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群回應薄弱 敘利亞化武攻擊恐成新常態

傅莞淇 2016年08月12日 12:20:00
受波及的阿勒坡居民在醫院接受治療。(湯森路透)

受波及的阿勒坡居民在醫院接受治療。(湯森路透)

  

敘利亞內戰的關鍵大城阿勒坡(Aleppo)近來戰事緊繃,並再度頻繁傳出化學武器攻擊事件。救援人員表示,10日晚間的氯彈攻擊至少造成1名母親與她的2名孩童喪生。聯合國敘利亞特使昨(11日)表示,若氯彈攻擊為真,敘利亞化武攻擊已構成戰爭罪。但化武專家擔心,國際社群的薄弱回應,恐使化武攻擊逐漸褪去禁忌的色彩,成為濫權的另一種形式。

 

 

人道組織「敘利亞美國醫學學會」(SAMS)統計,2012年12月至2015年10月間,敘利亞至少1491人受化武攻擊喪生,其中大多數是因沙林毒氣(sarin)致死。雖然敘利亞在2013年大馬士革(Damascus)沙林毒氣攻擊以後,官方表示放棄化學武器,但人權組織與當地醫生表示,在此之後還有數十次的氯彈攻擊。

 

月初,敘利亞北部鄰近阿勒坡的伊德利卜省(Idlib)城市薩拉奎布(Saraqeb)遭到氯彈攻擊,此處為反抗軍把持區域。醫生表示傷者有呼吸困難、咳嗽、眼睛佈滿血絲等徵象,身上戴有氯氣氣味。救援人員也表示,受攻擊的地點有濃重的氯氣氣味。

 

 

氯彈的殺傷力雖然較弱,但氯氣消散迅速,也不會留下獨特的化學痕跡,調查最有力的證據可能只剩下證人證詞。要獲得官方證實,戰場中確實使用過氯彈是較為困難的。

 

聯合國敘利亞特使德米斯圖拉(Staffan de Mistura)11日表示,如果氯彈攻擊為真,此已構成戰爭罪。雖然評估是否真有化武攻擊、是誰發動攻擊不屬其職權範圍,但德米斯圖拉表示,已有許多證據指向這樣的攻擊確實發生。

 

專家擔心化武使用逐漸「常態化」

 

雖然近期化武攻擊規模較小,但死傷人數仍然緩慢地在累積。化武專家擔心,在敘利亞官方仍然否認、西方領袖也未嚴正介入的情況下,戰場上的化武攻擊已不如過去引來如此大的關注與譴責。
 

 

受波及的阿勒坡居民在醫院接受治療。(湯森路透)

 

英國化武專家蓋瑟瑞(Richard Guthrie)表示,目前化武攻擊有朝向常態化的巨大危機。近期的報導突顯,化武的禁忌感正在緩慢地褪去。時常前往阿勒坡提供人道醫療協助的敘裔美籍醫生薩羅爾(Zaher Sahloul)更直言,在敘利亞不須問責地使用化武攻擊已成為新常態,「這是國際社群設下的一個非常危險的前例。」

 

前聯合國在敘利亞化武審查員史密斯(Jerry Smith)解釋,化武攻擊與國際社群的薄弱反擊,強化了化武攻擊的效果,「不僅因為這是一個恐怖的武器,受害者也知道這是一個政權在國際規範下不應該使用的武器,這能增加帶來的恐懼感。」

 

阿勒坡陷入嚴重人道危機

 

阿勒坡是敘利亞內戰在2011年爆發前的最大城市,也是這場綿延5年的戰爭的關鍵要地。反抗勢力上周才突破政府軍包圍,但城內約150萬居民仍未脫離險境。德米斯圖拉表示,大約30萬名仍居住在反抗軍領域的平民面臨飲水不足與疾病的威脅。

 

 

一批留在阿勒坡的最後醫生在11日聯名發表公開信予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希望美國能加強協助阿勒坡突破圍城,尤其是守護當地醫療機構不受俄國支持的空襲攻擊。

 

俄國在11日實行每日3小時的暫停空襲時間。但聯合國認為,一周至少要有48個小時停止空襲,才足以向阿勒坡提供必要的協助。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