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騙取香火與功德!宋代的「黠鬼」偽裝成家人已身故 本人返家反被當成鬼

蔡宗穎 2021年08月31日 07:00:00
中元普渡(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中元普渡(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宋代的故事有許多都是非常聰明的鬼,他們因為伶仃無所歸,所以有些聰明的鬼,便會假裝是亡者向家人討功德或香火。宋代歷史學者蔡宗穎在其新書《宋代讀書人與他們的鬼》指出,宋代的社會即便學者稱已經具有現代社會的雛型,擁有發達的科技,發明紙、羅盤、印刷術,還包括大型公共建設運河系統,及專業化人士等各式的發明出現。

 

但凡離家出遊、遊宦出使等離開城市,仍然面對著生死之交,在廣土眾民的中國土地上,人心向背一不小心就是咫尺天涯,但凡人生相見、親人團聚,因政治、戰爭、瘟疫等因素,人與人之間的離別也是常態。 

 

距離感更是塑造人生死的不確定性,因此「假冒的鬼」便能夠上下其手,獲取自己的利益。聰明的鬼是黠鬼,就跟人一樣的鬼靈精怪。

 

(延伸閱讀:宋代流行「殺人祭鬼」的恐怖習俗,即使有血緣關係的親人也不放過…

 

 

上一則故事,鬼祟人是為了「討祭祀」,「討祭祀」說穿了就是希望有香火祭拜,如同臺灣是移民社會,因為族群間的械鬥、宗教衝突以及政權轉移等因素,出現許多無後代可以供養的孤魂野鬼,孤魂野鬼若不好好對待,他們就會作祟,向人「討東西」。所以出現許多有應公、姑娘廟等祠堂。 

 

 

《夷堅志》有一則有名的故事<詹小哥>,故事有一位詹小哥因為欠了賭債,害怕家人責罰,所以就跑路很久沒有回家。正巧母親作夢所見及卜算的結果都是不祥,便以為詹小哥已經死亡。盂蘭盆節時,詹家備妥紙錢焚燒,求取徵兆。

 

這時詹氏聽到門外一聲嘆息。詹氏內心一驚認為這聲嘆息是兒子小哥在門口徘徊,便呼紙錢,祝祭說:「如果你真的是我兒子,就將此紙錢取出,我就能確定是你,就會幫助你打理到冥間的事物。」 

 

這情節妨彿電影中的靈異追緝,母子之間有所感應。故事裡詹母因為作夢、卜算的結果皆為不吉利,所以認為自己的兒子已經不幸離開人世。對宋人來說,「死後為鬼」的概念當無疑在他們的腦海裡,所以詹氏在盂蘭盆節時焚燒紙錢,聽聞嘆息聲便認為可能是自己的兒子。 

 

詹母會出現這份懷疑,可能與宋代節慶盂蘭盆節,這類的佛教生活已經融合在日常生活有關。許多國外的學者,找不到究竟中華文化的人們到底信仰什麼宗教?

 

對廣義的西方世界來說,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等教派,因為理念不同已造成許多的衝突,但中華文化底下的人民不見得有非常固定的信仰。信仰隨著不同區域,就會有不同的變化,就像《易經》卜算所論及的陰陽之間變化不斷,永遠無法真正的預測未來。 

 

(延伸閱讀:宋代筆記小說大量的一夜情故事 不只是要警告男人「紅顏禍水」而已

 

 

而為什麼說故事裡詹母對盂蘭盆節的認知,與詹小哥的死非常重要呢?說到盂蘭節,臺灣普遍會說是中元普渡,佛家通常說是盂蘭節,最重要的是依靠佛的慈悲與願力,不只是餵養地獄的孤魂,也是施食處在十方的孤魂野鬼。

 

更特別的是,從這則故事推測宋人的意象裡,盂蘭盆節是死者能夠返家的時候,換言之,這個時候祖先、家中的鬼,會利用盂蘭盆節返回家中探視親人。 

 

所以,詹母才會順理成章的認為嘆息聲是鬼物,是自己死去的兒子發出的靈界訊息。而推測必須要有所憑據,詹母第二步推測,則是請求鬼給予徵兆,所以向天祝祭說:「若外頭的鬼是兒子小哥,就必須要再給一個徵兆,取自己手中的紙錢。」

 

霎時來的一陣風,也許是吹走了幾張紙錢,外加門外顯現出一個像人的身影,這一連三次求證,讓詹母與大兒子忍不住痛哭失聲,確認自己的兒子小哥已經不在人世了,便放聲的大哭。 

 

從關係學的角度來看,為人母親縱使自己的兒子背離自己的期望,但終於母子之情難忘。生時見人,死時見屍,一個人莫名的消失在自己身旁,撐到盂蘭盆節時,想必母親內心壓力早已不堪。

 

正因盂蘭節有親人返家,歸家祭祖等團聚的概念,所以詹母的反應除了是情緒上的宣洩外,更是讓自己在心裡有個「打算」。 

 

這「打算」是準備接受自己的兒子已經離開人世,不再報有任何他還活著的希望。詹母與大兒子利用節慶作為分界線,確認小哥從生入死。

 

(延伸閱讀:宋代各種慾火焚身的女鬼故事 正好反映當時的男女情愛潮流

 

 

一般而言,慶典是聚族的時間及宗教學上重生的意思,因此這一天小哥的缺席,從這個意義來說即是死亡。死亡,又須有徵兆,所以盂蘭盆節正是舞台,讓這不生不死的模糊地帶消失。同時,也是經由節慶讓還活在世界上的生者,能夠繼續好好的過自己的生活。 

 

因此,詹母與小哥的兄長立刻尋找僧眾誦經,在盂蘭節這天拔度成為孤魂的小哥,這也意味著盂蘭盆節當日從冥間回來的鬼魂,終於要回到冥間,故要透過僧眾作法會,拔度孤魂。

 

「拔」便是把某人從某個地方拉上來,是由下而上的動態變化,從此可知詹母他們的腦海裡,小哥的孤魂已落入地獄,需要透過誦經迴向,才能夠得到解脫。 

 

 

但故事卻總是充滿意外,幾個月後辦完喪禮,離開人世的小哥突然回到家裡,家人看了吃驚,大哥說:「是鬼!」便提刀便要砍去,幸虧二哥抱住大哥,再往前細看,問他的生死來歷,才知道小哥因為欠錢,怕被亂棍杖罰,所以離家出走到別人家做幫傭。

 

這時候眾人才認為之前是受鬼欺騙,他的目的是要討僧眾經文超度,祈求佛事。由此宋人看待死後世界的想法,可見端倪。死,是到幽冥世界,他們需要佛事、香火的引渡,才能到理想的死後國度。 

 

 

*本文摘自《宋代讀書人與他們的鬼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蔡宗穎(Ken Tsai)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


喜歡旅行,研究鬼怪、哲學,喜歡對日常事務提出不同見解。曾經流浪在餐飲專科學校擔任研究員,管理過旅人的青年旅館Hostel,曾經窩在大稻埕咖啡店,準備深耕三峽在山、海咖啡店裡繼續說故事、聽故事,寫故事。

合著:《重新思考皇帝:從秦始皇到末代皇帝》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交通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速食、連鎖餐廳、甜點、新開店)、市集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蕭芷琳 celine.hsiao@upmedia.mg 

 

能源、醫療、親子、寵物、藝文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