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政變】美國揚言制裁外資縮手 中國將填補真空、聯手軍方壟斷經濟

陳品潔 2021年02月06日 12:00:00
緬甸民眾不滿軍方策動政變,上街抗議訴求和平。(湯森路透)

緬甸民眾不滿軍方策動政變,上街抗議訴求和平。(湯森路透)

緬甸軍方1日發動政變,國務資政、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緬甸總統溫敏(Win Myint)與其他執政黨高層人士被捕,國際社會不斷呼籲放人,美國揚言制裁緬甸軍方與其相關公司。

 

緬甸軍方指出,2020年11月的大選出現「舞弊」才有逮捕行動,權力暫時移交給陸軍總司令敏昂來,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一年。目前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已被軍方封鎖,資訊傳播被阻斷。

 

《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報導,在軍事政變之後,緬甸的經濟可能遭受重大打擊,外資也呈現觀望、退縮態度,數十億美元商業投資陷入風險。專家認為,在美國制裁之後,緬甸極有可能轉向中國尋求經濟利益。

 

報導分析:「一切都緊密相關,人們渴望改變,想要發展,想要更好的生活,這是誰都無法阻止的。」

 

 

改革十年 一夕變調

 

仰光的記者埃敏丹(Aye Min Thant)指出,原本緬甸的經濟就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重創,軍方的態度將決定緬甸發展的方向。

 

報導分析,美國制裁將使來自多個國家的多元外資卻步,從而對已在當地投資深耕許久的中國帶來損害。同時,外資撤場之後,中國有機會填補空下來的勢力範圍。

 

一連串的政治、經濟、外交改革後,緬甸對世界開放10年過去,其中軍方的帶動功不可沒。2015年,緬甸舉辦首屆民主選舉,美國因此解除制裁,迎來了投資狂潮。

 

 

在疫情大流行以前,緬甸主要產業為農業、石油、天然氣、製衣業和旅遊業。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緬甸在2011年到2017年每年的經濟成長高達7%。緬甸投資與公司管理局指出,新加坡、中國、香港的公司是該國主要的投資方。

 

一切的繁榮發展前景,卻在這一周內變調,「恐帶來痛苦的經濟後果」。

 

 

制裁一下 百姓將成最大輸家

 

日本飲料巨頭麒麟集團(Kirin Holdings)5日率先宣布,終止與緬甸公司的合作關係,「鑒於緬甸軍方近來的行動,違反了我們的規則與人權政策」,「別無選擇,只能終止」。可口可樂表達對緬甸局勢發展的擔憂,萬事達卡稱監控情況發展中,業務目前沒有任何變動。

 

自2016年以來,美國企業已在緬甸投資約3.265億美元,可口可樂、萬事達卡、福特汽車和奇異等美國大牌,在當地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並展開業務。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美緬之間在2020年的貿易額接近13億美元,約佔當年緬甸總貿易額的3.5%。

 

美國對軍方實施制裁,最終可能傷害到整個國家,主要產業之一製衣業可能「陷入癱瘓」,許多員工的生計將難以維持。

 

中國將壟斷外資地位

 

美國智庫「亞洲社會政策研究院」(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ASPI)院長艾森曼(Debra Eisenman)表示,為了避免過度仰賴中國,翁山蘇姬試著平衡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項目發展。

 

隨著軍方接管政權,美國一旦制裁,他國投資人不願意在專制政府下投資,「中國樂見於此」。

 

緬甸軍方與中國政府向來關係緊密,中國官方媒體不把該事件定調為政變,而是稱呼為「重大內閣改組」,聯手俄羅斯阻止聯合國安理會譴責政變。

 

 

戰略地理位置也極佳的緬甸,是中國通往印度洋與南亞最直接的路線之一,兩國在「一帶一路」等基礎建設有高度合作。

 

艾森曼分析,由過去的經驗而視,緬甸軍方將擴充軍事預算,腐敗的官員會讓軍方控股的公司為主導,從而填飽自己的荷包。在中國壟斷緬甸外資,成為唯一的投資國時,對當地公司與合作夥伴來說,「具有毀滅性後果」。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