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報人物】從翻譯到版權經紀人 譚光磊:《雨的祈禱》改變一生

陳怡杰 2017年03月12日 10:07:00
「我心中經典作品是鍾曉陽《遺恨傳奇》,講香港家族小說,有點歌德味,目前正在推外譯版權。」(攝影:葉信菉)

「我心中經典作品是鍾曉陽《遺恨傳奇》,講香港家族小說,有點歌德味,目前正在推外譯版權。」(攝影:葉信菉)

「沒進這行的話,可能會去英國念歷史吧」,台中一中時期即以筆名「灰鷹爵士」(Sir Grayhawk)縱橫奇幻文學論壇的譚光磊,大學曾創辦中文世界首份奇幻文學電子報《逐夢疆界:灰鷹爵士的幻想論壇》,「我愛奇幻小說但不愛科幻,所以對科幻小說魔法、生態、物種沒興趣,最喜歡歷史,比如研究西元前2千年的『塞爾特文明』(Celt)。」

 

奇幻之路

 

對奇幻文學的熱愛,讓譚光磊碩士班時就跟同學組團隊想做奇幻遊戲,無奈最後草率收場,自己還揹上官司,「當時團隊有人當兵,進入有『競業禁止條款』遊戲公司服國防役,只能放棄」。由於出資方分期付款,便要求團隊返還前2期已付金額,「大部分團員父母都幫小孩付掉,我覺得不合理,與另位團員和對方打官司,官司還沒完,另位團員借錢還款和解,我最後敗訴。」

 

那場官司之後,譚光磊再不碰奇幻遊戲。

 

「現在每天最難的是『壓出時間寫書訊』」譚光磊稱寫書訊需專注1~2小時寫,但e-mail常20分鐘沒刷就30封未讀,要抵得住。(攝影:葉信菉)

 

當時雙軌並行(同時做奇幻遊戲發想、也接案翻譯、任書店採購)的譚光磊,偶然從專門報導奇幻、科幻產業的美國雜誌《軌跡》(Locus)發現「文學經紀人」(Literary Agent)這門職業,「那時一無所知,只覺得一個王牌經紀人轄下很多大作家,可以幫這些大作家推書很厲害。」

 

《雨的祈禱》啟蒙

 

眼看奇幻遊戲沒著落,2004年9月,譚光磊休學1年期滿,意興闌珊回台大外文所復學,「當時已進『家西書社』任版權代理開發,我記得9月復學沒幾天就飛法蘭克福書展跑,返國後回所上,越念越沒意思」,11月讀到美國作家勒翰(Dennis Lehane,《神秘河流》、《隔離島》作者)作品《雨的祈禱》(Prayers for Rain),更讓譚光磊鐵了心全職專事版權經紀業。

 

「那時納坦颱風來襲停課數天,我一整個禮拜都泡在勒翰世界裡,看得廢寢忘食,著迷他的文字」,譚光磊驚訝發現《雨的祈禱》只是系列作最後一本,且一系列版權還在,他馬上寫信向勒翰經紀人瑞騰堡(Ann Rittenberg)索取樣書,「版權經紀」此後全然佔據譚光磊生活重心,外文所學業也因一整周沒去,至此撒手未歸。

 

指導教授開明

 

「當時評估現實條件,如果我1個月賣出2萬美元版權,可抽2千美元佣金,跟公司對半分後1千美元(約新台幣3萬1千元),應該餓不死。」他另謹慎的找指導教授楊明蒼討論。

 

因《迷霧之子》在台聲名大噪的美國奇幻文學作家山德森(Brandon Sanderson)2012年受台北國際書展之邀來台宣傳作品《颶光典籍首部曲:王者之路》,譚光磊以流利外語與談

 

譚光磊笑稱,當年外文所每人都想休學,「念理論很苦啊,所以老師們很習慣誰誰誰又說『想休學』,我跟楊明蒼老師聊『我想休學第2次』時,老師只覺得純粹研究生涯『撞牆期』,不知道我是『不想回來』的那種」。他慶幸碰到一個開明老師,「聽完我描述『找到一個有趣工作』,他竟同意我『這工作好像不錯耶,那你就休學專心去做好了』」,後續因「亞瑟王文學」會議,譚光磊曾與楊明蒼碰過幾次面,一直對老師當年體諒念茲在茲。

 

翻譯→版權經紀人

 

曾翻譯「魔法風雲會」小說《瑞斯風暴》、《冰與火之歌》的譚光磊,戲稱自己踏入「版權經紀」純因為「翻譯太慢」。

 

「『翻譯』跟『寫作』很像,是一個需要長時間投入、進去那個環境『』出東西來的職業」,他比喻一本書若需翻譯4個月,這段時間必須完全沉在情節世界,日夜奮鬥,簡直一場耐力賽,後來自知個性沉不住氣,從事常有變化的職業會更適合自己,目前1天處理30本書的譚光磊比對「版權經紀就是這樣,不會專做一本書,X書要報價、Y書要合約、Z書要定稿,同時各國不斷有不同題材新書mail到我眼前,迅速處理資訊,判斷是否接進來推。

