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偏鄉居民看前瞻計畫中的「數位學習」

黃奕誠 2017年06月05日 00:00:00
過去的政府只看到偏鄉的硬體建設與頻寬問題,但卻忽略了學校作為推動「數位學習」的角色。(攝影:陳品佑)

過去的政府只看到偏鄉的硬體建設與頻寬問題,但卻忽略了學校作為推動「數位學習」的角色。(攝影:陳品佑)

前瞻基礎建設公布計畫以來,常有一種說法是既然是前瞻,為什麼將接近一半預算的龐大資源投注在硬體的軌道建設,僅有不到一成的預算在數位建設上,這樣的落差讓民眾感受不到政府有心推動真正屬於未來的前瞻計畫。

 

關於這種說法,一半正確,一半並非事實。正確的部分是,在未來的發展當中,軟體建設日形重要,亦是在知識經濟時代中,各個國家莫不盡全力去發展的一個領域,加上商業上的搭配,這些成果將從軟實力轉變到硬實力。亦即,未來會更影響一個國家的競爭力的,更可能是取決於軟體建設,而非硬體建設。

 

而又有哪一半不符事實呢?若單看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有關數位建設分為五大項,資安基礎建設(138.8億)、數位寬頻(39.7億)、文創數位內容(64.7億)、開放政府城鄉(298.1億)、科研智慧學習(191.5億),再加上兩個園區共461億,確實是僅佔基礎建設計畫的5%預算。然而事實上,政府做的數位建設不只有基礎建設所列的部分,而是加上去年11月所推出的「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DIGI+)方案」,加上DIGI+計劃則共計2300億左右的預算,其之前的落差,就不如先前輿論所指稱的如此巨大。

 

但預算總額並非真正能夠衡量政策良窳的唯一指標,更重要的是項目,項目是否能夠充分解決當前問題,以及開創新局才是決定一個政策是否真正有助於台灣。而數位建設中,最令筆者有感的是保障偏鄉的數位人權,以及改善校園的數位學習環境。

 

筆者出身於網際網路在台灣已開始發展,但並未相當普遍的偏鄉。而身為偏鄉中少數家裡有電腦和撥接網路的家庭,從小就從網路上得到不少的資訊。上了國中後,更喜歡在奇摩知識+的網站中發問,或是去解決別人的疑問。而同時期的同學,卻不見得多少有這種經驗,尤其是家境不好的同學,家裡更難以擁有電腦和網路等「奢侈品」。研究所畢業後返鄉,這種情形即使改善不少,但仍有些低收入及新住民家庭的數位人權未受保障,而城鄉的數位差距更演化成是否擁有電腦已非關鍵,而是學校是否推動「數位學習」所產生的落差。

 

過去的政府只看到偏鄉的硬體建設與頻寬問題,但卻忽略了學校作為推動「數位學習」的角色。在現今知識經濟的世代,接收資訊的能力決定往後一個人的面對競爭能力。身處偏鄉的孩子與新住民子女,若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這接近十年的數位學習空白,將不利於往後他們在「問題導向式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比任何硬體設備的建立都還要重要許多。

 

慶幸的是,我們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至少看到政府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儘管計畫的細節還有許多美中不足的部分,但正如我上述說的,政策的項目是否能解決當前問題、開創新局至關重要,而數位建設是否能夠徹底執行,也將考驗蔡政府的決心,但至少在數位建設的項目上,有著偏鄉成長經驗如我,是樂觀其成的。

 

※作者為自由作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