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里曼對台灣仍具信心 籲善用人才資源、經營兩岸

傅莞淇 2017年06月23日 10:14:00
佛里曼與星雲真善美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攝影:蘇郁晴)

佛里曼與星雲真善美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攝影:蘇郁晴)

第9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傳播貢獻獎於22日頒給美國知名記者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也是此獎自2009年創立以來首度頒給非華裔得主。再度訪台的佛里曼與現場諸多媒體從業人士分享40年記者經歷要領,並表示他依然對台灣的成就印象深刻,但如何經營兩岸關係、善用人才將是一大挑戰。

 

3度獲頒普立茲

 

63歲的佛里曼的記者生涯自派駐貝魯特、耶路撒冷開始,他對中東的報導為他贏得2次普立茲國際報導獎(Pulitzer Prize for International Reporting),據此經驗寫成的著作《從貝魯特到耶路撒冷》(From Beirut to Jerusalem, 1989)也獲美國國家圖書獎。

 

1995年以來,佛里曼為《紐約時報》(NYT)撰寫專欄,文章同步轉載於全球超過700個媒體。2002年,佛里曼以「清晰觀點與廣泛的報導評述恐怖主義威脅的全球性影響」獲得普立茲評論獎,是他第3度獲普立茲肯定。

 

 

佛里曼於22日頒獎典禮演說中回憶自己的新聞職涯始於撰寫評論,甚至早於記者實務經驗。

 

了解越多,恐懼越少

 

長期觀察全球化現象、並以《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與《世界又熱又平又擠》(Hot, Flat, and Crowded)知名的佛里曼也描述自己大部分的職涯都在1999年的第二本著作《了解全球化》(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 Understanding Globalization)定錨,可以說往後一直在重寫這本書,「但不要和別人說。」

 

佛里曼表示自己是解釋性的專欄作者,「我的工作可以稱為把英文翻譯為英文。」他認為在越趨複雜的世界中,越需要為讀者提供解釋。他引用居禮夫人(Marie Curie)的話,「了解越多,恐懼越少。」為了避免人民受到憤怒或恐懼的引導,維持民主社會的運作,「現在正是(需要解釋)的時節。」

 

佛里曼於22日頒獎典禮中發表演說。(攝影:蘇郁晴)

 

佛里曼提出3項記者職涯的基本原則。第一是要不帶框架地思考。他解釋,不要受框架所限、也不要想著跳脫框架,「你必須不具框架來思考(think without the box)。」如此才能跳脫各種領域的界線,看見各種影響因子與其互動關係。

 

佛里曼給年輕記者的另外2項建議分別是:喜歡人們做一個好的聆聽者。他解釋,聆聽不僅讓自己學到更多,也是尊重的表現。而唯有在對方感受到尊重時,才會願意分享真心的故事,「能夠與人們進行深入的交流,我覺得這是從事新聞業的一大基礎。」

 

佛里曼與李四端進行座談。(攝影:蘇郁晴)

 

籲台灣善用人才

 

在與前一屆傳播貢獻獎得主、主持人李四端進行座談時,佛里曼回應日前對台灣提出的警示並不代表自己對台灣的樂觀看法已然不存。先前,佛里曼曾表示自己對台灣沒有天然資源,但能運用人才累積可觀外匯、在世界佔據一席之地的表現相當印象深刻。

 

佛里曼表示,雖然許多情勢已有所改變,台灣依然是一個位於中國旁小島的地理環境依舊。如何經營這份關係,持續善用人才資源,會是主要的挑戰。

 

佛里曼也觀察到,台灣的政治樣貌與美國越來越像,「這指的是由下到上的表現比由上到下更佳,分裂的情況也與我們類似。」

 

他表示,在川普(Donald Trump)政權中,他最擔心的兩件事是:基本事實未受到足夠重視、以及部落化(tribalised)的政治思考。他只能建議人們要突破只為自己隸屬的「部落」思考的限制,回歸到全國性的民主視野中。

 

佛里曼獲贈星雲法師墨寶「世界和平」。(攝影:蘇郁晴)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詞時表示,星雲法師設立真善美傳播獎的初衷是希望媒體傳遞的資訊是真、善、美的,如此打造一個有助社會大眾身心成長的良好環境。

 

他也肯定佛里曼的記者成就、及對世界各種議題的洞察及建議,佛里曼對全球安全的重視,也符應一名全球公民的責任、及星雲法師的五和思想。
 

 

【編輯推薦】

●脫離歐盟、恐怖攻擊加大火 倫敦考驗接連來​

 

【熱門影片推薦】
LINE全球首座室內主題樂園在曼谷!

●美國:巴基斯坦是個不完美的盟友

●英女王演說:脫歐為優先要務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