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濠仲專欄:看到趙少康 想起CNN紅牌主播克里斯·古莫

李濠仲 2023年07月08日 07:00:00
社會大眾似乎對趙少康忽而政治人、忽而媒體人的角色跳躍,早見怪不怪?(攝影:張哲偉)

社會大眾似乎對趙少康忽而政治人、忽而媒體人的角色跳躍,早見怪不怪?(攝影:張哲偉)

前CNN紅牌主播克里斯·古莫現在是NEWSNATION電視台《CUOMO》節目的主持人,播報時段是每周日晚間8時。對一個遭CNN辭退的前主播來說,克里斯幸運地並沒有被新聞界「取消」,但比起如日中天時的他,影響力已不可同日而語,也算是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他之所以被迫離開全美最具國際知名度的媒體,主要因為他被控違背媒體人的工作倫理。2022年,他的哥哥,也就是前紐約州州長古莫身陷性騷擾醜聞,在政壇掀起一陣風暴,克里斯身為記者,竟一度忘記媒體人分際,直接參與了哥哥的危機處理,甚至還藉記者身分,直接連絡一名指控古莫性騷擾的女性。克里斯的行為被《華盛頓郵報》揭露,CNN展開調查,發現克里斯確實在古莫性騷擾案上「發揮了積極作用」,隨即將他解雇。克里斯辯稱自己是「站在弟弟的立場幫助哥哥」,但這個理由並沒有被CNN管理階層接受。

 

當初克里斯確實曾為了「避嫌」,從頭到尾都沒有在自己主持的節目討論州長的性騷擾案,不過,卻又因為兄弟之情,私下扮演哥哥的策士,宛如古莫團隊一員,而且也確實動用了個人媒體關係,試圖為古莫扭轉劣勢。克里斯的例子,於是又一次提醒我們,沒有一個記者有完全下班的時候,所以,如果他希望為特定政客代言、發聲,那麼他就應該直接加入那個政黨或團隊,而不是繼續留在新聞媒體,因為記者的一言一行,都有其倫理和專業。

 

美國媒體人克里斯·古莫現在正試圖藉NEWSNATION重建自己的可信度。(美聯社)

 

就像《紐約時報》的內部倫理規範,其中之一便寫有:「記者在政治舞台上沒有一席之地。」(Our ethics guidelines state that journalists have no place on the playing fields of politics.)《紐時》記者和編輯當然都被禁止參與政治活動,這是它建立獨立聲譽,取信公眾的基本原則。

 

前不久,國民黨黃復興黨部慶祝成立67周年,同時邀請了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以及曾代表國民黨競選總統的韓國瑜,之後許多媒體聚焦在侯友宜和韓國瑜首度合體同桌,以及侯友宜刻意拉近韓國瑜椅子的舉動。不過,同樣應該受到關注的,應該還有韓國瑜疏遠侯友宜,但和他比肩而坐,卻是中廣董事長,亦為《TVBS少康戰情室》節目主持人的趙少康。

 

首先,這是政黨活動,其次,這更是對某一政黨總統參選人有特別意義的政治活動,那麼,已被廣泛稱為「資深媒體人」的趙少康,為什麼會坐在現場的主桌?他難道是為了採訪工作而去?且弔詭的是,他身為「資深媒體人」,不只不避嫌和他支持的政治人物同桌,會後,他立刻接受其他媒體訪問指點國民黨,說侯友宜欠缺的就是整合藍軍,如果能整合起來,民調起碼是25%,然後往30%、35%去發展…他是在分析選情?還是在凝聚士氣?

 

趙少康之前曾表態參選2024年總統,這是無論他擔任什麼職務都享有的公民權利,不過,一旦回歸「本業」,尤其是電視政論節目主持人,他是不是也應該將媒體人的職業倫理當一回事?而他實際行為不只和《紐時》的記者信條背道而馳,逾矩情節甚至比克里斯私下為州長獻策有過之而無不及。而社會大眾好像對趙少康忽而政治人、忽而媒體人的角色跳躍,早見怪不怪,侯韓互動值得關注,趙少康出現在黃復興周年會,還坐在主桌,且和韓國瑜靠得那麼近,事後再以媒體人身分接受媒體訪問,還有什麼比這樣的政媒角色更詭異?

 

曾先後任職BBC和CNN管理階層的記者大衛·布魯爾把記者分成多個類型,有「政客獵人型」、「政客密友型」、「政客公關團隊無薪成員」,以及正直且不被收買的真正媒體人,但無論哪一種都不足以套用在趙少康身上,他已完全無視政媒分際,是一種在正常新聞環境中極其少見的新聞工作者。

 

克里斯被迫離開CNN時,雖然忿忿不平公司高層抹煞了他過去對新聞工作的貢獻,並反過來要求名譽賠償,但他至少承認自己「先家庭、後工作」的認知,有違記者本分,最後也接受了自己再也回不去新聞界的「大舞台」,現在正試圖藉NEWSNATION重建自己的可信度。相比而下,趙少康恐怕從來不在乎自己對台灣新聞界的傷害。

 

※作者為《上報》主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