 

但他坦言,做過翻譯仍對現在「版權經紀人」職業很有幫助,比如編寫書訊

 

譚光磊幫香港作家陳浩基推理作品《13.67》賣了6國版權,亦首度達成在法蘭克福書展期間確認賣出法國版權的輝煌紀錄。(攝影:葉信菉)

 

「看過一些別家代理寫的書訊,沒把書中人名翻成中文,中英夾雜如『Karen一出門遇見Jonathan』就輸出,其實用『凱倫一出門遇見強納森』代稱,讀者整串看下來會非常快(翻譯小說不會中英夾雜),諸如此類小細節,不斷把它跑,也包括先幫出版社取好書名供參,讓編輯快速抓到全書樣貌。」

 

不曾考慮作家路

 

書訊寫的不錯,但譚光磊從不考慮作家路。

 

「沒有什麼『針對情節鐵哽反推回去寫出一本暢銷書』這種事,『賣書』跟『寫書』根本兩回事」,高中曾撰寫英文學習書的譚光磊說,如果真要跳下來寫會一字一句筆耕,不走「我口述、編輯整理」那套路,「但寫寫工具書就算了,文學小說太難了(笑)。」

 

辦過電子報的他是網路資深前輩,他自己也肯認「網路」對他做「版權經紀」助益強大。

 

譚光磊是藝文節目常客,為「版權代理」、「版權經紀人」揭密不少神秘面紗

 

乘著網路順風而上

 

「『版權代理』是被動行業,以前台灣出版社常觀察《紐約時報》、『亞馬遜』等排行榜指標,確認書籍實際出版有成績,才會考慮要不要進來出,不像現在很早就簽下版權準備出版。」

 

「慶幸我入行時,e-mail等網路時代揭幕,如果再早幾年,得靠見面、電話、傳真,我不可能在毫無人脈下切進這一行。比如早期等實體樣書寄到手上至少一周,後來有電子檔mail印出更方便。」

 

踏入「版權經紀」這行,也為譚光磊自己牽出一條姻緣線。

 

我的愛情路

 

「老婆藺瑤是上海人,2006年在北京書展認識,我是《風之影》中文版權代理,她是北京出版社編輯,搭上線要買《風之影》簡體中文版權」,這段兩岸愛情故事曾躍登中國生活媒體《三聯生活周刊》。

 

「婚後一段時間我台北、上海兩邊跑,有時去上海一住2個月,幸好當時公司草創期還應付得來」,還沒有小朋友的譚光磊大方稱,以後不強制子女接班「光磊國際版權」,「得視小孩興趣,不過父母每天泡在書堆裡,至少這個環境長大一定會喜歡吧。」

 

徜徉書海,譚光磊也找到愛情的彼岸。(攝影:葉信菉)

 

版權經紀人的一天

 

現在譚光磊每天6點起床,拿起手機快速掃瞄凌晨全球各地寄進的信,接續上健身房跑步,7點半帶上1本書吃早餐,「一整天唯一可專心投入情緒的閱讀時間」(半小時),8點進公司後,先跟公司7位版權經紀人開10分鐘例會,討論「今天發什麼書?哽是什麼?」談一下後各自開始不同行程,讀書會、訪客會面等。

 

中午時不管自己帶便當或買外食,全公司一定一起會議室吃飯聊八卦或工作,「一直覺得這文化蠻不錯的。」忙到傍晚7點下班,晚上8點在家回覆各國mail,「那時紐約開始上班、英國等歐洲時區還沒下班。」準時晚間10點就寢,「早睡早起,做這一行得要有這種紀律。」

 

延伸閱讀:【上報人物】「類比」精準 譚光磊版權成交筆數全球第1

 

入行4年經手4本暢銷書

 

2004年,譚光磊進入「家西書社」任版權代理開發,「無薪無經驗,只談妥抽佣比例,很像『靠行』概念,他們沒客戶,我自己挖,談成後再由公司接手行政事務」,短短4年做出《追風箏的孩子》、《風之影》、《姊姊的守護者》、《不存在的女兒》等暢銷書,自評做得不錯,2008年創業「光磊國際版權」。

 

「我覺得自己運氣好,2004年入行馬上就賣掉《追風箏》,2005年又做出《風之影》,有了這2本超級暢銷書成績,往後跟國外談起版權代理順暢很多,不再會被認為『你是哪兒來的小毛頭』了。」

 

撰文:陳怡杰 攝影:葉信菉 影音:黃大維

 

譚光磊《上報》專訪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上報Telegram,新聞不漏接!@Telegram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