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下扎根也往外飛翔 記我的六位印尼紀錄片新朋友(下)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2017年01月13日 15:11:00
紀錄放映特展(ScreenDocs Expanded)閉幕典禮大合照(TIDF提供)

紀錄放映特展(ScreenDocs Expanded)閉幕典禮大合照(TIDF提供)

前情提要:【TIDF】向下扎根也往外飛翔 記我的六位印尼紀錄片新朋友(上)

 

 

2016年12月,在印尼獨立紀錄片推廣單位In-Docs的邀請之下,我代表TIDF到印尼參加在雅加達舉辦的「紀錄放映特展」(ScreenDocs Expanded)和日惹紀錄片影展(Festival Film Dokumenter, FFD)兩個紀錄片活動,此行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觸印尼的紀錄片工作者。上週的專欄中,我介紹了Amelia、Lulu和Huddin三位活躍於印尼紀錄片圈的創作者及推廣者,本週我將繼續透過人物速寫,分享我對印尼的紀錄片環境的觀察。

 

 

Dhandy,印尼版綠色小組WatchdoC的負責人

 

Dhandy(左),印尼版綠色小組WatchdoC的負責人(TIDF提供)

 

Dhandy Laksono是WatchdoC的發起人與負責人。WatchdoC於2009年由一群年輕人創立,有一點像是台灣綠色小組的印尼版,他們製作大量與社會議題有關的紀錄片。Dhandy強調他們的作品介在新聞專題報導與紀錄片創作之間:產製速度要和新聞一樣快,但議題內容要和紀錄片一樣深。成立至今,WatchdoC已經製作超過165部紀實影片。

 

 

相對於綠色小組如游擊隊般的地下組織模式,印尼的WatchdoC則是一個登記有案的「營利公司」。Dhandy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靠著接電視台或商業的案子「賺錢」,然後再一起拍不賺錢的紀錄片。WatchdoC不定期會有編輯會議,由大家提出近期重要的社會議題、共同構思拍攝內容,再討論由誰來擔任導演。

 

 

這次看了WatchdoC兩部影片,分別是《Kala Benoa》和《The Fake Islands》,都與填海開發造成的珊瑚死亡、漁業衰退等議題有關;前者關注的是峇里島,後者則是聚焦爪哇本島的雅加達灣。Dhandy告訴我,早期他們會把完成的影片全數上傳到YouTube讓大家線上觀看,而需要這些影片進行倡議或討論的團體也可以自由下載;近期他們則嘗試讓需要使用這些影片的團體透過申請進行放映,以便讓這些放映有紀錄可循。

 

 

Mandy,帶領印尼導演走向國際的資深製片人,還是位美食家!

 

Mandy(左一),帶領印尼導演走向國際的資深製片人,還是位美食家!(TIDF提供)

 

Mandy Marahimin是一位製片,業界經驗超過十五年,她創立公司Tanakhir Films,製作劇情片、紀錄片、廣告、音樂錄影帶等,其中一部劇情片《What’s with Love 2》更是印尼影史上賣座第四名;她同時也是印尼一家群眾募資平台Wujudkan.com的執行長與創辦人。近幾年來,Mandy開始專注於紀錄片的製作,帶著印尼導演到國際提案。

 

 

除了熱愛電影,Mandy也對食物充滿熱情。她的母親是印尼知名的食譜作者,而她也遺傳媽媽,成為一位美食家!在日惹影展期間,她興高采烈地帶我們去到日惹「第二好吃」的沙嗲餐廳(最好吃的那家當天剛好沒開),隔天還包車到一間離日惹市中心約一小時車程的餐廳,品嚐他們新推出的麵食料理。而身為回教徒,Mandy卻不願錯過豬肉的美味,她非常喜歡吃粽子,也知道哪裡有最好的豬肉料理。大家都說,在印尼,想要知道哪裡有好的餐廳、咖啡廳、甚至旅館,問Mandy準沒錯!

