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C.專欄】Vol.010 – 不過是個編輯:Lig

MIXFIT 2017年07月30日 20:00:00
(圖片來源:MIXFIT)

(圖片來源:MIXFIT)

這次的主角人物,是發起 D.O.C. 的我。

 

(圖片來源:MIXFIT)

 

與 Vol.009 豆子 聊過後的 D.O.C.,的確我不意外豆子將矛頭指向我,然而,不意外並不代表準備好了,寫自己比起寫別人真的難上許多。 



如若能加諸些「什麼」在 D.O.C. 裡面,會是什麼樣的延伸?你知道你身邊即便覺得無趣的人,也能對他所品的一杯茶侃侃而談嗎?那些身邊存在許久的普通人,他們是對生活裡某些事物是認真在執著的。我在想什麼是「普通」什麼是「特別」,反覆騎車上班過程裡的漸悟,我好像知道了現階段該做的事,那就是從「普通裡挖掘新鮮事」。 



因此,我沒辦法寫出像北野武那般尖刻地的自述,也沒辦法從旁觀者的角度下筆,只好用一種隨興但不隨便的方式,試圖整理出個第一人稱的自己。

 

(圖片來源:MIXFIT)

 

編輯聽起來太酷了吧!


首先我要承認的是,最一開始單純覺得「編輯」這兩個字實在是太酷了!一旦有人問起職業,能回答編輯應該是件很驕傲的事吧!然而,在成為編輯的路上有趣的人固然存在,反倒無趣的人多不勝數,讓我納悶起開始所認定的編輯,怎麼不酷了⋯⋯。直到現在人人都可以是編輯的時候,我發現已經無法像當初那樣想要帥氣地回答出:「喔我是編輯啊!」那種加上後面驚嘆號帶點自豪的語氣。

 

(圖片來源:MIXFIT)

 

讓人覺得有趣的事


就我認知裡,編輯不單只是負責編書或是雜誌,當然也不僅止有印刷品的單一呈現方式,好比說網路、廣告、電視、企劃等等都存在編輯一角。我選擇對雜誌內頁 Credit 憧憬的——雜誌編輯。事實上,我是個紙本雜誌後段班,對於雜誌巔峰的黃金時期連邊都沾不上的我,單純覺得日雜也太變態了吧!你看《Huge》那照片強度強得過分;《STUDIO VOICE》狂傲的版面居然還用 Vivid Color 設計在跩什麼;《POPEYE》創的 City Boy 可以讓台灣人一窩蜂地跟到現在⋯⋯ 什麼叫做扎實內容、引領流行、創造出新的詞彙,這一切的一切是我在日雜所見識到的。正因如此,我想像他們一樣做出「讓人覺得有趣的事」來,同時幻想著如果別人因為看見我的編輯作品有了些新的想法甚至有可能去創造出改變世界的「新」事物,那會有多棒! 

 

(圖片來源:MIXFIT)

 

究竟是誰影響誰 


只可惜,上述那些自以為是的論調從來都抵禦不了時代洪流,在台灣媒體正值傳統轉數位那時,坦白說我是排斥的,畢竟自己不是個振筆疾書的人,甚至說寫字很慢很慢,而這個慢對我來說卻是必需的。你會反覆思考單元的調性、整體的流暢度以及上面的標題怎樣可以更好等諸如此類,我喜歡慢慢寫。跟著,我發現到以前是編輯影響讀者,現在則是讀者影響編輯,就好像如果編輯不去做些大家在一根煙時間裡可以消化的事的話,就被時代淘汰了⋯⋯而又如果我做的事只用一根煙就可以被消化,那那個酷也不再存在了。

 

(圖片來源:MIXFIT)

 

執著與固執一線之間


如此現實而殘忍的數位環境裡,多少讓我對編輯失去了過往所追求的高度。約莫在十年前日雜已走下坡,當時有位編輯出了本書名為《編集時代》內容以人物訪談的形式採訪了日本當代九位重要的編輯,包括《BRUTUS》副總編輯鈴木芳雄、《風とロック》創意總監箭內道彥、《Numero TOKYO》總編輯田中杏子等等,作者深沢慶太(註1)在前言時寫道:「⋯⋯在氾濫成堆的資訊中,去教育現代人養成取捨自己所需訊息的能力,不就是『編輯』該做的事嗎?」我執著在編輯該要具有的教育責任,固執在現今編輯做不到的謹言慎行。

 

(圖片來源:MIXFIT)

 

註1:深沢慶太(Keita Fukasawa)曾任《STUDIO VOICE》編輯部負責設計專題的特集報、《Numero TOKYO》的特約編輯,文章常見於《AXIS》、《Casa Brutus》、《Pen》、《+DESIGNING》、《NYLON JAPAN》等雜誌。

 

(圖片來源:MIXFIT)

 

