年金問題之所以複雜難解在於每個行業提撥方式及退休請領的計算方式都不一樣,尤其老師在職期間每個月提撥的數額確實比勞工多很多,以退休所得替代率一個斷面來指責軍公教族群過太爽,其實並不公允。

 

所以陳博志才會不斷提醒,退休金有成本而非不勞而獲,尤其公務員薪資不由市場直接決定,但高退休金會吸引一些人犧牲更高薪的工作來加入,或者是犧牲多年的工作和收入參加考試以爭取這工作。這使公務員得到的薪資比他的其他機會少,同時也會使其他工作的薪資因缺人而相對上升。若以削減其退休金,來補貼當年選擇高薪資而低退休金的人,反而是很不公平的事。

 

因此,調降軍公教所得替代率到六成或七成,並非年金改革方案的重要基準;關鍵在當初政府沒有立法承諾,或僅是以一紙行政命令沿用迄今的退休方案必須加速改革。例如,毫無法源依據的18%的優存利率、年終慰問金以及利用退休前的高薪資作為計算基準的不合理制度都應加速改革。其中,既然年改會已經訂出最低生活基準的退休金金額,卻還要將分階段(四到六年)廢除18%優存利率補貼,其考量依據何在?實在令人費解。

 

18%是在過往高物價上漲率及高利率時代所訂定,但隨著市場利率偏低,造成政府嚴重的負擔。根據年改會的資料,截至去年底止,享有18%優惠存款的退休軍公教共有四十五萬六千餘戶,存款金額達4634億餘元,而政府與台銀負擔的十八%優存利息,更是高達約824億元。這麼高的利息補貼,又毫無法源依據,正是軍公教遭汙名化的主因,干「信賴保護」底事?

 

年金改革要說道理,只要願意說道理,就知道18%優存利率正是年金制度的違章建築,非立即改不可;只要願意說道理,就知道軍公教與勞工退休所得替代率是在不同的提撥與給付基準下進行比較,不該等同視之;只要願意說道理,就知道那些汲汲於抗爭,揚言「不能溯及既往」的政治人物主張是何等偏狹,根本不值一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