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嘉宏專欄:蔡英文已經完成黨內獨裁了嗎

陳嘉宏 2021年11月17日 07:02:00
民進黨全代會授權黨主席蔡英文在六都市長及多數非執政縣市徵召提名,引發「主席獨裁」之議。(湯森路透)

民進黨全代會授權黨主席蔡英文在六都市長及多數非執政縣市徵召提名,引發「主席獨裁」之議。(湯森路透)

2009年9月,距離朱立倫桃園縣長任期屆滿還有一年多,當時的總統兼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將朱立倫調離縣長職務,擔任行政院副院長。一開始,許多人認為這是馬英九要栽培這位國民黨的明日之星,讓他多一點政治歷練;後來才發現,原來馬英九是要讓朱立倫投入隔年的新北市長選舉。

 

這項人事佈局讓當時的台北縣長(後改為新北市)周錫瑋非常難堪,因為這只是周錫瑋的第一任期,安排另一個人來頂替他,就是不肯定周的政績也不認為他能連任成功。周錫瑋後來在國民黨的黨內鬥爭裡屢次站在朱立倫的對立面,此事是遠因。不過,從後見之明來看,馬英九直接徵召朱立倫的作法非常成功,這精心佈局不僅阻擋了蔡英文、蘇貞昌來勢洶洶,幫國民黨守住了新北市,免成為衝擊他總統連任的骨牌,也安頓了他任內最大的黨內諸侯,讓馬再無後顧之憂。

 

民進黨全代會通過中執會提案,授權黨主席蔡英文在六都市長及多數非執政縣市徵召提名。這作法引來黨內外不少批評,有人說這是「將黨主席權力擴大到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是一個「新巨靈現象」;有人說這是蔡英文「完成黨內獨裁的重要一步」。如果上述說法為真,那12年前馬英九主導一個未做完任期的縣長離任,只為拔掉另一個黨籍縣市長的作法,又該何解?這些批評誤解政黨提名的本質,也不了解民進黨內的權力生態。

 

第一、政黨固然是一個匯聚民意、甄拔人才的集合體,但從民主政治競爭的角度,它更像是一個選舉機器;政黨為選舉而生,為了勝選,政黨在多數時候必須提出一個「最強的提名人」,但如何提名一個最強的人從來不會只有一個標準;一個公開透明的初選規則是方法之一,徵召其實也是,在特定狀況下,政黨甚至會因人設事修改提名的遊戲規則。如果放任黨內競爭造成無可回復的廝殺,衝擊未來的選舉,那這樣的黨內民主意義何在?

 

前述馬英九以總統兼黨主席的權力拔掉周錫瑋,力挺朱立倫,就是要避免無謂的內耗。更有名的是1999年的民進黨主席林義雄修改提名辦法,凍結黨內四年條款,支持陳水扁投入總統大選;也造成後來許信良退黨參選。許多批評認為這「有違黨內民主」,但如果不是這樣量身打造遊戲規則,哪來台灣首度的政黨輪替。

 

第二、民進黨全代會雖然授權黨主席蔡英文徵召多數的縣市長參選人,但仍須「經中執會通過提名」。眾所皆知,民進黨中執會是民進黨派系共治的最重要場域,若蔡英文徵召的人選想通過中執會這關,不可能不尊重徵詢派系的意見與同意。在徵召過程中,黨主席的意志固然重要,民調中心也會針對特定人的民調不斷滾動執行,不同縣市徵召人選還必須適切地維持派系的平衡,這幾乎已經成為民進黨提名的固定傳統,何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說?

 

第三、政黨投入選舉,最終必須以成敗論英雄;民進黨將最大的徵召權力交予蔡英文,選舉的成敗,最後自然必須這位總統兼黨主席負起全責,這也是民主國家政黨政治的內部監督;從陳水扁、蘇貞昌到蔡英文,從民進黨到國民黨,莫不如此。把「主席徵召」擴大為「主席獨裁」,把「授權徵召」當成「派系繳械」,把一個燙手的提名權當成「新巨靈降臨」,若不是對民進黨的權力生態太陌生,就是在玩弄政治術語。

 

比起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是出了名不喜歡處理人事安排的現任總統。她當年把陳菊放在身邊,就是要仰仗「花媽」在黨內的高輩份,幫她處理民進黨內的疑難雜症;兩年半前任用蘇貞昌當閣揆,一度把總統職權核心的公股行庫及警政高層人事讓予閣揆,還引來「英系」高度不滿。無論就領導風格或國家重大議程的設定,這位現任總統可以被批評的地方很多,但絕對不是「黨內獨裁」的這檔事。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關鍵字: 蔡英文 徵召 獨裁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