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奕軍專欄:「開放網絡」已是大勢所趨

吳奕軍 2017年07月09日 00:02:00
「創投、網路、多元化、全球化」四合一的動能,迅速顛覆市場、促進產業升級,在市場白地另闢藍海,亞馬遜、星巴克、Facebook與Google都是範例。(湯森路透)

「創投、網路、多元化、全球化」四合一的動能,迅速顛覆市場、促進產業升級,在市場白地另闢藍海,亞馬遜、星巴克、Facebook與Google都是範例。(湯森路透)

近年來「創新」這兩個字突然變成了流行名詞,實際上創新就像陽光、空氣、水,與生活息息相關,卻很容易被忽略。

 

最早發表「創新」(innovation)這個字的經濟學大師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將創新定義為「將已發明的事物發展為社會可以接受並且具備商業價值之活動。」

 

推崇熊彼得的現代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則認為「創新為人力與物質資源賦予嶄新而強大的財富創造能力。」他強調創新對管理的重要性,曾經發表「不創新,即滅亡」(innovate or die)之名言。

 

熊彼得與杜拉克兩位權威解釋創新的關鍵詞在於「商業價值」以及「財富創造能力」。

 

大多數的創新是意外的產物,難以憑藉計劃按圖索驥保證成果。杜拉克認為,若能建立「創新性組織」,便可經由組織管理推動創新,這種創新來源為「知識」,而非傳統的「生產所得」,所以知識工作者能力的提升至關緊要。這是與熊彼得等學者不同的獨創見解。

 

創新具有藝術般的特質,容許多元解釋,難以嚴謹定義,然而「創新」應能解決重要而且棘手的問題,並且具備經濟價值,這一點應無疑義。

 

創新發展簡史

 

回顧人類文明發展,早期之創新往往源自一個「天才」的智慧與努力,例如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古騰堡的活字印刷術、達爾文的天演論、瓦特的蒸汽機、愛迪生的電燈泡、福特的廉價汽車與裝配生產線、萊特兄弟的飛機…等等,許多改變人類發展軌跡的著名創新,都可看到這一位天才(或瘋子?)的身影。

 

19世紀工業革命所創造的大規模生產能力,為人類文明帶來全面性的創新動能。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西方先進國家的工業產能使得有系統的創新難度與成本大幅提高,遠非個人或者小型組織所能負擔,具備大規模官僚結構的現代化企業逐漸擔負起創新主要角色。

 

二戰之後,全球政經局勢進入嚴峻的冷戰時期,資本主義先進國家重建需求強勁,許多企業得助於政府戰後重建政策迅速茁壯。

 

戰後致富的大企業為維持領先地位,重金投資大規模的實驗室,這些大企業的實驗室成為當時創新的主要來源。

 

IBM的華森研發中心(Watson Research Center)、全錄(Xerox)的帕洛奧圖研究中心(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AT&T的貝爾實驗室(Bell Labs)、寶僑家品(P&G)…等大型實驗室當年聚集了高學歷之研發團隊,卻擁抱官僚主義與門戶之見,擔心研發機密外洩,欠缺分享機制與精神。

 

不到20年,這種現象到了1980年代電腦科技發展以及1990年代資訊網路技術的成熟化,加上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全面迅速質變。

 

此外,社會對戰爭全面反省,人本主義高張,在精神及物質上嘗試新出路,反戰、反宗教、反權威、反教條、反抗國家體制、反抗大型企業組織資本主義壟斷與威權等運動風起雲湧,許多人才從官僚、校園、大型企業組織出走,聚集同道自力更生,邁向創新創業之道路。

 

自由思想與理想主義無論如何澎湃,創業者終究得面對現實力求生存。在當年的經濟條件若要大展鴻圖,需要龐大資源,因緣際會下,創新的金融投資模式逐漸萌芽,成為矽谷發展之強大後盾。此後蓬勃數十年的矽谷文化,可以說與戰後試圖掙脫社會桎梏的風潮一脈相承。

蘋果、微軟、思科公司創業迄今,能發展成資訊科技產業巨擘,當初創投業所貢獻鉅額的早期資源功不可沒。(湯森路透)

創投推動創新

 

