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斯陸一條行駛了100年的輕軌電車

David 2017年06月17日 00:00:00
一百多年來電車一直是奧斯陸交通的一部分,無論在市區或郊區,從早到晚都可以看見電車的影子。這也代表著行人和道路使用者已經懂得如何跟電車打交道。(本報資料照片)

一百多年來電車一直是奧斯陸交通的一部分,無論在市區或郊區,從早到晚都可以看見電車的影子。這也代表著行人和道路使用者已經懂得如何跟電車打交道。(本報資料照片)

小時候第一次學到「電車」這個字,是在上英文補習班的時候。那時只知道電車(輕軌)是種在城市裡,走在鐵軌上的交通工具,但是對個小孩子來說,還是個滿抽象的東西。直到我13歲隨著父母搬到挪威首都奧斯陸後,我才有機會看到和搭乘電車。從這一刻開始,直到快30年後的今天,電車一直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奧斯陸電車的歷史可以回溯到西元1868年。當時有兩位工程師各自想成立和經營自己的路面鐵道公司。但市政府不同意申請。原因是車廂沿路經過的街道太窄,會阻擋其他街道使用者。不過媒體和大眾的討論並沒有因為市政府不同意而停頓下來。在接下來的幾年,媒體反映了社會大眾對新的交通工具有著非常不同的意見。雖然同意和反對的聲音都有其擁護者,但6年後,市政府在1874年同意了第一家路面鐵道公司的。一年後奧斯陸第二家路面鐵道公司也成功的申請成立。

 

一百多年來,奧斯陸硬體結構的改變和社會變遷是可以輕易發現的。這當中,電車這個交通工具一直默默服務著奧斯陸的居民。當我成年後開始關心奧斯陸的發展和變化,我注意到社會大眾對同意和反對電車存在的聲音還是跟一百多年前一樣存在著。但有所不同的是,同意和反對的原因已經不太一樣。現在同意的聲音不外於:

1:奧斯陸居民人數一直成長,電車使用的人數越來越多

2:高運能

3:有些電車到達地方巴士無法有效率的運輸當地居民

4:環保效益

5:「鐵軌效果」(鐵道交通工具經過的地方,多數人會選擇以其為交通工具)

6:舒適(類似捷運的舒適感)

反對的聲音也不少,多半是跟下列幾點有關:

1:電車環保和高運能的優點,巴士也開始有了(氫動力以及多節高容量巴士)

2:營運及維修的支出偏高

3:噪音較高

4:對其他道路使用者帶來危險

5:靈活度低

一百多年來電車一直是奧斯陸交通的一部分。無論在市區或郊區,從早到晚都可以看見電車的影子。這也代表著行人和道路使用者已經學著如何跟電車打交道。以道路使用者的角度來看,「禮讓」是重點。當我學習開車時候,駕駛學校老師有特別告訴我如果沒有紅綠燈控制交通的時候,電車有絕對的行駛優先權。換句話說,只要看到電車一定要讓它先過。對行人來說,禮讓電車也完全適用。就算有斑馬線,只要沒有紅綠燈控制交通時,行人也有義務要讓電車先行。

 

挪威第二大城卑爾根(Bergen)的電車從1897年開始營運,但在1965年時結束營運。不過在2000年時,當時的市議會又投票決定卑爾根要建造條全新的輕軌路線。在營運的初期常有發生和輕軌有關的交通事故。但在營運一年後,這類型的交通事故發生率開始下降。主要原因之一是行人和道路使用者在這段時間已經適應輕軌是交通模式的一部分。當大家無論是行走或駕駛車輛接近輕軌行駛路段時,都會特別注意輕軌的出沒。自然而然的跟輕軌有關的交通事故發生率就下降了。

 

我的朋友和同事們有些支持奧斯陸電車繼續營運下去,但也有些反對。有時電車存在與否便成為聊天的話題。我個人的見解是,多數人都認為電車繼續營運下去與否,並沒有重要到需要升級到政治話題。原因之一應該是在奧斯陸跟電車有關的交通事故發生率一直維持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再加上沒有營運上的困境,因此,當奧斯陸的居民和學者專家雖然常在媒體發表自己的意見,政治人物表達自己立場的頻率相比下卻低了很多。觀察了近幾年的媒體報導,難得有看到政治人物發表自己支持或反對電車持續營運的立場(多是交由運輸專家說明)。而以今天居民對於大眾運輸的使用習慣,我知道奧斯陸的電車還是會繼續經營下去。

 

奧斯陸市:面積-480.76 平方公里

     人口-65萬8千390人

 

【延伸閱讀】

前瞻軌道建設真是通往地獄的路嗎

●投書:沒有輕軌就是二等城市嗎

●新北輕軌將委託高捷公司營運 議員批:陳菊較厲害嗎

●投書:郝明義先生,年輕人並不全部反對前瞻

 

【熱門影片推薦】

●菲律賓求美協助打擊IS? 杜特蒂:沒這回事

●Uber爭議不斷 CEO將被迫休長假

 

※作者為法商Sopra Steria 顧問集團測試經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