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tagram祭出阻絕新政策 保護「年輕用戶」免受「邪惡大人」的侵擾

郭靚德 2021年03月18日 14:00:00
知名社群平台Instagram的商標。(湯森路透)

知名社群平台Instagram的商標。(湯森路透)

美國華盛頓州《謝爾頓先驅報》(Shelton Herald)17日報導,由於近年來有越來越多未成年與青少年,無端在知名社群平台「Instagram」上受到成年人騷擾,「Inatagram」官方於是決定祭出一系列新政策,加強防堵、保護這些「年輕用戶」免受「邪惡大人」(creepy adults)的侵擾。

 

據悉,這些政策最快將於3月底開始分區上路,屆時,成年人除了將無法輕易向未關注他們的未成年用戶發送有關訊息之外;若是被官方發現,有成年人與未成年人正在進行可疑互動,官方也會進一步通過「標籤」、「探索」等功能,限制可疑人士的使用權限,阻斷他們在該平台上向更多年輕受害者「伸出魔爪」的機會。

 

 

網路誘拐兒童事件頻傳

 

加拿大《CTV電視網》報導,光是過去2年間,專門打擊兒童性虐待內容的非營利網站「Cybertip.ca」,就羅列了305份有關網路「誘拐兒童」的報告事件。

 

在這些報告之中,有22%的事件發生在臉書(Facebook)與「Facebook Messenger」;34%的事件發生在IG、Snapchat、「KIK Messenger」;9%的事件發生在線上遊戲平台上,且有近四成的受害者涉及13歲以下未成年人,其中,年齡最小的受害者年僅8歲。

 

 

日常生活中的潛在威脅

 

報導指出,由於多數人對這種「網路獵手」(internet predators)常存在一種錯誤迷思,認為他們多半是因為事業失敗、寂寞孤單、或是生活不順遂,才開始產生戀童情結。但其實,這些人之中,有許多人都是處於事業頂峰期、擁有美滿家庭、受過良好教育、外表迷人且極具吸引力,「使得父母低估了這些外表看似光鮮亮麗的『網路獵手』對自家孩童的潛在性威脅」。

 

「Instagram」全球公共政策計畫負責人梅雷爾(Carolyn Merrell)舉例,在所有用戶訊息內容中,每1萬多則訊息內容,就有5則可能會對青少年產生潛在風險,「5這個數字看似不多,但對青少年來說卻極具威脅性;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會需要再投入這麼多技術與資金,以加強保護青少年的主要原因。」

 

「此外,我們在2019年的調查研究中還發現,在這一年當中,至少有20%的兒童在網際網路中被『網路獵手』相中。……我們估計,每天可能至少有多達50萬名的『網路獵手』在線等待、物色獵物。」

 

 

父母應該怎麼做?

 

為了因應這一棘手問題,《數位性侵受害者》(digital sexual victims)一書作者夏琳(D.-G., Charlene)建議,父母應在睡前向孩子回收手機、並關閉家裡的無線網路裝置;此外,還應定期檢查或瀏覽孩子手機裡的相片庫,以確保他們沒有受到「網路獵手」的任何潛在威脅。

 

「切莫將『侵犯隱私』與『逃避作為父母的責任』一事混為一談。只要是任何有『提供聊天功能』的社群媒體,都有可能成為這些『網路獵手』的獵場。」

 

數據科技公司「Bark」員工鮑威爾(Roo Powell)總結道,儘管種種監視行為能夠作為避免孩童受傷的第一道防線,但卻不能完全阻斷他們可能受到傷害的風險,「與孩子開展周到、公開、且一致性的對話內容,才有可能有效阻絕家中出現這些『網路獵手』的機會。」

 

本語音由合作提供
ibo愛播聽書FM APP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