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黃河4千年前那場水患 證明大禹治水確有其事 

余尹倫 2016年08月09日 10:26:00

  「大禹治水」不再是傳說!

 

由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吳慶龍領銜的中國研究團隊近日在《科學》期刊發表最新論文,指出團隊已經找到「大禹治水」的相關地質證據,證實中國黃河地區4千年前確實發生過一場「大洪水」。

 

 

堰塞湖潰堤

 

研究團隊指出,西元前1900年黃河地區發生一場大洪水,洪水發生時間與大禹治水的時期吻合。當時黃河上游積石峽(Jishi Gorge)一處地勢坍方生成了堰塞湖,阻斷黃河長達6至9個月,後來湖水潰堤引發大洪水。據稱堰塞湖潰堤時,超過16立方公里的水量一湧而下,造成下游地區水患成災。

 

 

研究團隊成員亦包括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高德(David Cohen)、美國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教授葛蘭傑(Darryl Granger)等人。

 

「洪水量每秒高達30至50萬立方公尺,和在亞馬遜流域測量出史上最大的洪水量相當。這場洪水是地球過去1萬年來已知最大的一場。」葛蘭傑說到。

 

沉積物透露端倪

 

吳慶龍透露,2007年他和多位研究人員在黃河上游積石峽進行田野調查時,注意到了該處及下游幾公里處的河床沉積物,「這啟發我們將這場可能的大洪水與下游25公里處喇家(Lajia)遺址的廢棄做出連結。」

 

不過吳慶龍表示,當時他們並不知道該如何提出大洪水確實發生過的證據,「直到2008年7月,我靈機一動想到,先前考古學家在喇家遺址發現的黑沙(black sand)可能實際上就是來自我們研究的那場大洪水。」

 

 

 

團隊隨後的研究證實了這項推論。這場洪水帶來近20公尺高的沉積物,比黃河河床還要高上50公尺,替堰塞湖潰堤引發洪水一事提供確鑿證據。

 

在該篇論文中吳慶隆和團隊夥伴指出,青海喇家遺址數千年前發生的大地震,可能是引發上游堰塞湖潰堤的主因。大地震發生不到一年,就爆發了這場大洪水。

 

西元前1922年爆發大洪水

 

葛蘭傑教授透露,團隊使用探測年法(carbon dating)對洪水沉積物及喇家遺址處地震死者的骨頭進行檢測,結果顯示這場大洪水的發生年代在西元前1922年,有著前後28年的落差。

 

 

如果這場洪水真為「大禹治水」的洪患來源,意味者夏朝的建立大概是發生在洪患後的數十年內,也就是西元前1900年,這比先前學界推估的時點還要晚上200-300年。

 

不過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大禹立夏朝的故事很難僅透過傳統的歷史資料來做確認,因為將近1000年這個故事是透過口說方式流傳,真正出現歷史紀錄是在西元前1000年。

 

 

夏朝可能是青銅器文化開端

 

考古學界有說法認為,中國文明發展在夏朝時由石器時代過渡至青銅器時代,吳慶龍團隊提出夏朝在西元前1900年開國的論點,更加印證此說法。

 

此前,部分考古學家早已指出夏朝與二里頭(Erlitou)文化之間的關聯。二里頭文化是青銅器社會的雛形,考古學家們將之定為中國青銅時代的開始。

 

 

多項證據合而為一

 

台大人類系高德教授表示,此次的研究結果相當振奮人心,因為它將多個證據連結在一塊,「我們找到了這場大洪水的地質證據,這點本身就令人難以置信,但又有證據顯示它(洪水)和喇家遺址的摧毀可能是同時發生,這讓我們可以訂出(它)確切的發生年代。而這場洪水的規模及發生年代又和青銅器文明的開端與大禹治水神話相吻合。」

 

 

高德教授興奮說到,對於團隊能透過不同方法得出今日結論,「真的是非常幸運。」(great luck)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