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評:罷免通過 公投已經不遠了

主筆室 2021年01月18日 07:02:00
有2018年公投慘敗及此次通過罷免案的前車之鑑,民進黨幾乎已不可能再「冷處理」今年八月的公投案,必須代之以全面的政策說服及政治攻防。圖為2018年九合一大選的投票長龍。(湯森路透)

有2018年公投慘敗及此次通過罷免案的前車之鑑,民進黨幾乎已不可能再「冷處理」今年八月的公投案,必須代之以全面的政策說服及政治攻防。圖為2018年九合一大選的投票長龍。(湯森路透)

桃園市第七選區中壢區一共要選出11席市議員,2018年總共有21個人參選,王浩宇拿下了1萬6292張選票,僅次於轉戰立委成功的魯明哲及現任桃園市議長邱奕勝,是所有參選人當中的第三名。雖然他這次被罷免,以他所累積的知名度與高分貝戰力,他可以輕易地在其他縣市議員選舉中當選,甚至有機會轉戰特定選區選上立委。在著重於比例代表性的多席次選區裡,以大規模政黨動員罷免其中一位議員是否合理?從以上的反向思考就再清楚不過了。

 

不過,這終究是台灣現在法律規定的罷免制度,各方都必須尊重。而國民黨成功罷免了一位民進黨籍的現任議員,背後有多重的政治意義,值得進一步解讀:

 

一、選民的投票行為與網路及民調上的意見表達是兩回事;選民投票,必須特地空出時間,走路到投票所,甚至耐心排隊等待,只有足夠強烈的動機的選民才會這樣做。有人認為,中壢是傳統深藍區,在國民黨以及有意投入下屆市長選舉的邱毅勝使盡全力動員,「才」催出剛好低空略過當地公民數25%最低門檻,並不值得藍營高興,但事實剛好相反。8萬4582張罷免票固然是要罷免王浩宇,但多數也代表反對現今執政者的民意,這是在野國民黨的基盤,它並不像民調顯示的那麼孱弱。

 

二、罷免通過,代表現今國民黨領導人的路線被肯定,有利目前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在今年八月的黨主席選舉;這種全面與民進黨對抗的氛圍,也有利於群眾魅力十足的韓國瑜復出,不管是投入黨主席選舉或未來的六都選舉,韓國瑜都已經不可能缺席。

 

三、國民黨黨主席選舉與兩年一次的全國公投日都在今年八月,所以所有的國民黨黨主席參選人必定卯足全力衝公投案,包括已成案的核四重啟案,以及正在連署的反萊豬案。以此次罷免成功為師,加上不同社運以及利益團體的複式動員,要衝刺通過公投案的四分之一門檻(不到500萬票),絕非難事。

 

四、有2018年公投慘敗及此次通過罷免案的前車之鑑,民進黨幾乎已不可能再「冷處理」今年八月的公投案,必須代之以全面性的政策說服及政治攻防。不過,迎戰公投,民進黨是「被」議題設定的一方,非常不利於綠營群眾的動員;民進黨恐怕必須被迫思考提出「屬於自己」的公投案,以激發群眾熱情,否則極可能在今年八月重蹈2018年兵敗如山倒的窘境。

 

五、一如2018年通過「反核食」公投,造成台日雙方關係進展延宕三年,設若「反萊豬公投案」通過,不但將造成台灣失信於美國,蔡英文過去幾年所擬定的國家戰略也將嚴重倒退,其治理能力也將備受質疑。因此,擋下「反萊豬公投」絕對是蔡英文政府未來半年的首要之務;包括重新修改《公民投票法》,將現行兩成五公民數的通過門檻,調整為三成,甚或是三成五都可能成為民進黨政府的選項。

 

2017年12月立法院通過《公投法》修正案之前,《上報》社評曾寫過一篇「修公投法不能犯『民粹的幼稚病』」,對於全面調降公投成案連署以及通過的門檻表達高度的疑慮;不過,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當時民進黨已經得意忘形,最後始終無法調整法案面貌於分毫。如今,透過掐頭去尾、難窺政策全貌的公投案已經成為民粹動員的利器;這也再次證明,執政絕非請客吃飯,所謂的主權在民、投票最大,常常是信口胡謅而已,政客當以此為鑑。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