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時精選】「失聲」的國務卿和美國公共外交的真空

紐約時報 2017年03月20日 07:00:00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出訪東亞只帶一名記者隨行。  (美聯社)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出訪東亞只帶一名記者隨行。 (美聯社)

華盛頓——美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有著真正全球性的外交政策的國家。但川普政府不太願意談論這事。

 

當上國務卿的第一天,提勒森(Rex W. Tillerson)發誓要「盡可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利用國務院的人才和資源。」「有效率」的意思是極簡主義。在頭兩趟海外之旅中——一趟是去德國,另一趟是去墨西哥——他的公開發言總共包含625個單字。他的前任、頻繁跟媒體碰頭的凱瑞(John Kerry),在一次碰面期間只消回答一個問題可能就要說這麼多話。

 

在北韓最近的飛彈測試令地區局勢愈發緊張之際,提勒森於上周出訪日本、中國和南韓。國務卿出訪時通常應有十多名記者隨行,但提勒森撇下了國務院的記者團,只在他的專機上給一家籍籍無名的保守派媒體留了一個座位——該媒體更為關注美國的文化戰爭,而非其外交政策。

 

 

這一點符合一個整體規律。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突尼西亞和希臘的部長們最近幾天都造訪了國務院,參加雙邊會議。握手的照片倒是能看到,但關於美國如何看待這些重要盟友面臨的挑戰,或者可能以何種方式提供説明,國務卿沒什麼好說的。

 

上上周,國務院發佈了年度人權報告。提勒森寫了引言,但未就報告的結論作任何介紹,這是另一個偏離從前的慣例的作法。這種低調的發佈方式——被解讀為人權問題作為政策重點的等級有所下降——招致了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的尖銳批評。

 

哪位企業高管會在上任之初叫停所有的廣告宣傳和市場行銷活動?提勒森正是這樣做的。整整六個禮拜都沒開例行新聞發佈會。在現代社會,這簡直聞所未聞。「他不是一個喜歡和媒體打交道的人,」一名官員最近承認。

 

重點不是提勒森本人對鎂光燈的抵觸。而是美國公共外交出現的一個真空。

 

提勒森(左)19日與習近平(右)會談時表示,川普期待有機會到中國訪問。  (湯森路透)

 

當他和俄羅斯外長拉夫洛夫(Sergey V. Lavrov)首次碰面時,絕非開放式政府典範的克里姆林宮所提供的會面細節,都比美國國務院要多。在北京沒有美國記者團陪伴提勒森左右,中國政府將填補空缺,發佈關於他們和提勒森所討論的話題的消息。

 

當國務院失聲的時候,川普總統的聲音主導了美國的外交政策領域。「推文是政策嗎?」外交使團在國務院問及了指揮鏈問題。誰知道呢?結果,美國眼下似乎有兩種常常相互矛盾的外交政策:一種來自川普的即興發揮,另一種則來自他的國家安全官員。

 

總統認為美國應該拿走伊拉克的石油。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卻說我們不會做這樣的事。總統暗示美國會利用軍隊驅逐更多移民。國土安全部長凱利(John F. Kelly)卻堅稱不是這樣。總統承諾尋找和俄羅斯的共同目標。駐聯合國大使海莉(Nikki R. Haley)卻對俄羅斯在烏克蘭和敘利亞的行動反覆表示關切。總統把美國的主要對手稱為「激進伊斯蘭恐怖主義」。新國家安全顧問、陸軍中將麥馬斯特(H.R. McMaster)卻表示,這種叫法並無裨益。

 

川普執政的頭兩個月本該是一場政治上的「震懾與畏懼」行動。然而我們得到的是駭人和糟糕的政策。

 

川普(右)和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左)。  (湯森路透)

 

川普與共和黨國家安全權威人士之間仍然存在的嫌隙是一個大問題。提勒森有意讓艾布拉姆斯(Elliott Abrams)出任副國務卿,卻被白宮否決,因為艾布拉姆斯在選舉期間批評過川普。

 

國務卿在沒有合適替補人選的情況下將幾名高級職業外交官解了職,這對他的工作沒有任何幫助。國務院缺少可靠的地方分支機構領導人,沒有能力塑造川普的外交政策。大使們缺乏來自總部的指引。

 

「職業外交官覺得自己的作用受到了削弱和忽視,」一名退休大使告訴我。結果,白宮「無法擁有真正的專業知識,那些知識可以讓總統的議程推進多一些成功,少一些飄忽。」

 

當川普總統忙著招待第一波到訪的外國領導人時,提勒森卻不見蹤影。有很多次,墨西哥外長到了華盛頓便直奔白宮,因為關於邊境圍牆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前景的答案都在那裡,而不是國務院。

 

誠然,每一屆總統的白宮都會圈出對於總統的政治使命來說極為重要的政策領域,但圍繞美國在世界上的角色及其在維持國際秩序方面的責任等更為寬泛的戰略議題,川普的白宮製造出了頗為危險的不確定性。

 

川普的國家安全官員持有的是傳統的現實主義、國際主義觀點,白宮策略長巴農(Stephen K. Bannon)及其「戰略倡議小組」(Strategic Initiatives Group)持有的則是更為悲觀的民族主義觀點。哪一種會占上風?

 

白宮策略長巴農。  (湯森路透)

 

在每屆剛剛上台的政府裡,都有關於爭奪影響力的故事——誰受到了總統的青睞,誰又被打入了冷宮。這些東西可能會被當成不足掛齒的內部資訊,但提勒森在世界各地的對等官員正忙於盤算這位國務卿的話是否代表總統的立場,以及他在政府中有多大影響力。

 

目前,美國似乎正在收縮外交政策。總統近日在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Conservative Political Action Conference)上表示,「我不代表全球。」總統提交的預算案證實,為外交和發展援助提供資金支援的外事預算會像外界預計的那樣被大幅削減。鑒於川普總統和國務卿提勒森的商業背景,我們可以認為這是錢在起作用。

 

對國會發表講話時,川普以提及退出環太平洋經貿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來博得掌聲。川普說美國不再是贏家,但他錯誤地把錯綜複雜的狀態詮釋為衰落。事實上,美國的順順利利遠遠多於磕磕絆絆,這不僅得益於軍事力量的投射,還得益於它在全球部署的外交機構。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退出TPP。 (美聯社)

 

對職業外交官來說,美國優先並沒有可爭議之處。他們是美國例外主義(認為美國是個獨特的國家,與其他國家完全不同)的狂熱信徒。在川普看到零和世界之處,訓練有素的外交官看到的是正和世界。但川普政府的上台在這個群體裡引發了深切的疑慮。

 

國務院在幫助川普政府超越堡壘心態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要做到這一點,國務卿應該更多地抛頭露面和發表意見。

 

「我們代表美國,」一名官員說。「但我們已經不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了。」

 

本文作者克羅利(@PJCrowley)曾在五角大樓、柯林頓及歐巴馬政府時期在國務院、白宮擔任高級職位。目前是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一名教師,著有《紅線》一書。

 

By P.J. Crowley © 2016 The New York Times

(本文由美國《紐約時報》授權《上報》刊出,請勿任意轉載)

關鍵字: 提勒森 川普 國務卿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