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奕軍專欄:「虛擬價值」牽動台灣國運

吳奕軍 2017年05月20日 00:00:00
新加坡政府相信積極成為金融服務、金融科技、數位經濟等「虛擬價值」之重鎮,以減少對實體航運樞紐以及精品觀光之倚賴程度,方為國運所繫。其概念對台灣而言,亦復如是。(湯森路透)

新加坡政府相信積極成為金融服務、金融科技、數位經濟等「虛擬價值」之重鎮,以減少對實體航運樞紐以及精品觀光之倚賴程度,方為國運所繫。其概念對台灣而言,亦復如是。(湯森路透)

耗資上兆、執行期至少8年、攸關台灣大規模升級改造的「前瞻基礎建設」條例,經過三周激烈的朝野攻防,終於通過初審,全案保留送立法院院會黨團協商。由於「討論」過程相當戲劇化且爭議不斷,對執政黨而言,出了委員會只能算是稍喘口氣,在在野勢力與諸多公民團體磨刀霍霍、虎視眈眈之下,執政黨爾後協商過程仍會面臨諸多挑戰,倘略有不慎,甚至將危及執政穩定性以及下階段選舉,實不可輕忽。

 

在研究數百頁的前瞻基礎建設相關資料之後,我寧以審慎樂觀的態度關注後續發展。唯平心而論,執政黨在審議與執行程序、計畫之嚴謹程度、政策傳播以及危機管理,實需加強,應更為謙沖誠懇。

 

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於今年4月5日正式核定,內涵包括五大要項「綠、數、水、道、鄉—綠能建設、數位建設、水環境建設、軌道建設、城鄉建設」,英全政府決意以全面執政優勢,於立法院本會期通過審議,預期8月積極推動。

 

行政院認為,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16-17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基礎建設競爭力」落後港、星、韓,全球排名僅第13;「網路整備度」方面,台灣於去年排名19,不但落後港、星、 韓、日,且逐年走下坡,台灣基礎建設與網路建設都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但近10年來國內投資動能明顯不足,甚至相對於民間投資,政府及公營事業投資對經濟成長率貢獻多為負向,公共建設經費10年來也是逐年下降。在低基期的現狀下,如能發揮執政效率,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可望磁吸滾動民間投資,是強化投資動能、帶動經濟成長之積極作法,若輔以人才計劃(如教育改革、歡迎大量人才移民來台等等),將可促成良性循環。

 

前瞻基礎建設感動不足

 

然而前瞻基礎建設一案,可謂「爭議有餘、感動不足;自滿有餘、論述不足。」,執政黨未能制評議於機先,甚至惡化為政治公關危機,實在相當可惜!審議過程中持續遭到不分藍綠之政界人士、學者專家、公民團體等各界批評,國會中爭議之激烈為近年少見,此乃不爭之事實。

 

支持行政院方案者一般認為,台灣經濟問題刻不容緩,亟需更積極作為,今年實為英全政府重要的建設衝刺年度,如今已經過了快一半了,在前瞻基礎建設帶動下刺激經濟,滾動與磁吸民間投資參與,則今年經濟成長率仍有望達2.5%,如中經院董事長胡勝正院士所述,若執行順利,明年甚至可能「保三」。

 

擴大公共建設以刺激經濟不但有學理根據,實務上案例亦不少,近期以去年的日本為例,經濟刺激方案的28兆日圓中,政府支出只有7.5兆,其餘資金主要來自民間過剩資金之投資、財政融資、金融機構貸款,而這正是日相安倍晉三能逐漸成功復甦日本經濟之要因之一。蔡英文總統則不只一次強調,前瞻基礎建設可以帶動1.7兆台幣的公民營企業投資。

 

反對匆促通過「前瞻基礎建設」者則認為,這麼重大的案子攸關鉅額舉債開支以及後代子孫之福祉,為什麼得在欠缺環境評估、權責歸屬、財務評估之際急著通過?而這初步預算高達近9千億的方案內容,可顯見多處是由各地方政府卡彈多年的建設規劃內容拼裝而成,而非以台灣未來20年的發展願景做為思考之制高點,更欠缺公民參與之程序與貢獻空間,從而看不到執政團隊的策略高度與令人感動之機會,更遑論對台灣發展趨勢的壯美想像。

 

