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報人物】輝煌之後 姚謙第二人生

陳怡杰 2017年05月07日 12:00:00
姚謙為台灣資深音樂人,曾任點將唱片、新力唱片(現索尼音樂)、科藝百代、維京唱片、大國大熊星娛樂總經理,曾以《魯冰花》獲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如果愛》獲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現職中國「樂視音樂」高級副總裁。(攝影:李昆翰)

姚謙為台灣資深音樂人,曾任點將唱片、新力唱片(現索尼音樂)、科藝百代、維京唱片、大國大熊星娛樂總經理,曾以《魯冰花》獲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如果愛》獲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現職中國「樂視音樂」高級副總裁。(攝影:李昆翰)

一般場子恐怕很難直接碰到姚謙。

 

不僅因為常居北京,更多來自他的樂壇地位。1961年姚謙在宜蘭出生,6歲搬往台南後甲精忠三村崑山工專(今崑山科大)工業設計科畢業後,他在台南本田汽車(Honda)當過兩年銷售員,23歲上台北做了半年餐廳美工,隨後加入海麗唱片,一入音樂圈至今32年。

 

二度北漂

 

2003年他二度「北漂」移居北京,維持每月「1/3台北、2/3北京」的生活,「沒有三通模式我就這樣跑,兩邊住不希望跟台灣太疏離」,日子過得游牧,根在台灣姚謙做得清晰,最近為了監製紀錄片《一個人的收藏》,他難得在台灣停留近月。

 

填詞成績斐然,打造數名大牌藝人也成功,姚謙在業界打滾久了,神情不怒自威,常引來歌手、工作人員畏懼,2005年寫詞給江美琪唱〈我愛夏卡爾〉時,他一句回應「妳不知道夏卡爾是誰?」,嚇得江美琪躲起來哭,「事後工作人員反應我神情嚴肅,歌手以為在批評。」

 

2000年姚謙(左1)任職維京唱片總經理,偕歌手、員工北海道旅行。(姚謙提供)

 

別總想著教人

 

擔當「長輩」高位多年,姚謙開始自省「長輩常不自覺表露想『教』晚輩什麼,忘了也可能從晚輩身上學到東西」,「我提醒自己,注意和年輕人站在同一高度上看事兒,最好辦法就跟晚輩一起生活。」

 

最近他打算在中國社群網站豆瓣(douban)開線上音樂課,「豆瓣拉詩人北島教詩歌、存了白先勇講《紅樓夢》音檔、我從英國詩選分析教歌詞創作。」其實他淡出兩岸樂壇多年。

 

淡出樂壇

 

「2005年『一個時代結束』的悵然感突然很濃,減少與樂界連繫,那幾年離得遠遠的,不想把過去名號硬套在現世包裝生活,出書後,出版社每每要我找誰推薦站台,都直白拒絕。」翻翻這幾年姚謙寫的書,有時連推薦序也沒,就他「自序」為自己開場。

 

「很抗拒啊,只要稍微沾回樂界,問題群起而來『那時蕭亞軒怎麼了?李玟呢?林憶蓮離婚李宗盛有沒有內幕?』,又是那個可怕世界」,姚謙妥適轉進「藝品蒐藏」場域,清幽風雅,什麼拉雜腥羶問題都沒,但仍和不少歌手保持聯繫。

 

延伸閱讀:【上報人物】歷史由贏家詮釋 姚謙:從藝術品看歷史更客觀

 

姚謙家中整片美女藝品收藏牆,左上為19世紀波蘭畫家奇斯林(Moise Kisling)作品《Kiki》。(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只關心不參與

 

前陣子他關心《我是歌手》總決賽,「最近兩屆剛好都是之前旗下藝人奪冠(2016年第四季李玟、2017年第五季林憶蓮)」,姚謙讚賞她倆不少特質重獲注目,「林憶蓮不是因為這節目,不會有人發現她唱這麼多新穎曲風,其實以前合作,她就關注很多概念樂曲。」訪談當早,姚謙也和李玟通話,「我欣賞她為最近演唱會,果敢把造型、化妝團隊換新,選歌也不再純挑高音飆」,他說成名藝人對下一步永遠是緊張的,記得回想自己剛進入業界心情,「莫忘初衷」是姚謙不僅對後輩、也對自己常叮囑的話語,「中國已經太多假高音、假夢想了。」

 

台灣勢力新興不斷

 