不該侷限單一行銷手法 


人是要向前看的,既然紙本雜誌已不復以往,該如何在數位環境底下去影響更多的大眾?好的內容該透過什麼形式讓更多大眾能夠消化吸收?坦白說我尚在摸索,摸索更多可行的辦法去教育讀者們取捨好與壞,如果不想用聳動的標題、排隊的人潮、寵物的萌樣等過度消費的行為來取悅大眾,那麼,我該想的是開創另一種方式去行銷我所認為好的、有趣的、酷的事才對,但真的需要時間。

 

(圖片來源:MIXFIT)

 

我還是喜歡翻閱


紙的溫度到底有多矯情?不管是雜誌或是書,它們的溫度是一種錢花下去買到寶的溫度,一種買回來翻一翻發現難看的溫度,一種將書名排列起來看爽的溫度,當然這是對我來說。常在想會不會以後世界上沒有了雜誌,書都放網路,出版社根本是什麼也沒人知?也許十年又或者三十年,每當想到少了期待,少了翻閱下一頁的驚喜,那感覺是真的挺無聊的。

 

(圖片來源:MIXFIT)

 

大家不再發掘了


回不到過去是事實,可我卻認為有些事情是時代不該將之淘汰的。就好像以前我們會去錄影帶店找片租片,會去唱片行找歌聽歌,會去書店買書看雜誌,相較過去大家向外發掘、探索的慾望減少了,即便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但所謂的天下事如果是透過別人來告訴你,那這種自豪也太丟臉了吧!身為一個編輯,除了做出有趣的事外,更該做的或許是透過你的編輯去引起大眾想向外挖掘、探索的心才是。

 

(圖片來源:MIXFIT)

 

流量無關好壞
 

我從不認為流量是評斷一個網站、一間媒體的好壞,或許念傳播出生的你會反駁我說,「不管用什麼方法,訊息要先被傳送出去,方能見分曉」然而,非相關科系出身的我,能明白卻不能接受的是「作為傳播者的人,如果只在乎傳送出去,而非訊息內容的好與壞,那也太過分了」。聽來憤世忌俗卻是出自真心,我討厭那些把大眾當白癡的聳動標題以及所謂內容。

 

(圖片來源:MIXFIT)

 

現在能做些什麼事 


「傳遞訊息給值得傳遞的人」我仍舊相信每個媒體都有它存在的價值,當中的價值則需透過上到下的團隊去創造的。在這幾乎只是被消費的時代裡,身為媒體的上位者必須認知到你真正的受眾是誰才對,負責執行的編輯團隊理應發掘真正有趣有益的事給大眾才是,如若一昧地追捧時下讀者的喜好,充其量媒體也不過爾爾,編輯也無需妄自尊大。當大家都在爭同一塊餅時,旁邊掉下來的屑屑說不定才是最好吃的,做出讓大眾知道屑屑值得一吃的事吧!

 

(圖片來源:MIXFIT)

 

D.O.C. 之所以形成,純粹是想回歸編輯本能,這個世代裡不再需要我去吹捧任何「特別」了,那些習以為常的特別已不再有趣,我想做的是拉長時間去看待僅存的台灣編輯所能生產的內容,包括我自己。



「這個職業能獲得的純粹幸福一直都在」(註2)其中的純粹,是我現在正在做的事,Definition of Cool。



註2:取自《上海三部曲》作者陳丹燕在書中說過的一段話「感恩作家這個職業能獲得的純粹幸福一直都在,不敢相信這樣的幸運竟降臨在我身上。」

 

王啟光,師大巷弄裡一間黑膠倉庫——先行一車的老闆,那裡以他為中心是處臥虎藏龍之地。(圖片來源:MIXFIT)

 

 

what is D.O.C.
Definition of Cool,對 Cool 的闡釋,我想憑藉現世代街頭上的人們對於各種領域的專注研究,共同來定義。D.O.C. 不走虛張聲勢的淺談即止,亦絕非帶你走向流行前線,藉由人與人的連結來延續下去。透過那些人,去講述各自領域裡獨到的見解;透過這些人,去告訴我們下一個,他也覺得酷的人。  

 

 

*全文授權自 MIXFIT,原標題:D.O.C. by Lig Vol.010 – 不過是個編輯

 

 

【延伸閱讀】

● Vol.001 – 日本軟膠狂熱份子:高中

● Vol.002 – 共產主義與怪奇收藏:周皓

● Vol.003 – 收藏全都是男人的浪漫:趴哥

● Vol.004 – 企圖想要改變世界的人:李旻哲

● Vol.005 – 烙印在紙張上的誠意:湯舜

 Vol.006 – 設計不是你們所想像的那樣:Jay

● Vol.007 – 大家的好朋友:阿光

● Vol.008 – 調製出幸福的女人:Dita

● Vol.009 – 深夜旁邊的閒聊模式:豆子

 

 

 


 

關鍵字: D.O.C.專欄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交通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速食、連鎖餐廳、甜點、新開店)、市集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蕭芷琳 celine.hsiao@upmedia.mg 

 

能源、醫療、親子、寵物、藝文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