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報人物】「類比」精準 譚光磊版權成交筆數全球第1

陳怡杰 2017年03月12日 10:08:00
「做版權經紀人,兩個要素:膽大、心細。」(攝影:葉信菉)

「做版權經紀人,兩個要素:膽大、心細。」(攝影:葉信菉)

前日凌晨訪題寄出,隔午專訪時,就見譚光磊火速將訪題細分三類「你看一下這樣如何?」攫取資料、搶效率分析歸納輸出動作一如往常;如同他為一本又一本書條分理析、快速點出吸引賣點,一樣自然平常。

 

譚光磊《上報》專訪

 

「2008年創辦『光磊國際版權』(The Grayhawk Agency)時,沒想過可以做到今天這樣,包括做『中書外譯』還有機會與文化部合作」,他指著2014年創刊的《Books from Taiwan》,「幾位資深出版人組了選書委員會,從風格、題材評估外譯潛力,每半年選10本台灣好書向外國出版社推薦」,譚光磊指出,故事是否精彩、語言是否「可譯」都是重點考量,大量方言或長雜篇幅都不考慮,此外,類似作家駱以軍作品,完全文字型的風格也不好外譯。

 

巧妙步驟

 

「當年本要先推中國作家麥家《風聲》,考量國共題材複雜,先選他另一部題材好理解的《解密》,成功賣出《解密》20多國版權後,現在再用『這是同位作家的另部作品』續推《風聲》」,這是譚光磊常用「先找1本最易進入情節、讓作者有點知名度,再去推他更難的作品」路數。

 

譚光磊更獨特的,是他編寫書訊的「類比」能力。

 

類比」(Comparison)是國外書訊常用手法,如講這本書像《OOO》加《□□□》,但必須消化不能直接套用,國外編輯類比那2本也許台灣都沒知名度,得重新客製化,發給台灣、日本、中國書訊內容不能是同套」,「類比很有用,同是推理作品,它是偏連續殺人魔警察小說私家偵探,出版社編輯一聽就有概念,快速掌握風格,也加速內部版權購買討論進度。」

 

寫到喜歡的新書書訊,譚光磊甚至一寫6千字,「如介紹尤奈斯博(Jo Nesbo, 北歐犯罪小說天王),每本書都太精彩,書訊寫得興致盎然,後來整套版權都賣出、交由『漫遊者文化』持續出版。」他透露整理功力太重要,「不是看完整本才寫書訊,那不可能。」

 

譚光磊談與奇幻文學緣始

 

菜鳥agent該具備的

 

譚光磊舉數年前面試版權經紀人(agent)為例,「大部分面試者都夾1篇『最近我看哪些書、感想』,其中有位很特別,寫來一則『試分析本期《時代》雜誌十大非文學好書』,承認書單內容都沒看過,但根據網路資料搜索做以下評論,講得有模有樣,『沒看遍整本書卻迅速抓資訊下初步判斷』版權經紀非常需要這種能力,後來我也錄取她。」

 

譚光磊稱,國外寄書訊常已有基礎簡介,自己要很快重點判斷,「我覺得很像記者寫稿,做一些research,找合適賣點吸引出版社買下版權,有的書一來條件很滿,馬上就能推。」他指出寫書訊不外「濃縮」與「提煉」,「有別家版權代理會仿效我書訊寫法,其實文中眉角不少,如類比某本新書有《列車上的女孩》影子,但也許這本書在當地不紅,又或譯名也不叫《列車上的女孩》;除外,也不能單說像A+B,而要更精確『這本新書有X書的文字風格、Y書的愛欲糾葛、Z書的…』點破。」

 

「至今仍常與同事腦力激盪書訊寫法」,他舉今年1月某本經手書籍為例,「那是本『近未來』(30、50年後非500、1000年後)科幻小說,講未來發明『快樂機器』,掃一下DNA就告訴你『去做某某事會變快樂』,國外書訊類比說像《雲端情人》,我自己沒看過《雲端情人》電影,後來決定找公司5個同事一起翻讀分享觀點,其中1位讀完說想到近年很火的英國影集《黑鏡》,我拍案叫絕」,譚光磊難掩讚賞「這類比超棒,連國外編輯也驚為天人拿回去用。」

 

譚光磊經紀台灣作家吳明益《複眼人》售出英、美、法版權,開創台灣小說由國外主流文學出版社購買版權先河。(攝影:葉信菉)

 

一度錯過《格雷》

 

他一直強調「個人意見不是絕對」,則像當年他一度錯過《格雷的五十道陰影》故事。

 

「《格雷》本是自費出版,純粹網路作品,2012年書稿到我手上根本沒看,整理國外資訊就要發出書訊,只知道是情慾小說,例行性去找出過情慾文學的出版社談」,譚光磊記憶猶新「我還寫長信給發case給我的英國客戶,談台灣僅有1家出版社做外國羅曼史,情慾題材台灣行不通,另就多年經驗分析市場,對方只說信任我『沒關係,交給你辦』。」

