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緬甸民族衝突】龍蛇混雜的衝突之地:撣邦

郭靚德 2021年05月03日 12:00:00
撣邦第二大城臘戌爆發反政變示威遊行。(湯森路透)

撣邦第二大城臘戌爆發反政變示威遊行。(湯森路透)

 

從2016年下半年迄今,便紛擾不斷的若開邦羅興亞人衝突事件,使得國際間開始注意到緬甸少數民族的艱難處境。

 

儘管當時聯合國就曾以「種族清洗」大力抨擊緬甸政府的種種作為,但是,聲討也僅止於此、再無更多實際行動;時任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更以「因應恐怖主義」為由,持續合理化軍方的施暴行為。此後,緬甸少數民族的抗爭行動便逐漸消失在螢幕之中。

 

不過,隨著緬甸軍政府2月1日發動政變、各地少數民族趁勢回以新一波抗爭運動,世人的目光也再次回到了緬甸內部的族群衝突問題當中,而位於金三角地帶、與泰國和中國相接壤的撣邦亦成為了國際矚目的焦點。

 

 

撣族的簡介

 

撣族,自稱「傣」(Tai),主要居住在緬甸東部、東北部、以及中國雲南省等高地山區。

 

身為緬甸最大少數民族的撣族,使用的是壯侗(音譯:洞)語系中、與泰語、寮語極為相近的撣語,並信仰著上座部佛教,頗有唯物主義的無神論傾向。基本上,除了那些居住在較為偏遠的撣族之外,大多數撣族人民在文化傳統上、更為接近緬甸人民(緬族為主要族群)的生活習慣。

 

綜觀撣族的歷史發展,他們曾幾度興盛、而後衰敗,曾受到殖民母國英國的庇護而成長茁壯、卻又在軍政府掌權的時代裡受盡迫害。這段或甘甜、或苦澀的日子裡,有的是許多撣族人民的血淚與辛酸。曾幾何時,想要安穩過日子的願望,成為了撣族人民遙不可及的夢想;曾幾何時,身居地緣戰略命脈、擁有絕佳貿易優勢的撣族,如今卻只能依靠金三角地帶的非法貿易苟且度日。

 

 

「撣族」?抑或是「傣族」?

 

雖然絕大多數緬甸撣族人民都生活在緬甸北部的撣邦(Shan State)之內,但因為緬甸自二次世界大戰以降,一直沒有一份可靠的人口數據,無法證實緬甸撣族至今到底有多少人口;只能確定,撣族是緬族以外的第一大少數民族,人口約占整個緬甸的十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撣」(Shan)這一詞彙、本身存在著撣族人民與緬甸當局的歷史遺留問題──緬甸政府先前在劃分族群時,把至少33個地理位置看似相近、但實則毫不相關,甚至可以說是天差地遠的族群劃分在一起──因此,撣族通常不會自稱自己是「撣族」、而以「傣」居之。

 

 

撣族的起源

 

位處中、印兩大國之間的緬甸,不僅立足於東南亞與亞洲的地緣戰略命脈、擁有著極為豐沛的天然資源,更是印度與中國長久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

 

根據考證,緬甸的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區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有人類居住,但由於緬甸歷史在11世紀以前的事蹟多缺乏文史佐證,因此,緬甸本文的歷史記載,幾乎都以頻耶(又譯彬比亞)所建立的蒲甘王朝(1044-1297)作為起始點。此後,大致可分為戰國時期(1297-1531)、東吁王朝(1531-1753)、貢榜王朝(1752-1886)、殖民時期(1885-1948)、獨立時期(1948-1962)、軍政府時期(1962-2010)、以及聯邦共和國時期(2010-)。

 

據信,撣族的起源,最早是源自於中國雲南省一帶移民;9世紀時,在頻耶的建城擴張、與四處征討下,才一步步發展成為「蒲甘王朝」。豈料,1287年遭到元世祖忽必烈收歸為行省,原本統一的王朝自此開始分裂──北以撣族為王、南以孟族為首,而阿瓦王朝(撣族)與勃固王朝(孟族)在歷經了好幾個世紀的戰火交鋒後,終是釀成兩敗俱傷。