 

 

雖然印尼的紀錄片製作環境,包括製作預算、發行規模都不比台灣好,但他們卻有許多像是Mandy這樣的專業製片在從事紀錄片甚至短片的製作。像上週專欄曾提到入選威尼斯影展的印尼短片《On the Origin of Fear》,製片Yulia Evina Bhara也擁有自己的製作公司KawanKawan Film,致力於與年輕導演合作,拍攝關於1965年的大屠殺的紀錄短片。反觀在台灣,大部份的紀錄片導演都身兼製片,或是出動伴侶家人擔任製片的角色,和印尼很不一樣。

 

 

Kurnia,日惹紀錄片影展選片人,用紀錄片反映印尼當代社會的創作者

 

Kurnia,日惹紀錄片影展選片人,也是位用紀錄片反映印尼當代社會的創作者(TIDF提供)

 

Kurnia Yudha是日惹紀錄片影展(Festival Film Dokumenter)的選片人之一,他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非常注重咖啡的品質,在一個提供免費咖啡的活動中,他自掏腰包買了咖啡放在一旁,貼上「這才是真的咖啡」的便條。

 

Kurina自掏腰包買的咖啡(TIDF提供)

 

日惹紀錄片影展創立於2002年,是東南亞第一個紀錄片影展,影展的競賽項目分為長片競賽、短片競賽以及學生影片競賽。2016年,日惹紀錄片影展邁入第15屆,同時也打破往年競賽僅限印尼作品報名的限制,在長片競賽項目開放國際影片投件,而最後獲得長片競賽首獎的作品是加拿大紀錄片《Shadow Girl》。

 

日惹街頭塗鴉(TIDF提供)

 

相對於首都雅加達,日惹是一個比較古老、步調緩慢、藝文氣息濃厚的城市。紀錄片影展在日惹的文化中心舉辦,場館內有許多文創市集擺攤助陣,場外則有藝文咖啡、小吃攤販,紀錄片導演們在看片之餘,都會聚集在周遭休息聊天,影展氣氛有點類似日本的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給人一種舒服又充滿紀錄片氣味的感受。有不只一個印尼導演告訴我,他們每年有空一定會來參加日惹紀錄片影展,除了可以看到最新的印尼紀錄片,更重要的是全印尼的導演都會到這裡,是他們可以進行創作交流的年度盛會。

 

日惹紀錄片影展場外導演聚集聊天(TIDF)

 

日惹紀錄片影展的經費相當拮据,他們沒有任何全職的工作人員,絕大部份的工作人員都是義工,有些是研究評論者,有些是其他領域的策展人,每年投入協助影展的籌備工作。而Kurnia除了選片人的身分之外,同時也是一名紀錄片導演,影展工作之餘,他帶著目前正在拍攝的作品《Planting Is Resistance》積極參與各種工作坊與國際提案。《Planting Is Resistance》記錄三個抗議土地開發、希望保有自己土地、維持農耕生活的農民,如同許多印尼的當代紀錄片,都是以當前的社會環境為創作主題。

 


印尼政府的電影審查制度仍偏嚴格,對於紀錄片的各項補助也未臻成熟,現階段印尼紀錄片其實相當仰賴國際支持。例如,In-Docs的資金來源是美國的福特基金會(Ford Foundation),而紀錄放映特展(ScreenDocs Expanded)、日惹紀錄片影展等活動,都有歐洲各國駐印尼使館的贊助,包括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荷蘭大使館(Netherlands Embassy)等(註三)。由於資源來自於國際,在面對國際提案或補助的遊戲規則、國際市場的喜好趨勢時、印尼紀錄片也必須思考如何保有自身觀點與特色的課題。

 

 

綜合我對上述這六位印尼新朋友的觀察,可以發現印尼的紀錄片社群非常緊密,從製片、創作者乃至於工作坊籌辦者和影展的策展團隊,彼此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共享資源,匯聚成強大的能量,讓人感受到印尼紀錄片的蓬勃生氣。同時,印尼紀錄片工作者展現出濃厚的人文關懷,無論是對於歷史上殖民與屠殺的議題,或是當前社會與政治的問題,都有所回應與反思。這兩大特點,讓我對印尼紀錄片的發展充滿期待,也期待未來,台灣觀眾能有更多機會欣賞這些精彩作品、與印尼的紀錄片工作者交流。(文╱吳凡)

 

 

(註三)印尼曾為荷蘭的殖民地長達149年的時間,現在雖然已經獨立,但在各方面仍與荷蘭關係緊密。這次的「紀錄放映特展」就是由荷蘭大使館支持,邀請了荷蘭導演John Appel舉辦大師班,活動場地也在荷蘭大使館內。

 

 

【關於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成立於1998年,每兩年舉辦一次,以「再見.真實」為核心精神,強調獨立觀點、創意精神與人文關懷,鼓勵對紀錄片美學的思考與實驗,是亞洲最重要的紀錄片影展之一。官網:www.tidf.org.tw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