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鴻海威州模式不適用台灣

林青弘 2017年07月30日 07:00:00
鴻海的威州投資模式,明顯不能適用於台灣。因為台灣地狹人多,廠房設施不能「粗放」、「豪邁」,工廠占地愈大愈不適合台灣所需。(攝影:李隆揆)

鴻海的威州投資模式,明顯不能適用於台灣。因為台灣地狹人多,廠房設施不能「粗放」、「豪邁」,工廠占地愈大愈不適合台灣所需。(攝影:李隆揆)

美國川普總統在白宮熱烈歡迎鴻海郭董100億美元投資案,在場見證此項投資案的美國政治人物,另外還有美國副總統、眾議院議長等人。川普總統特別造勢,給足郭董面子,全球吸睛以外,藉此也塑造郭董成為樣板人物,為川普招商提供更多吸引力與號召力。


只要願意花錢投資,增加美國就業機會,美國總統召開記者會表揚企業家,順便號召重要政治人物共同錦上添花,投射更多政治關愛的眼神與光環,已經是金錢萬能。


100億美元不是鴻海實出的投資成本,也不是2020年之前全部到位。設廠投資不同於併購企業,前者可以分階段落實,每一年都有變數存在,後者則要契約條件履行,股權轉換才能一夕成真。威州提供鴻海30億美元稅負減免(tax breaks),也不是一年完成,更不是2020年之前全部到位。


依據華盛頓郵報報導( Danielle Paquette,下稱前文)、《The Verge》專文評析(Ashley Carman,下稱後文),威州稅負減免30億美元分為15年落實,這30億美元又可分為15億美元用於增加就業的獎勵,13.5億美元用於資本投入(例如廠房設備建造與購買)的稅負減免,1.5億美元用於銷售稅抵減(例如建造工廠所用物料)。

另針對創造出來的就業機會,前文估計2020年前可僱用3000名員工,平均年薪為5.3萬美元;後文則將往後4年直接、間接的新就業數目一起估算為1.3萬人,平均年薪則是5.4萬美元。試問,獎勵單一廠商創造新工作機會,一年如需耗費60億元新台幣(匯率設定:1美元=30元新台幣,下同)的各種稅負優惠,在台灣有哪個地方政府有能力做到?

其次,鴻海在威州的設廠用地面積將近708公頃,相當於三座五角大廈所占面積,換算台北市行政區,等同93.2%中正區大小(約760公頃),約1.24倍新北市永和區面積(約571公頃),大概等同1.09個高雄市旗津區(約650.8公頃),可以想像整個土城區約有25%都是鴻海廠房園區,如此廣大「鴻海城」,在台灣去哪找?要花多少錢購買土地,要強制遷離多少萬人住戶?設廠園區面積這麼大,台灣當然做不到。

鴻海郭董對於威州設廠投資生產8K面板,暫且不論環保法規要求下的製造成本有多高,即使以自動化減少人力需求,鴻海只能承諾在2020年前完成推估聘用人數大約3000名員工。此項就業數據純粹是推估值,並非相等實際就業人數。平均年薪5.3萬美元,若以3000人來算,1年人事成本至少1.59億美元,相比威州1年1億美元的就業獎勵優惠,鴻海的利益在哪?威州政府與鴻海在往後數年討價還價,勢難避免。

上述條件放在台灣來看,地方政府如果1年耗費納稅人30億元,無論實質補貼或帳面減免,創造1名員工就業所需政府成本高達100萬元,即使員工年薪高達159萬元,所得淨額設算為129萬元,在所得稅率20%、累進差額13萬4600元計算下,即使政府可以回收個人所得稅12.34萬元,政府帳面虧損還有87.66萬元。如此就業獎勵政策,在台灣不被罵死,政府官員不被指控圖利特定廠商,太陽一定從西邊日出。

鴻海的威州投資模式,明顯不能適用於台灣。蔡政府正面看待鴻海力挺美國製造,為台美政商關係奠定良好基礎,這就足夠。台灣地狹人多,廠房設施不能「粗放」、「豪邁」,工廠占地愈大愈不適合台灣所需。看見鴻海製造自動化的雄心壯志,台灣應該力推機器人與AI的新興產業型態與產業鏈結。AI研發應用與機器人設計,可以成為台灣未來的高薪產業,創造另一個台積電傳奇的新產經模式。


※作者為自由作家

 

看更多《上報評論圈》文章

 

【延伸閱讀】

郭董站上比「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還高的位置

郭董不是台灣唯一進白宮企業家

富士康將在美國威州設廠

 

【熱門影片推薦】

●中國建「貓熊」太陽能發電廠

●教廷關百座噴泉:搶救羅馬乾旱危機

關鍵字: 鴻海 郭台銘 川普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