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之許:審判劉曉波之後的憲章運動

莫之許 2017年06月27日 12:22:00
長年聲援支持劉曉波的友人。(左起野渡、莫之許/翻攝自作者臉書)

長年聲援支持劉曉波的友人。(左起野渡、莫之許/翻攝自作者臉書)

2009年12月25日,劉曉波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判11年,對此,海內外輿論咸表震驚,人們普遍難以接受這樣的現實,有部分人士激憤地認為,這一判決不啻標誌著當局與民間和解的終結,預示著中國正朝著革命的絕路演化。而對於更多的人來說,對於這一判決也存在著相當的困惑:為什麼在經濟高速發展、國際交往頻繁,法制建設也有基礎的當代中國,還會採用如此殘酷的鎮壓手段?為什麼對一個僅僅使用言論的知識份子竟然要如此趕盡殺絕?難道,經濟、社會方面的發展竟然無助於政治進步嗎?

 

1990年代以來,經濟、社會和個人自由在中國出現了顯著的擴大,近10年以來,日益頻繁的國際交往和蓬勃發展的互聯網空間更助長了這一趨勢,與之相應的,是相對自主的社會空間的出現,和民間網路的初步浮現。在這一社會條件下,依靠互聯網、手機等更方便的資訊手段,依託同時期快速發展的法制體系,也因迅速發展的大眾化媒體和網路輿論廣泛支援,不僅自由化乃至異議話語開始盛行,民間社會的維權抗爭活動也日益活躍,甚至開始轉而對主流話語和現行體制構成了一定的影響,這一可喜現象被看作是公民社會崛起的證明,也被看作是政治自由化的先兆,人們期待,隨著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公民社會將進一步壯大,基本權利將進一步落實,政治自由化乃至民主化的過程也將逐步展開。

 

執政者沒有絲毫手軟跡象

 

然而,在民間言論空間和行動規模逐步擴大的同時,卻是執政者越來越有力度的管控,更伴隨著對異議者和行動者毫不假借的打壓。執政者加大了對言論的控制,從出版、新聞到互聯網,無不受到了日益嚴密的管制;針對普通維權者的限制和打壓也日益頻繁,至於那些具有一定聲望和組織能力的人士,也遭到了更嚴密的監控和不公正對待,在運用刑罰或勞教等專政措施上,執政者也沒有絲毫手軟的跡象,因此,社會空間的擴大並未帶來人們預想中的權利和政治空間同步擴大。這表明,經濟、社會的發展在當代中國並不意味著政治自由化的展開,儘管其他許多國家的經驗曾經證明了這一點,但這一次中國再一次「例外」了。

 

如何解讀這一看似例外的現象呢?對此,政治學者馬穎認為,這一看似矛盾的現象體現出了執政者的戰略考慮。一方面,執政者意識到,如果需要通過市場化、全球化和資訊化來促進經濟增長,那麼,日益多元化的社會、日益活躍的自由、異議表達、乃至日益頻繁的抗爭行動都是難以避免的,從而必須對之加以容忍,即「允許行動主義」(activism)以及表達的多樣化,這體現為上文所說的自由、異議話語的盛行,和民間維權抗爭的活躍,無論是從個人觀感還是統計數字上,都可以體認到這一點。

 

而在另一方面,執政者的容忍也是有限度的,並不願意因此而引發政治自由化進程。根據馬穎的分析,執政者為達到這一目的,將控制主要指向了研究民主的學者所稱的「協調性事物」:包括言論自由、結社權、抗議權這樣的政治權利;不受任意逮捕和新聞自由等普遍人權。這是因為,在統治者眼裡,如果作出權利讓步,對於至關重要的統治合法性也就是持續性經濟發展來說影響並不很大,但對於正在蓬勃發展的民間社會而言,一旦擁有了這些權利,就可以很大地提高協調和動員的能力,走向更高水準的整合,政治自由化進程就不可避免地將要展開。

 

斷裂總會發生

 

因此,在日益容忍行動主義和表達多元化的同時,執政者也一直拒絕實質性的權利讓步,並運用各種措施以抑制「協調性事物」的湧現。這些措施包括審查媒體和互聯網,打擊民間社會的聯盟組建以及組織化,此外,更通過嚴厲的打擊以達到恐嚇的效果,進一步打壓民間社會的動員,組織和協調(行為)。

 

就這樣,當代中國社會中既有日益活躍的表達多樣性和行動主義,也存在著日益嚴密的管控和日益嚴厲的打擊措施,用筆者曾經的形容來說,這就猶如一隻不斷充氣膨脹的氣球,和一雙越來越用力的手掌。明眼人不難看出,活躍表達和行動這只氣球,以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為支撐,其膨脹只會越來越快,而受到意識形態衰竭、官僚體制惰性和資源限制的手掌,卻不可能有同等的速度,因此,斷裂總會發生,猝然爆炸的前景讓人擔憂,也正是有見於此,才有三百多人士共同提出了《零八憲章》,其目的就在於挑戰執政者的既定戰略,呼喚某種良性的互動,讓這樣的爆炸性變化不至於發生。而三百多人的簽署本身,也可以看作是某種「協調性事物」的湧現。

 