 

沒多久,突然接連多家台灣出版社洽詢譚光磊《格雷》版權,「那時離改編電影還早得很,才知道那陣子《爽報》轉載《紐約時報》報導《格雷》席捲曼哈頓豪宅區一堆愛看Mommy Porn題材的師奶,一窩瘋《格雷》電子書,甚至成為當地現象」,原先意興闌珊的譚光磊,被這麼一問趕忙整理「整個過程是被動的,隨後書訊一發,一堆出版社競標高價賣出,當時沒人想過後來紅成這樣,一系列3本在台灣賣了超過80萬冊,是我做過銷售總數最高的書目。」

 

《琅琊榜》與網路文學

 

前2年叱吒業界的《琅琊榜》小說海外版權也由譚光磊代理,成功賣予韓國出版社,「歐美版權還在進行,譯稿不好做」,他認為源於網路的《琅琊榜》不像傳統網路文學,「很多網路文學走連載,每天更新有一定字數要灌,整個讀下來很拖,有的太本土亦不好推,如《我當道士那些年》、《鬼吹燈》等。」回看台灣網路文學,譚光磊曾想推九把刀作品,「早前談過,但對方近日主力放影視改編,對外譯興趣不大。」

 

2014年「光磊國際版權」辦公室首度遷移,同事感念留影

 

紮根時期

 

2008年譚光磊在博達大蘋果兩大老牌版權公司把持中創辦「光磊國際版權」,近年成功站穩市場,自己歸因前幾年根基打得紮實。

 

「2家都是創立超過30年的前輩,歐美大客戶全在他們手上,剛入行我只能從他們無暇顧及的中、小型客戶著手」,2004年、25歲的譚光磊經朋友介紹至「家西書社」首度接觸版權經紀,「一開始我每天1個1個問,問到A說我是博達的,B說我是大蘋果的,問了2個月有回應『我現在雖然有簽給某代理,但我剛好想換,也許可以合作看看』開始有客戶。」譚光磊稱,有客戶有題材,推書做出成績,客戶自然把你介紹給別人。

 

第1筆版權成交

 

「我賣出的第1本書是羅曼史小說《惡棍侯爵》(Lord of Scoundrels)。」

 

「2004年林白出版社編輯問大蘋果那兒有沒有《惡棍侯爵》版權代理,那邊說沒有,編輯就找上我。」譚光磊上網找半天終於找到作者雀斯(Loretta Chase)信箱,沒多久收到雀斯經紀人約斯特(Nancy Yost)回應『我們已有中文代理,但你若1個月內拿到報價,就給你做』,剛好搭上詢書的林白出版社,順利談成授權。」譚光磊細述,這種緣分很奇妙,「之後約斯特跳槽,新公司也成為我的客戶,她又向別的經紀人推薦我,也把版權代理給我,雙方合作愉快又繼續介紹…每跳一處就帶進數位客戶,牽出一整串。」

 

成交筆數全球第1

 

這讓譚光磊在全球版權成交筆數排名節節高升,數度高居全球第1。

 

依據美國出版網站「Publishers Marketplace」排名,譚光磊入行13年累計1178筆版權成交筆數(含括獨立創業前待「家西書社」成交數據),2016年版權成交筆數124筆,在「小說」領域排行全球第1,勝過美國、波蘭、西班牙各地版權經紀同業。

 

他創立的「光磊國際版權」也很精彩,2016年「非文學」版權成交筆數亦排名全球第1、「童書」領域排名全球第2、「不分類」排行全球第3,「創業9年,公司累計1600筆版權成交筆數。」

 

2015年「光磊國際版權」開始經營版權輸出韓國,成效不錯,「2016年賣了50餘本版權進韓國,超過30本是台灣作品,如謝哲青《鈔寫浪漫》、厭世姬《厭世動物園》(韓國很喜歡圖文書)、蔡璧名《正是時候讀莊子》等,《返校》小說亦正推韓國、東南亞版權。」

 

譚光磊賣出《琅琊榜》韓國版權已出版。(攝影:葉信菉)

 

目前「光磊國際版權」業務主分「版權引進」(95%)與「版權輸出」(5%, 即「中書外譯」),「版權引進部分,我們按類型、語種分工,目前代理歐美逾200家客戶,mail來的書目很夠我們經營;中書外譯部分,內部沒有制式『報題會議』流程,隨時可以向我建議合適作品。」

 

得獎不是鐵哽

 

「推書多年,沒有鐵哽,得獎是指標,但不絕對符合你要推的市場,『曼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 英國長篇小說重要獎項)作品在台灣也不一定會中」,譚光磊承認,有時候做書也看個人直覺,「如2015華人首位獲選全球科幻文學獎『雨果獎』的中國小說《三體》,我讀了幾次看不進去,隔年續獲『雨果獎』的《北京折疊》是中短篇,不好處理我也沒做。」