回視台灣,他不憂心樂界後繼無人,「有的打入中國樂壇正熱,只是台灣媒體未曾說起,如源起北藝大的台灣獨立樂團『草東沒有派對』,早被中國樂評風靡洗板。」

 

成軍5年的台灣獨立樂團「草東沒有派對」2015年演唱會開始一票難求至今,代表作《山海》累積點閱率達220萬,分毫不輸主流樂團

 

「樂壇我一直關心,只是不想參與」,姚謙說網路世代討論常易偏頗,「之前說了『李宇春不該做《超級女聲》』,她歌迷微博留言殺我全家啊。」久居兩岸,姚謙習慣易地而處的旁觀,在台北不看台灣媒體,待北京時也不看中國新聞。

 

年華消逝自覺

 

40歲後,姚謙覺得自己明顯有變,「就了,開始懷舊、固執」,他特別想起一段悲劇笑話。

 

「現在除了農曆春節,我很少回台南,都請父母北上居多,我給台南家人各打了台北、北京兩地住家備份鑰匙,讓他們方便。」滿40歲沒多久的某晚,兩岸居住的姚謙恍惚惚睡醒,上廁所一開燈發現父親就站那兒,姚謙脫口「爸,你來北京啦?」,未久他發現只是鏡子裡的自己

 

「那晚,『我老了』的感覺太強烈。」

 

1993年姚謙(後排左3)、林慧萍(左1)參加歌手鄭華娟(右2)德國婚禮。(姚謙提供)

 

姚謙常提醒小他10歲的親弟弟,「少露出那種老氣橫秋的厭惡感,特別當你成功、得獎,別登頂就陷入『自己是真理』的謬誤」,特別當他冷眼看著藝品活動上,土豪抽雪茄、看歌劇,邊大聲吆喝「我要往哪個城市辦文藝活動」那刻。

 

改觀年輕一輩

 

對年輕一輩,姚謙承認「過去是失望的」,「尤其聊天平台內容,討論脆弱、淺碟,台灣新一輩藝術家也常只追求西方表像」,但他一直覺得台灣後輩不僅於此,只是沒有預算做夢

 

這趟回來做《一個人的收藏》,姚謙對年輕人信心增加,「這些影視後輩不僅實力深,現實面如預算控制也很有觀念,我常有『沒花完就做到這樣』慶幸感」,他回想當年初入音樂圈,常被主管喝斥「你又透支」的日子。

 

「3年前好友張艾嘉回台開拍《念念》也是,其實中國早備好更多資源給她,只是出身台灣,她認為『台灣新一輩若沒機會發揮只會越來越弱』,這觀念影響我這趟回台合作。」

 

張艾嘉(右1)現身姚謙(左1)最新監製紀錄片。(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下一步觸角總是寬廣的姚謙,現在想把構思中小說寫完,「想做10則短篇,著墨40至50歲中年男女面對現實的情感,打算影像化上網,一則拍一小時,更想把《人類大未來》再讀幾遍。」

 

遺書學

 

剛從南極回來的他,8月想挑戰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Kilimanjaro),「團隊裡面就我55歲最老」,但姚謙寫登山生死切結書簽得浮雲淡薄,因為幾年前早開始鋪述遺書。

 

「遺書持續進行啊,順便讓律師了解我可處置的資產」,「寫遺書是不想讓後代麻煩,我也沒特別跟父母、弟妹說」,他說對「死亡」當然懼怕,只是當遙遠的那天到來,會把手邊珍藏的藝術品拍賣,也不打算群集開設「姚謙美術館」傳世,「我有幾首歌可以傳世就行啦(事實上是700首),私人美術館太貴,不管由誰接手,都會沒有自己的生活」,仍是「不給人添麻煩」的理性擋著。

 

形神一體

 

「40歲時我蠻明確感受到『死亡』的近距離。」那時他深覺體能耗損速率加快,唯一能維持是自己的精神面,「數年來我要求自己巨量閱讀,讓精神維持同一高度」,至此,姚謙由裡而外、形神一體,接受任何新世代觀念灌注交陪全無擯斥,無怪外界一再頌揚他形體外貌維持得好。

 

撰文:陳怡杰 攝影:李昆翰

 

姚謙神情慧黠,形貌看不出早過知天命之年。(攝影:李昆翰)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上報Telegram,新聞不漏接!@Telegram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