可是,這一良好的願望並未獲得執政者的正面回應,相反,執政者將推動權利落實和政治自由化的《零八憲章》看作是對其既定戰略的否定,更不能容忍作為一種「動員、組織和協調(行為)」的簽署運動,對於這一新生的「協調性事物」更是必欲壓制而後快。《零八憲章》問世以來,執政者的各種舉措和對劉曉波的判決證明,執政者並無放棄既定戰略的打算,對任何有利「協調性事物」湧現的企圖仍採取嚴厲打擊的態度。當然,指望一紙《零八憲章》和上萬人簽名就讓被既得利益綁架的執政者改弦更張,並不現實,對於民間社會而言,溫和如《零八憲章》一般的訴求遭到拒絕,固然令人沮喪;劉曉波先生的被判(刑),更讓人悲憤莫名,但是,必須要認識到,這一結果並不出人意料,沒有必要為此而作出錯誤的判斷。

 

筆者認為,既有限容忍,又拒絕作出實質性的權利讓步,同時運用管制和嚴厲打擊的雙重手段以限制民間社會發育,乃是執政者行之有年的既定方略。對《零八憲章》簽署運動的打壓和對劉曉波的求刑,乃是執政者維持這一戰略的必然措施,拒絕《零八憲章》和判決劉曉波,固然意味著執政者不願意作出權利讓步,但並不能因此得出執政者取消有限容忍的結論,因此,重判劉曉波也並不意味著執政當局在這一點上出現了何種改變,也不意味著執政者和民間社會的關係有了何種根本性的逆轉。

 

政治互動的大門未被永久封閉

 

只要執政者仍然不得不將統治合法性建立在經濟發展之上,那麼,它也就不得不繼續對行動主義和多樣化表達有限容忍,民間社會也就依舊有發育的空間,力量對比也還將朝著有利於民間的方向發展,氣球給予手掌的壓力也將繼續增長。

 

因此,審判劉曉波之後的憲章運動,依舊將在執政者的容忍與限制之中尋找出路。而筆者也相信,在現有空間中,民間社會完全能夠在限制中獲得更多,通過更活躍的自由、異議表達,通過頻繁的抗爭活動,以《零八憲章》為紐帶的民間整合將得到一個新的高度,進而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再一次對執政者的既定戰略發起挑戰。以台灣為例,美麗島軍法大審也讓人悲憤莫名,卻成為了新一輪行動的起點,並最終逼迫國民黨當局打開了互動之門。在這個意義上,重判劉曉波或許確實意味著(政治)改革已死,卻並不意味著政治互動的大門被永久封閉了。(文章獲作者授權轉載)

 

編者按:遭中國關押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因罹患肝癌末期,26日獲准保外就醫,國際組織和人權團體紛紛對此表達高度關注。為此,中國已有多人參與連署,呼籲中國政府還劉曉波徹底自由。

 

連署文如下:

 

我們震驚得悉,原在遼寧省錦州監獄服刑的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中國著名文學評論家、人權活動家劉曉波先生,在監獄中確診罹患晚期肝癌而獲保外就醫,目前住在瀋陽的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據劉曉波親友切實可靠的消息,劉曉波目前的病情已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其它身體部位,不能手術、不能放療、不能化療。

 

劉曉波先生是第一位獲諾貝爾和平獎的中國公民,他為爭取國人的基本人權而進行了長達30年的奮鬥。我們欽佩劉曉波先生的堅持與犧牲,對劉曉波先生在獄中罹患重病我們深感悲痛與憤怒,為此我們要求中國政府:

 

無條件釋放劉曉波先生,恢復他及其妻子劉霞與外界的正常聯繫;

保障劉曉波先生自由選擇就醫方式、就醫地點的自由;

保障劉曉波先生親人、朋友的探視、交流權利和外界的人道協助權利;

如實公佈劉曉波先生獄中身體健康記錄,徹查導致劉曉波先生健康狀況惡化的病因,追究導致劉曉波先生錯過醫治最佳時機的相關人員責任。

 

連署簽名郵箱:freeliuxiaobo2017@gmail.com 文本及首批連署人發佈時間: 2017年6月27日

 

連署人:艾曉明  崔衛平 王荔蕻 郭于華 梁曉燕 徐曉 張祖樺 徐友漁 江棋生 遇羅文 胡佳  高智晟  馬少方 周忠陵 杜導斌 費衛東 趙楚 張雪忠  慕容雪村 師濤 郝建 餘世存 劉檸 薛野 王俊秀 王小山 丁家喜 張林  李金芳 王德邦 趙國君 吳強 陳進學 葛永喜 王愛忠 劉書慶 許暉 齊志勇 楊海 陳龍 蒲飛 馬小鵬 歐彪峰 陳平 馬峻梅 沈勇平 蘇雨桐 劉巍 胡平 梁文道 余傑 廖亦武 王丹 吾爾開希 方政 陳光誠 王天成 陸軍 何楊 楊崇 吳玉華 王立銘 蔣亶文 黎學文 溫克堅 燕文薪 餘懷謙 張賈龍 華春輝 王譯 吳明良 溫雲超 遊精佑 王五四 賈葭 莫之許 滕彪 許樂群 趙思樂 孟浪 楊名跨 馬連順 吳孟謙 野渡

(連署文本首發及連署名單更新以此網址為准: https://goo.gl/sRWi9L )

 

【延伸閱讀】

●劉曉波癌末保外就醫 妻劉霞哭訴:不能手術不能化療

 

【熱門影片推薦】

香港沒有歸屬感?

●杜特蒂實施戒嚴:我別無選擇

摩蘇爾首次沒有IS的開齋節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