 

但「不斷觀察市場趨勢」是譚光磊很強調的決勝點。

 

「前年做台灣作家Amily《奇幻夢境》著色繪本很成功,一開始是因公司1位專做法文書同事,發現著色繪本很紅,那陣子賣了非常多法國著色畫,掌握狀況是全球熱潮後,回頭發現台灣有原創著色繪本,不僅暢銷還取材自經典童話《愛麗絲夢遊仙境》(能與全球讀者溝通),最後賣出17國版權,是台灣被翻譯成最多國語言的書籍。」

 

《羊毛記》印象深刻

 

引進千百本書,譚光磊來來去去最記得《羊毛記》。

 

「我印象深刻,2007年因《時間迴旋》結識譯者陳宗琛,後來他自己開『鸚鵡螺文化』出版社,我常寄書訊給他,直到發現《羊毛記》,我首次用上『這是本讓我想到當年《時間迴旋》的新作』這句,整個打動他。」

 

譚光磊說明,《時間迴旋》是本不看科幻小說的人也能看得很的書類,當時很成功,他和陳宗琛一直想再找1本類似書來做,「《羊毛記》當時在國外有點名氣,但未非常紅。」

 

「其實宗琛自己有很多經典名作想出,本沒打算追新書,之前我發新書書訊也幾乎不看,但就這麼剛好,出現《羊毛記》、類型又符。他當晚看完,隔天就決定簽下,出版後真的大賣。」譚光磊露出滿足神情,「這種最有成就感,不只專業判斷,還有跟對方認識夠久(7年)的信任,那句話確實了一把,且那句話別人講沒用,我天天講也沒用,就只有那一本、那一次我說出口,種種因素加總,推動齒輪轉動並真的大賣。」

 

這是譚光磊常說的「巧合促成一切」。

 

「訓練1個新agent上手約半年,真正獨當一面起碼3年。」(攝影:葉信菉)

 

譚光磊做的中國第1本書、張翎《金山》過程也很有趣,「早幾年本想做張翎另本書,但沒談成,後來在書店翻到她出《金山》,趕快聯繫她談海外代理,我最先賣掉荷蘭版權」,譚光磊稱,該家荷蘭出版社曾出版《風之影》,他評估後用「《金山》讓我想到當年《風之影》」,並解釋原因「故事通俗,但文筆很文學」,「那位出版社編輯同時是《風之影》荷蘭譯者,一講這種定位迅速抓到書貌,做起來很,後來也簽下版權。」

 

不同時期有不同挑戰,譚光磊指出現在最考驗「消化」效率。「一開始沒客戶,到有客戶時但客戶太小書難賣,現在客戶太多,考驗『消化』效率,大客戶主動找上門要我們做書,同時不能冷落老客戶,箇中分寸拿捏精準難度很高。」

 

2008年拿出積蓄100萬創業的譚光磊說,其實百萬資金一下就燒光,但很慶幸找到暢銷書。

 

延伸閱讀:【上報人物】從翻譯到版權經紀人 譚光磊:《雨的祈禱》改變一生

 

「版權代理這行,不斷賣新書才有預付款收入,可維持公司營運,但真的要賺錢,得視這些書出版後能否暢銷,才有版稅(被動收入),只是9成書都不會暢銷。」譚光磊解釋,1本書若售300元,以版稅6%(18元)舉例,首刷若3千本,版稅5萬4千元,版權代理可抽10%(5400元),「換句話說,賣在3千本內,版權代理不會有多餘收入,若能賣到3萬本,後續2萬7千本才能繼續按談妥比例(6%~8%不等)抽佣」,他稱,這其中沒有別的,就是不斷去找、推、試,看哪些書「」得動,墊高基底量,提高找到暢銷書的機率。

 

大者恆大

 

「公司規模夠大,也有助與出版社談出高預付金,促使出版社重視該書出版後宣傳,投入更多資源,提升成為暢銷書機率。」我們好奇1年通常能做出幾本暢銷書,「1年有中1本就很棒了,現在做中國市場,若火紅有可能50萬冊、100萬冊起跳。」

 

一路走來,「光磊國際版權」從2008年4人草創,2013年增至7人,2016擴至11人,去年12月二度搬遷自48坪舊址移至77坪新址,「以前坐10人就很擠,現在可坐20人還沒補滿」,譚光磊稱「慢慢來,不會為擴張而擴張」,謀定而後動的論調,猶如在2大勢力夾擊中果敢創業殺出市場血路,穩健氣魄一如當年。

 

撰文:陳怡杰 攝影:葉信菉 影音:黃大維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上報Telegram,新聞不漏接!@Telegram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