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學生逛集中營紀念館 偷拿物件擺進畢業展覽

陳博臻 2017年07月20日 16:57:00
以色列學生拜德絲偷拿博物館物品,擺進自己的畢業展覽。(翻攝自《Ynetnews》)

以色列學生拜德絲偷拿博物館物品,擺進自己的畢業展覽。(翻攝自《Ynetnews》)

以色列學生拜德絲(Rotem Bides)的祖父母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她為了在畢業展中處理大屠殺歷史主題,私自從「奧斯威辛伯肯納納粹集中營博物館」(Auschwitz-Birkenau Museum)偷拿了數件物品,擺進自己的畢業展覽。館方得知消息後,隨即透過外交手段要求歸還,並譴責拜德絲的行為「令人吃驚」(outrageous)。

 

 

 

 

拜德絲是以色列「貝特伯勒學院」(Beit Berl college)藝術學院學生。她的作品展覽包含偷來的玻璃碎片、小碗、金屬螺釘、土壤,以及寫著不得偷竊的告示牌。以色列媒體《Ynetnews》報導,拜德絲深知自己違反法律,行為引發道德疑慮。不過,她認為自己必須這麼做。

 

「我認為,這是我必須做的事情。百萬人因為特定政權、特定國家的道德法律而遭謀殺。如果那些是法律,那我也可以在那依照自己的法律行事。我想說的是,法律是人類決定的,道德規範是隨時間、文化改變的東西。」

 

「這些都是我想處理的主題。我是大屠殺後的第3代。並不是說,我的祖父曾待過奧斯威辛,我就可以這樣做,我的意思不是這樣。我僅是問了問題。我擔心,倖存者逝世後,大屠殺會淪為虛構故事(myth),無法被人感知。」

 

拜德絲畢業展物品。(翻攝自《Ynetnews》)

 

拜德絲的指導老師納阿曼(Michal Na'aman)認為,拜德絲沒有做錯什麼事。

 

「出於理解、賞識,我認為她試圖做的事情並沒有什麼錯。」納阿曼認為,「我們換個說法,她沒有偷竊,而是拿了一塊證據,她藉由那證據成為了事件的一部分。這既非歧途,也不是在操縱什麼。曾發生的事件早已經被大量文字、象徵與再現包裝。在我看來,她成功創造了藝術與事件的獨特相遇。」

 

不過,校方目前已撤下拜德絲的展覽,並且設立了紀律聽證會。校方發表聲明,偷竊前集中營的物品,顯示了學生對公共議題缺乏敏感度,也未能了解自身行為的法律意義。

 

目前,館方已要求以色列政府介入,確保歸還遭竊物品。博物館發言人巴提札爾(Bartosz Bartyzel)說,「我們計畫向以色列檢察官呈報此事,請求介入,協助歸還物品。」巴提札爾強調,僅透過照片尚無法確定物件是否來自博物館。

 

 

 

 

博物館聲明寫道,「這令人痛苦,令人吃驚。『奧斯威辛伯肯納納粹集中營博物館』是座受到保護的場所,這裡記錄了大屠殺與二戰悲劇,應妥善保留予未來世代。即便透過藝術,以任何方式合理化偷竊行為,實難想像。藝術,可能被視為試圖取得名聲。」

 

「奧斯威辛伯肯納納粹集中營博物館」2009年亦曾遭竊,遭竊物品是掛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大門上的標語「勞動帶來自由」(Arbeit Macht Frei)。

 

惡名昭彰的標語「勞動帶來自由」。(美聯社)

 

【編輯推薦】

南北韓戰爭與和平的邊緣:板門店 

 

【熱門影片推薦】

前瞻混戰中完成初審

邁向綠能!印度首列太陽能火車上路

學校、市場成北韓公開處決地點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