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評:待原住民以正義而非施惠

主筆室 2016年08月04日 06:54:00
面對原住民,我們所欲追求的並非是「施惠」,而是「正義」。(攝影:林育嫺)

面對原住民,我們所欲追求的並非是「施惠」,而是「正義」。(攝影:林育嫺)

曾有歐洲國家為了拉近貧富之間的資源差距,推出「經驗卡」的構想,做法就是由政府發給生活水準在平均線下的兒童每人一張卡片,憑著這張卡片,屬於家境清寒的小朋友日後去兒童樂園、動物園,或者看電影的時候,就可以享有半價優惠。(差額由政府預算補貼)

 

發想源起,即有感於富裕家庭的子女,成長過程中不僅物質基礎比較優渥,其娛樂環境的選擇,也多過經濟能力較差的家庭。當一個國家中,有一部分小孩可以經常體驗兒童樂園的樂趣,在動物園裡吸收新知,或者呼朋引伴,一起前往所費不眥的滑雪場,卻有另一部分的小孩,只能以無須額外開銷的公園、湖濱為伴,對十分重視平等的歐洲社會來說,這是讓人極不樂見的現象。

 

再者,接觸娛樂環境的機會不公平,還不只是讓不得其門而入的小孩少了笑聲,更重要的則在相對而言,也表示他們向外學習、接受刺激的機會,遠不及那些小康家庭的同班同學。不平等的表現,將直接反映在他們的智識成長上,他們人生才剛起步,並未犯錯,卻得因貧富差距先行付出代價。於是,有了政府核發的「經驗卡」,他們或許可有機會和其他同學取得同樣的娛樂經驗。

 

不過,「經驗卡」的立意雖然良善,卻遭到不少家長和學校老師的反對。他們並非反對國家給予貧窮家庭的孩子更多優惠,而是要這群小朋友在排隊買票時出示「經驗卡」,無疑是把「貧窮」的標籤直接掛在他們身上,縱使他們可以和同學們一起出現在兒童樂園,心境上難免因此自覺低人一等,而且反而催化出不必要的歧視眼光。「經驗卡」終究不了了之。

 

平等的內涵,所需考慮的,不光是形式上和實質上要達到貧富貴賤的差異縮減,最主要仍在消弭歧視。其精神應該也一併適用於對待原住民。

 

台灣原住民因為長期多數處於不公平的位置(尤其是經濟上),因而政府多有補救措施,包括學費減免和諸多教育補助,以減輕其家庭負擔,以求平衡教育落差的目的。

 

只是,許多原住民在申領這些補助,進而領單填表時,往往會發現「原住民」的符碼,多被歸於「弱勢」、「身心障礙」同一範疇。較之「經驗卡」,本意同樣受到扭曲。因為原住民的「弱勢」,很多時候並非環境使然,而是可見的歷史所造成,並不適合直接被歸於弱勢族群,況且他們多數身體都比漢人還要強健,因而也非身心障礙者。

 

在不想和「錢」過不去下,部分原住民只好在領取補助時,考驗自我尊嚴的厚薄。過去站在漢人立場,對原住民補助,往往變成一種強者賦予弱者的「恩給」,久而久之,我們可能就忘記了,起始的根源,我們所欲追求的,並非是「施惠」,而是「正義」。

關鍵字: 原住民 正義 施惠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