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非左非右」馬卡洪

張書榜 2017年06月06日 00:01:00
馬卡洪能否成為下一個布萊爾,或是超越布萊爾作為唯一的馬卡洪,如同黑格爾所言,騎在馬背上的世界精神(馬卡洪曾暗自比擬為拿破崙)!拯救法國重返榮耀,且待吾人繼續靜觀其變。(湯森路透)

馬卡洪能否成為下一個布萊爾,或是超越布萊爾作為唯一的馬卡洪,如同黑格爾所言,騎在馬背上的世界精神(馬卡洪曾暗自比擬為拿破崙)!拯救法國重返榮耀,且待吾人繼續靜觀其變。(湯森路透)

法國總統大選落幕,國內外媒體與學者一片倒地播報馬卡洪(Emmanuel Jean-Michel Frédéric Macron)現象,無論是再掀八卦風騷的師生戀,或是法國傳統佯稱左右派政黨(與其說左右兩派倒不如說一丘之貉吧)應聲倒地,意外地成為這場大選的最大輸家,跌破多數外界號稱政治專家的眼界。極右派取得空前絕佳的勝利,即便無法實質獲取大位,但是應稱頌為雖敗猶榮,業已開拓其立命法國政壇的基石。但慘敗的左右派則內部譁然四起,雖然二輪選舉紛紛主動或被動支持、檯面上或檯面下力挺馬卡洪,避免極右派主政的世紀噩夢降臨,然而這都免不了傳統佯稱左右派政黨的式微預告,甚至是喧囂起法國意識形態上的左右兩派將何去何從?

 

然而,倘若僅以此科學量化研究為主導,純然民調基礎之實證式選舉結果檢驗法國當前政治發展,甚或政治意識形態的走向,未免顯得貧乏庸俗許多。當進一步檢視或言透視馬卡洪現象的背後,欲進行本質解構或是現象還原的工作時,那麼則不難發現,似曾相似的人物及口號早就上演過了。

 

猶記得1997年,時任保守黨英國首相梅傑(John Major),除了懷著帝國主義最後的榮光或稱陰影,黯然地接受香港奉還中國的歷史安排外,更劇烈的變動是,繼鐵娘子柴契爾(Margaret Hilda Thatcher)的手中接棒長年壟斷英國的保守黨,於該年大選落敗,拱手將政權移轉給號稱年輕有為的工黨黨魁布萊爾(Anthony Charles Lynton Blair)。

 

布萊爾先前奉英國倫敦政經學院院長紀登思(Anthony Giddens)為師,苦尋如何讓低盪已久的工黨再次掌權的策略,屆時挖掘並運用了紀登士獨創的政治社會理論「第三條路:新中間路線」,這一理論源頭為擺脫過往西方思想的二元對立立場,特為獨樹一幟。究其實似為跳脫結構與行動之間看似相互制肘的思維,然而其真諦卻在於,同時援引結構與行動兩相矛盾之對立性統一,使得結構與行動之間是二合為一,結構同時輔助行動產生,行動更會藉由歷程的累積而為結構之開展,可以說是活生生地進行從未中止的變動理論。

 

布萊爾策略地進入傳統左派右派的綱領分析中,認為左派與右派兩者得以調和,其實際的執行便是以社會的永續健全發展為基底,隨著社會變動、因應左派或右派的理論性基礎和政治綱領,為的是能讓英國的社經政體制能具備高度的彈性,徹底告別「福特主義」(Fordism)的生產僵化結構,得以適切及時回應「全球化」造成的世界不穩定和變動性。然則具體施政上,則是以左派向右看齊,特別是在彈性工時和社會福利體制上,親近資本家但保留部分勞工應得的工作機會。是時掌政初期,的確帶來英國勞動就業市場的大幅提升。一時間,英國的變革蔚為世界風尚。現實政治上所視之左右於是合流。

 

拿破崙再世?

 

何以筆者將馬卡洪比擬為布萊爾,這是因為由其對法國每周最高35勞動工時法的態度為誘發,這可以看出馬卡洪深知當時左派現實利益考量的敗筆將至,資本家的鯨吞蠶食法國無可逆,國內恐怖事件社會動盪不安,倘若閒置的勞動力未能有效運用控管,那麼法國將會陷於內有勞動者備受低薪壓抑引發社會革命;外有伊斯蘭國(The Islamic State)和難民懸置不解的雙重困局。外加左派政府早前施政已失信法國國民,同時右派政黨又再與極右派政黨於移民和保護本國人權曖昧不清的狀態下,由理論家虛擬一左右之間的鴻溝,早已蕩然無存。法國人需要的是社會的持續發展並非左右惡鬥。如此,回歸語言群體共在,並轉化為核心修辭學政治口號之虛假意識,即「非左非右」,乃於焉誕生。

 

馬卡洪擅長運用個人領袖魅力,更聰穎地懂得援引其哲學導師保羅.呂格爾(Jean Paul Gustave Ricœur)的詮釋學和神學基本原理於政治場域。透過法國當下亟需變革的歷史時刻,直接與間接地轉化自身的價值為全法國的核心價值。此則借用了紀登思早先所創之「結構兼行動理論」中,行動者懂得運用資源改變結構內化為己用的主體能動性。這是馬卡洪綜合詮釋學和「結構兼行動理論」,並實踐於政治場域的代表作,不以過時的「第三條路:新中間路線」為競選主軸,透過修辭學易之名為「前進」(En Marche!),順利成功瞞過法國多數選民當下迫切變革的衝動。然即便當下選戰結束;馬卡洪不提「第三條路:新中間路線」,僅稱「前進」,亦不提及其思維源自布萊爾和紀登士,但日後檢視施政措施及其可能潛在弊病,那麼真正的影武者勢必無所遁形。

 

當下法國選民疑似採取德國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理念類型中的工具理性作為二輪選舉的策略。在刪去法下,揀選馬卡洪的「前進」阻卻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民族陣線的極端主義。但是馬卡洪的政治意識形態由左至右傾,依出身與社會階級屬性劃分,親近資本家卻也並未能與普勞階級發展出真實友好的關係,這將是馬卡洪「非左非右」而打著「前進」為訴求之將來的隱憂。馬克思(Karl Marx)曾言:「歷史中首次上演的戲曲為悲劇,其後同部曲為鬧劇!」布萊爾與新工黨曾短暫輝煌,今日卻日薄西山,「前進」即將邁入創黨以來進行的首次國會大選。是否能取得國會多數成為完全執政,或是左右派選民歸隊,使「前進」「仆倒」,這會是新的變數,馬卡洪能否成為下一個布萊爾,或是超越布萊爾作為唯一的馬卡洪,如同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所言,騎在馬背上的世界精神(馬卡洪曾暗自比擬為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拯救法國重返榮耀!─且待吾人繼續靜觀其變吧。

 

【延伸閱讀】

39歲馬卡洪將如何領導法國? 《上報》帶你一眼了解新政局

外交出訪獲高度評價 馬卡洪坐穩大國領袖地位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