此外,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愛台十二項建設」、「消費券」等擴大內需之實戰經驗不佳,債務龐大、蚊館閒置、財政弱化、屢遭詬病,政府公信力受到嚴重戕害、投資明顯萎縮,也因此更有甚者,讓今日之反對陣營逕扣上舉債灑錢綁樁拚選舉的政治帽子,質疑行政院打頭陣搞建設拚經濟的初衷,簡易的汙名商標一旦貼上,即緊縮了理性討論政策之空間,甚至在有志難伸的時代力量立委諸君們針對民、國兩黨「演武戲、唱雙簧」指控下,國會高壓鍋內似乎變得撲朔迷離敵我難分,合作氛圍蕩然無存。簡之,三周來的亂象,似乎成了台灣政治發展共業之縮影。

 

數位建設不是汰換老舊電腦

 

一葉知秋,把放大鏡轉而聚焦在「數位建設」方面。數位建設特別預算約461億元,搭配年度科技預算約共733億元,若結合民間投入2000億元寬頻建設以及381億元內容與服務研發,總計約3000億元。其建設內容主為「加速推動台灣超寬頻網路社會基礎建設」。以「網路安全」、「寬頻建設」、「內容建設」、「服務建設」、「人才建設」等五大主軸推動19項重點建設項目。建設目標為超寬頻連網流暢安全、網路人權基本保障、文創與高價值產品導入、智慧城鄉建設、強化數位學習環境等,讓數位經濟於2020年能占到GDP之25.2%,並且促成文創及內容產業成為兆元產業。其綱要尚稱穩健,但想像力與說服力不足。

 

如今數位時代,數位建設自是台灣未來競爭力發展重中之重,而且數位技術與內容相關發展在摩爾定律與科技進步等因素助威之下,其成長速度與對各領域之滲透力將遠超乎想像。我們衷心希望看到高瞻遠矚、令人感動的數位建設願景與策略,絕對不是公務機構與各級學校老舊電腦線路設備的汰舊換新、數位教育以及數位平權而已!這些不都只是相當基本的清水管工作嗎?台灣為舉世公認科技之島,我們對數位發展的美好想像,竟是如此貧乏?並且,我們尚難從現有資料見到行政院實現「數位經濟於短短三年能占到GDP 25.2%,並且促成文創及內容產業成為兆元產業」美夢之具體方法。

 

高度重視數位經濟發展的新加坡是很好的借鏡。新加坡幅員窄小,人口不到台灣四分之一,基礎建設先進完備,就我之前常飛往新加坡出差之切身體會,幾乎完備到令人感到無聊的地步。然而新加坡政府知其弱小之處,極具危機意識,並且相信積極成為金融服務、金融科技、數位經濟等「虛擬價值」之重鎮,強化高階工業生產能力,以減少對實體航運樞紐以及精品觀光之倚賴程度,方為國運所繫。而這一切發展策略的最大公約數,就是加強數位經濟建設!

 

以新加坡為鏡

 

今年2月7日,由新加坡財政部長王瑞傑擔任主席的「未來經濟委員會」(Committee on the Future Economy, CFE)發表研究報告,勾勒新加坡未來10年發展願景與策略,有如重大國策之地位,搶占媒體重要版面,以4年24億新元之預算(約合500億台幣),爭取未來10年每年3%的經濟成長。其報告重點為強調知識產權(IP)商業化能力、藉以支持企業創新,引進或成立專利營運機構。其大刀闊斧之處,甚至建議2013年才成立的知識產權中心(IP Hub)砍掉重練,更新其總體規劃,協助創新者與企業從知識產權發揮最大價值!

 

此外,新加坡未來經濟委員會也特別強調未來20年應持續建立強大的數位才能,讓新加坡這種小而開放的經濟體能以世界為腹地,發揮最大綜效,而且各行各業都必須提升數位技能。並將成立全球創新聯盟,以數位創新在世界舞台取得發言權,實質鼓勵個人與企業經由數位技術強化國際聯繫,開發外銷能力。

 

近年台灣民氣蓬勃,民主政治發展迅速成熟,相信大多數有影響力的人士,不分藍綠立場,多能理性分析,以台灣未來發展為念,執政者更應海納百川、謙沖努力,展現具體行動與誠意與在野陣營協力合作找到最大公約數,拿出令人感動的計畫,為台灣下一世代開創新局為宜。道遠且長,天佑台灣!

 

※作者為鉅石智庫創辦人,關注時局之平衡資訊與風險擴散效應。曾任網路行銷投資高管。台大政治系畢業、波士頓大學大傳碩士,於哈佛大學研修電商課程,新加坡國立大學高階管理課程結業。goldenrockthinktank@gmail.com​

 

【熱門影片推薦】

●葉金川:馬英九很奇怪 幹嘛老講統一

●中國「一帶一路」論壇 西方大國觀望

●藝術帶來反思 菲律賓鯨屍雕塑為環保發聲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