國家政策作多、政經情勢樂觀、高等教育蓬勃、世界人才移入、青年創業潮流…,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許多產業先鋒看到投資契機,在靈活開放的政經關係與金融法令支持下,新興的「創投業」逐漸成為創新的動力引擎。

 

許多創投巨擘在二戰之後30年間迅速茁壯,例如德雷柏家族(William H. Draper)的蘇特山創投(Sutter Hill Ventures)於1960年代成立,紅杉創投(Sequoia Capital)、KPCB創投(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於1970年代成立。

 

當時的創投業成長為整合金融、法律、科技、會計、產業、資訊的專業領域,能對科技創新貢獻高質量的人脈與資金資源,其本身就是成功的創新商業模式。

 

蘋果、微軟、思科公司在當時紛紛創業,迄今能發展成資訊科技產業巨擘,創投業所貢獻鉅額的早期資源功不可沒。

 

1990年代中期網路商業化,其迅猛發展威力帶動革命性的創新機會,影響力不僅限於資訊產業。緊接著開放原始碼軟體(Open Source)與網路社群蓬勃發展,全球性的網路架構迅速擴張,1990年代的亞馬遜、雅虎、中國的阿里巴巴、騰訊、百度、新浪網渡過網路泡沫化的考驗,加上21世紀初的Facebook與Google成功啟動創新的商業模式,這些公司都在創投與網路機制的帶動下徹底改變現代人的生活面貌。

 

開放網絡的能力

 

網路商業化至今20餘年,發展初期雖然歷經泡沫化等頓挫,至今多元蓬勃的發展規模已經遠非1990年代所能想像。加上網路技術高速成長以及全球化推波助瀾,創新的嶄新時代來臨。

 

網路上蘊藏無數免費優質的服務與資訊,加上開放網絡環境與雲端科技之進展,讓許多構想得以迅速傳播交流,創新創業成本大幅降低,例如Salesforce, Instagram, Airbnb都是具有此開放網絡特質的創新產物;並且,少數人就可以經由「創投、網路、多元化、全球化」四合一的動能,迅速顛覆市場、促進產業升級,在市場白地另闢藍海,亞馬遜、星巴克、Facebook與Google則是範例。

 

然而,也因為數位網路環境門檻低、開發迅速、成本低廉、爆發力強等特性,使得市場競爭更為激烈,一時廣受媒體吹捧的公司如果沒有辦法築起競爭壁壘或者持續創新,很快會被圍勦,或者被後起者淘汰。

 

如今企業組織已無法避免網路的影響力,必須擅於利用網路的特性,這樣的特性特別彰顯在「開放網絡」之運用能力上。

 

這種能力,是藉由網路低價高效率的外部溝通功能,將以往封鎖在企業組織內部的重要資訊適度公開,或讓外部使用者以及利益關係人得以貢獻意見、強化互動,提高決策之質量。

 

這種現象我稱為「開放網絡的能力」,善用開放網絡的能力,是創新的重要關鍵。

 

如前述,傳統創新的成果主要仰賴企業組織內部的研究,雖然網路商業化已經超過20年,運用開放網絡的範例也不少,但大多數的企業組織仍然難以信任外部的創意構想,或者礙於技術的生疏,無法大開門戶與全球各地的專家或者熱心人士交流,相當可惜。

 

開放的威力已經藉由虛擬網路滲透到實務管理,開放網絡已是大勢所趨;此外,開放網絡也催化了以使用者經驗為中心、集體協作解決社會問題的「共鳴設計」,激化了創新的擴散能力。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不論是建言或者詆毀,開放網絡之漣漪效應,對政策制定與企業決策之影響不可小覷,善於駕馭開放網絡者方能勝出。

 

※作者為鉅石智庫創辦人,關注時局之平衡資訊與風險擴散效應。曾任網路行銷投資高管。台大政治系畢業、波士頓大學大傳碩士,於哈佛大學研修電商課程,新加坡國立大學高階管理課程結業。goldenrockthinktank@gmail.com​

 

【延伸閱讀】

「星巴克」式銀行分行指日可待

那段「人本管理」的往事

「虛擬價值」牽動台灣國運

 

【熱門影片推薦】

敘利亞戰火中的暖心之舉

美國國慶日體現「生存、自由與幸福」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