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敦克爾克大行動》—從陰霾走向自由的光芒

倪國榮 2017年07月30日 07:00:00
《敦克爾克大行動》這部電影爭自由的亮點,不是撤退的沮喪,而是軍民奮勇一體成功戰略撤退,在德軍攻打英國本土時,發揮自由正氣英勇敗敵,為英國寫下戰史從陰霾到光明的篇章。(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敦克爾克大行動》這部電影爭自由的亮點,不是撤退的沮喪,而是軍民奮勇一體成功戰略撤退,在德軍攻打英國本土時,發揮自由正氣英勇敗敵,為英國寫下戰史從陰霾到光明的篇章。(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敦克爾克大行動》是一再令人體驗與省思的電影,導演Christopher Nolan接受 Time 雜誌專訪(7.31, 2017),說這事件是英國DNA的一部分,人人都知曉。

他要拍的是經驗(experience),但經驗有其「飽和點」,超越以後人們的注意力就會下降,簡言之,他要人們去感覺感受這事件經驗到「飽和點」,而不是以知性分析來拍,所以他用IMAX攝影機來拍,重實地實景實感,以人物來發揮,非必要時不要用特效。這也是Nolan這部電影剪得比較短,而且也有別於《全面啓動》或《星際效應》那種令人陷入知性探索狀態。

在這麼耗資龐大的電影裡,Nolan更敢起用一個無名年輕演員Fionn Whitehead,拍時才18,現在也才20出頭,因為據被訪問的老兵,他們很多當年從軍都是孩子樣,可見二戰全國動員,犧牲累累。

 

這裡面產生巨大張力的,就是此戰爭不止軍人對軍人的火拼,更是民間船隻紛紛投入救援;當時希特勒凶猛如狼似虎,波蘭被佔,比利時投降,法國馬奇諾防線崩潰,如果英軍幾十萬大軍還死守異地,可能敗得屍骨不存,武器被擄,而且大大影響本國的防禦。故敦克爾克的撤退行動勢在必行,然而軍艦有限,龐大又易成為目標,民間休閒船隻或漁船皆可活力動員,漲潮時救援,天候一差敵機也不容易起飛阻攔。

 

這一徵召,竟然有800多艘冒險進入戰爭,into the war,發出平實感人的力量,英吉利海峽兇浪滔滔,這麼多艘民船發出爭自由的光芒。

 

撤退戰略終於成功,30多萬大軍終能回來,參與堅守英倫,英國也免於被德軍佔領的恥辱。後來美國參戰,英軍再度參與諾曼第登陸血戰。

 

從本片轉過來看,時值中國劉曉波爭自由而歿,港人亦爭自由不止,台灣也在中國陰影下欲穿破封鎖爭國家自由,故此片在這時刻上映,頗有啓迪,一反以往二戰片公式拍法,不僅尊重史實,又發揮創意,在表演攝影與音樂剪接都有不俗表現。

 

如果我們刻意忘掉歷史,歷史就可能重演我們。這部電影爭自由之晶粹的閃爍:不是撤退的沮喪,而是軍民奮勇一體成功戰略撤退,在德軍攻打英國本土時,發揮自由正氣英勇敗敵,為英國寫下戰史從陰霾到光明的篇章。

 

在不少驚駭轟炸傷亡的畫面裡,看到自由的光輝逐漸凝成,英將軍任務完成,竟願留下再與法軍共患難,此一人頓成英國的象徵,使敦克爾克海灘的鮮血沒有流向大海,為自由前仆後繼的精神,與我們台灣自二二八以來民主奮鬥的精神,是同質共響;歷史在電影裡,在實際生活上,都同樣對我們綻開啓示力,海濤般光輝,以洶湧的穿亮自由之聲晶訝瀚來。

 

※作者為自由業

 

【延伸閱讀】

【影評】談《敦克爾克大行動》──肅殺、緊繃、高度創意

關鍵字: 敦克爾克 二戰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