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山觀中國》兩會後,中國對台政策的可能走向

岳瑞麒 2017年04月08日 19:32:00

(編按:《武夷山觀中國》專欄隔周推出,由目前服務於中國福建省武夷學院玉山健康管理學院的國際關係博士岳瑞麒執筆,他在當地記錄中國文化轉型的第一手觀察,供台灣讀者參考與反思。)

 

兩會後中國對台政策的可能走向?

 

2016年520以來,兩岸當局之間已失去政治互信的基礎,隨著台灣「去中國化」的腳步不斷,中國對蔡英文政府愈加不信任,雙方重建互信就更為困難。過去陳水扁時期比較具體地承諾「四不一沒有」,以及提出「兩岸統合」,中國回應以「聽其言觀其行」,最終陳水扁仍往相反的「一邊一國」方向而去。現在中國對蔡英文、民進黨聽什麼言觀什麼行?這對於台灣的安全問題至關重大,不容輕忽以對。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湯森路透)

 

回顧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回應對台政策時始終強調,對於涉及國家統一的問題,中國「立場堅定、旗幟鮮明,不會有任何妥協和動搖」,且「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遏制台獨分裂活動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然要求」,以及「一國兩制是解決台灣問題的最佳方針」等,不難看出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的民意主流。

 

台灣政權再次更迭後,對台政策議題遂成為今年中國兩會的焦點,筆者藉由國際關係分析架構來為讀者解析其變化與可能的走向?

 

中共國家領導人從未忘記「歷史任務」的使命

 

在中共建政後最重要的「歷史三大任務」即是香港及澳門的回歸,以及兩岸統一。兩岸領導人雖然已經過幾次的更迭,但中國領導人從未忘記要完成唯一「歷史任務」的使命。

 

習近平3月13日出席中國全國政協會議,會中決議報告再度強調反台獨與反港獨政策。(湯森路透)

 

相較於過去,對台政策似乎已有了調整,首先,2016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到「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今年表述「維護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強調「九二共識」對於兩岸「共同」的意義;尤其,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突顯出了「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

 

其次,2016年報告中僅是「堅決反對台獨分裂活動」的簡單表述,今年卻加大力度,不僅是「反對」,同時以「遏制」、「決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任何名義把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的字詞來嚴正宣示及強化具體行動的決心。

 

探究其因,主要還是針對蔡英文政府目前尚未接受「九二共識」,且藉由「維持現狀」的含糊說法而採取了相應明確措施。尤其,目前處於冰凍期的兩岸關係,部分台灣民進黨的人士與學者,在找尋替代「九二共識」的新方案與兩岸關係互動的新模式的當下,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卻強調「我們的對台的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台灣政局變化而改變。我們將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繼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關係就有了共同的政治基礎,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動」與「我們將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呈現出中國領導人肩負「歷史任務」使命與對台政策原則立場不可能改變的決心。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中國人大閉幕後召開中外記者會。(湯森路透)

 

加大社會多元多層次交流的力度,積極推動兩岸經濟融合發展

 

兩岸經過三十幾年的交流與互動,雖然在政治方面仍存在暫時不可解的堅持,但在經貿方面始終朝著「雙贏」與「共榮」的共識。基於此原則中國當局在對台社會各層面的交流上相較於過往有明顯的改進及作法。

 

首先,2016年兩會的報告中提及「推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而今年強調「持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及「為台灣同胞尤其是青年在中國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以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與台灣同胞在地發展聯繫在一起,其指向性值得我們細細體會。

 

中國「兩會」3月3日至1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  (湯森路透)

 

其次,「共擔民族大義」在2016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出現,從過去「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同台灣同胞共擔民族大義」,到今年的「兩岸同胞要共擔民族大義」,顯然對台灣同胞的要求更明確更直接;而也從2016年提及「共用發展機遇,攜手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今年卻強調「堅定不移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共同創造所有中國人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顯然將「共擔民族大義」與「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直接聯繫在一起,成為「兩岸同胞」的共同任務。

 

換言之,民間社會才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在兩岸問題上,中國也一直主張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希望台灣民眾與中國共擔民族大義。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兩岸經濟社會融合應該會穩步開展。在具體做法上,中國將加強與台灣基層一線和青年一代交往交流,為台灣同胞尤其是青年在中國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厚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民意基礎。

 

 

美中戰略互動格局中台灣是誰的「國家利益」核心價值?

 

維繫台海和平是美中台利益相關方共同利益之所在,也是各方最為關切的議題。2016年蔡英文上任前過境美國且與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通電話,挑戰美國和中國一中原則底線,隨後中國派出了數波戰機繞台飛行,遼寧號航母也首次到台灣東部進行演練等事件,突顯台灣的戰略位置在美中雙方「國家利益」核心價值的重要性。

 

雖然台灣在美國的「亞洲戰略」架構中有其一定戰略價值,但卻不是重要「國家利益」的核心,僅能說是棋子或談判籌碼。而對於中國而言,「兩岸統一的歷史任務」卻是「國家利益」與「民族復興」的核心利益。前些日子美國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訪問中國時,提出「新型大國關係」,除了傳達美國希望與中國建立「雙贏關係」的訊息外,是否也為雙方在台灣問題上所產生的歧見進行修補呢?

 

川普與習近平7日於海湖莊園(Mar-a-Lago)。(湯森路透)

 

尤其川普上任後重申「一中政策」,美國親共和黨的專家學者認為,「川普只是以『一中政策』為談判籌碼,他的目標是與中國維持一定的關係,基本上與台灣無關。」再次說明台灣僅是美國與中國利益交換的棋子。而目前的蔡英文政府將希望寄託於美國的關愛,如同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所表示,「拿『一中政策』與中國談判,只會創造不確定性,將台灣置於險境。」

 

兩會後台灣何去何從?

 

2017年兩會召開完後,中國當局的對台政策顯然除了再次重申及強調「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的基調外,同時秉持對台政策原則的堅定性與策略的靈活性,尤其將利用目前自身政治、經濟、軍事,以及社會等方面的重大進展,抓住時代的機遇,通過經濟、社會、文化、青年等民間方式增進兩岸民眾感情,穩健推進兩岸和平統一進程。

 

台灣應如何因應?兩岸關係如同「磁吸效應」,台灣唯有不斷增強自己的經濟實力、社會的凝聚力,以及文化的張力才能增強自己的「實力」與「磁力」,抗拒中國的「磁吸」,創造兩岸互動中談判的籌碼。

 

【熱門影片推薦】

●【影片】羅馬街燈改用LED 民眾惋惜魅力驟減

●【影片】日本動畫《你的名字》 從千年古詩演化出的現代愛情故事

 

關鍵字: 兩會 中國 台灣 兩岸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