 

儘管明朝前後,緬甸又二度統一疆土、先後建立了兩個王朝,但好景不常,1886年,英國還是在一次次的海外殖民運動中併吞了緬甸,並將之設置為印度的其中一省。此後,緬甸人民便開始展開反殖民運動,並在多次的流血抗爭中,終於促成英國在1937年「將緬甸自印度分家出來」的決定、乃至於在1948年走向獨立建國之路。

 

 

撣族與緬甸的關係

 

身為一個多種族的國家,緬甸人口約為5500萬餘人,其中緬族占七成,另外還有欽族、克欽族、克倫族、克耶族、孟族、若開族、撣族等多種族,以及其他極少數民族,如長頸族、阿卡族等。

 

若要說起撣族之於整個緬甸的關係,可大致追溯回1962年奈溫將軍(Ne Win)掌權的軍政府時期。

 

當時,為平息緬甸各地四起的革命運動、為攏絡占整個緬甸境內最多人口的緬族,緬甸當局施行了所謂「緬族至上」的「大緬族政策」(Burmanization),規定各級學校只能教授緬語,學生於學校期間亦只能採用緬甸名稱、身著緬服。而時任政府為將引進的上座部佛教推崇為國教,更進一步開始四處打壓基督教、天主教、回教等少數宗教信仰,企圖根本消滅緬甸其他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

 

也就是在此時,緬甸北部撣邦境內的抵抗勢力開始快速發展,其中,以孟泰軍(Mong Tai Army)、與撣邦重建委員會(Restoration Council of Shan State)最廣為人知。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前者早已於1995年與緬甸政府締結了停火協議,並在2005年正式解散,不過仍有少數內部人士在組織解散之後,加入了撣邦重建委員會,或是作為獨力派系持續與政府鬥爭、為撣邦的重建而努力著。

 

 

1995年以降,針對撣族的叛亂,緬甸軍方開始進行鎮壓行動,強行驅逐成千上萬名撣族人民;2004年,在緬甸軍方與國家和平暨發展委員會(SPDC)聯合非法徵收大量土地的背景之下,有越來越多的撣族人民被迫流浪街頭、再無安身立命之處。

 

此後,撣族便一直活在緬甸當局的陰影之中──任意逮捕、歧視、強姦、酷刑、強迫勞動、法外處決等惡行司空見慣,緬甸當局甚至透過再安置移民行動,將緬族與佤族(Wa)強行「進口」(import)至撣邦各地、廣召撣族人民至中央政府單位以便就近監察等,只為更佳有效的「稀釋」其文化信仰。對此,國際間人權組織大力譴責緬甸當局,稱其為「人權迫害者」。

 

撣族的鬥爭尚未結束

 

然而,撣邦爭取獨立之路,並沒有因此而消失。近年來,撣邦的戰鬥還在進行著;政府也仍不斷發起對於南撣邦軍、北撣邦軍、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Myanmar 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 Army)等獨立組織的戰爭。

 

2011年,在緬甸內亂加劇的情況下,許多平民紛紛被捲入這場「政府與少數民族」之間的鬥爭,政府與北撣邦軍遂決定簽署一份長達22年的《全國停火協議》,以保護廣大無辜百姓。但由於軍方仍持續對撣族犯下許多法外罪行,軍政府又在2月1日發動政變、推翻了少數民族與時任政府的協議內容,這項協議至今已形同空殼、毫無實質制約效力。

 

網路科技、與軍事發展的進步,使得戰爭前線的變化變得始料未及,人道主義的救援行動也變得難上加難,撣族早日脫離戰爭苦海、爭取民族獨立的希望更是日漸渺茫。

 

 

根據《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itarian Affairs)4月30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1月以來,撣邦北部的動蕩局勢與衝突(主要涉及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已一共造成了約1萬1000人流離失所;若開邦與欽邦,也因為地雷和戰爭遺留爆炸物等問題,衍生出許多傷亡事件,其中,4月份就有11名平民無端遭到波及而身亡;3月初以來發生在克欽邦地區內的軍民衝突(以緬甸國防軍與克欽獨立軍為主),更陸續造成了5800人無所立命、無以為家。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