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威權時期的服從就沒有道德爭議嗎

主筆室 2016年08月11日 06:16:00
歐洲二戰期間最惡名昭彰的奧斯威辛集中營。(路透社)

歐洲二戰期間最惡名昭彰的奧斯威辛集中營。(路透社)

2012年,挪威記者凡姆(Eirik Veum)完成了一本畢生巨作,題為《無情的挪威人》(Nådeløse nordmenn),內容赤裸裸詳載70年前納粹佔領挪威時,一群挪威警察如何選擇服從納粹,迫害自己人,且導致國境之內771名猶太人受害。

 

這本書的內容在挪威引起相當大的震撼,因為它是首度不以受害者的立場進行描述,而是相當明白、直接地披露加害者的罪刑。其中包括從未曝光的挪威國家警察檔案,裡頭留有1941年到1945年某些特定人士參與殺害自己同胞的證據。

 

那些奉命執行酷刑的挪威警察有些人直到新書出版的一天仍安然健在,他們一個個連名帶姓被點名,整本書就是在描述他們和納粹共謀的秘辛。至於被凡姆提及的前挪威國家警察「倖存者」,幾乎都拒絕了他的採訪,其中一位白髮蒼蒼的當事人,還揚言要透過法律途徑阻止這本書的出版,不斷抱怨:「在我70歲的時候,還要為我的過去被人騷擾,這是很可怕的事。」且說「我知道人們讀完這本書後,我會很丟臉,尤其並非我的每位家人都知道我曾有挪威納粹黨的背景。」

 

從頭到尾只有兩個人坦然面對凡姆的訪問。但凡姆總結他的採訪後記,結論是:「在我所接觸的這些人當中,沒有一個人為了當年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遺憾和懊悔。」也就是說無論受不受訪,他們全都不認錯。

 

此外,確實也有幾位挪威歷史學家對這本書的出版持反對意見,理由是,就算其中的當事人應該受到懲罰,但畢竟最該受到批判的,是當初發號施令的人,而不是事過境遷,才以點名的方式羞辱那些前挪威國家警察,何況他們也可能是在壓力下聽命行事,實在沒有必要再去追討這筆歷史舊帳。

 

《無情的挪威人》像是一具潘朵拉的盒子,包藏了許多挪威人的不幸,剛開始不少人的確寧可將這些真相永遠塵封在深土之下,最好一切就當沒發生過,畢竟真相有時太過殘忍。不過,一個民族的自信心若有機會發育成熟,或許就能鼓起勇氣面對讓人難堪的過去,《無情的挪威人》的出版,多少證明了這個論點,它終究出現在挪威各大書店裡最醒目的位置。

 

無論任何一場戰爭、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會只有英雄,總有人會因為畏懼權勢或者貪圖私利選擇背棄自己的人民,他們的破壞力和後遺症有時候並不亞於戰爭本身,而且「威權時期不是大家都選擇服從嗎?」,往往就是他們事後卸責的最好藉口。

 

至於凡姆出書的動機,一如我們所熟悉的「知的權力」,頗吻合他記者出身的背景,當時他在新書發表會上曾振振有辭地說:「我們有權知道二戰期間挪威人自己犯了什麼錯以及參與犯行的程度,尤其當真相比我們原本認知的還要嚴重時。」而今,拜蔡英文總統提名謝文定為司法院院長之賜,我們也意外地有機會憶及這塊土地威權時期的一幕。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