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武統論背離兩岸發展的主旋律

柳金財 2017年07月31日 07:00:00
中國對台政策已轉向強硬趨勢,此即「硬的更硬」之意涵。因而對台軍事嚇阻、武力施展及外交壓制,成為對台壓制的必然選擇。(新華社)

中國對台政策已轉向強硬趨勢,此即「硬的更硬」之意涵。因而對台軍事嚇阻、武力施展及外交壓制,成為對台壓制的必然選擇。(新華社)

近日美國眾議院緊接在參議院提出「美艦泊台」法案,引發熱議。中國官方媒體發出警告,美艦若重返台灣將會是最危險、最嚴重的支持台獨動作,這是真正改變台海兩岸現狀的行動。同時搬出《反分裂國家法》,一時民間武統論再度聲浪高漲。

 

台灣若選擇「擁美抗中」戰略,勢將成為中美強權衝突的競技場,促使「武統論」更加師出有名,換句中國領導人的說詞則是「挾洋自重、自食其果」。

 

無獨有偶的,前美聯社台灣分社主任溫逸德(Peter Enav)在一篇標題為 〈Taiwan Under the Gun: An Urgent Call to Action〉的評論直指,中國將在2018年武統台灣,一石激起千層浪。

 

或有論者以為其推論過於跳躍,目前中國對台政策主旋律仍是和平發展,而非武力統一;但也有觀點指出這是警訊,顯示中國政府對兩岸關係進展的不耐,對台統一產生急迫感,統一的時間表已經呼之欲出、迫在眉睫。

温逸德直指中國對台灣發動攻擊的條件已漸趨完善,預估2018年下半年可部署完成,但最終決定是否發動攻擊,仍要取決於中共十九大,以及2020年總統大選是否民進黨持續執政。其立論基礎,首先為中國已認知兩岸和平統一希望,因2013年太陽花反服貿學運徹底破滅,2016年蔡英文執政,導致和平統一台灣的可能已幾乎消失;2020年國民黨重新執政,難以運用經濟整合促進統一遂其目的。縱使民進黨不再執政,也無法改變兩岸和平統一可能性已然消失的事實。

其次,兩岸軍事力量已經拉開差距,中國武力逐漸完備,台灣因軍隊士氣認同、募兵制、尖端防衛性武器不足等因素,導致自我防衛力量趨於衰弱;中國任何軍事行動威脅,甚至海上封鎖,皆足以讓台灣投降。最後,中國經濟崛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與西方國家關係交好;一旦中國對台動武,美日雖是台灣依賴的最重要夥伴,但美國川普總統的傾中,導致台灣難以獲得國際奧援。中國當局統一台灣的政治利益大於成本。

 

無庸置疑的,自台灣政黨輪替以來,中國內部有關「武統論」聲浪甚囂塵上。包括解放軍前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王洪光,發表以「武力統一台灣」言論;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李毅等亦提出兩岸和平統一希望渺茫,而祭出「武統論」之說。據官媒《環球時報》調查更指出,約78%受訪者認為台灣民眾贊成獨立的比例越來越多;多達85%網友支持以「武統」方式解決台灣問題。

 

顯見,無論是若干中國學界專家主張與許多民眾認知,對台灣當局不接受「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愈來愈感不耐而採取強制性措施動機愈來愈強。中國對台政策已轉向強硬趨勢,此即「硬的更硬」之意涵。因而對台軍事嚇阻、武力施展及外交壓制,成為對台壓制的必然選擇。

 

中國當局對蔡英文政府深感疑慮及不信任感。蔡執政前,不僅「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一邊一國論」出台與其有關外,也不承認「九二共識」存在。同時,提出「天然獨」概念、中華民國領土沒有長江與黃河,並未明白表示自己是中國人、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執政後,在教育、文化、歷史、司法領域任用具獨派色彩人士,展開一系列「去中國化」、「去蔣化」、「去國民黨化」政策措施;因而批判蔡英文當局遂行「教育台獨」、「文化台獨」、「歷史台獨」等「柔性台獨」、「隱性台獨」,不一而足。

 

然激進獨派路線卻認為台灣要成為正常國家,關鍵包括制訂台灣憲法、國家正名憲法化、以台灣名義參加聯合國。這些論點不僅直接挑戰蔡英文兩岸政策論述,即從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維持兩岸現狀,卻要轉成邁向制訂台灣新憲法、國家正名憲法化。同時,更是挑戰中國對台政策「遏制法理台獨」的底線。蔡英文若採取台獨基本教義路線將會產生嚴重政治危機,一旦從中間溫和路線重新走向激進挑釁路線,兩岸關係必然陷入衝撞甚至零和,這等於是提供「武統論」師出有名的最佳藉口。

需加以指出的,自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以來及就職總統後,從未公開表示追求台灣法理獨立目標。蔡英文宣稱台灣與中國關係是「兩岸關係」,這可解讀兩岸關係定位不是國際關係;宣稱維護中華民國領土與主權,可解釋成兩岸領土與主權重疊為「兩岸一國」;表明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憲法被視為隱含「憲法一中」原則,關係條例係基於「一國兩區」概念。其政策論述雖不足以開創兩岸格局,但也無法據此標籤化推動「法理獨立」。這些論述維持兩岸現狀目標,難以轉軌至積極變更現狀的正常國家運動。

換言之,各界對蔡英文的統獨政治意識型態定性,仍有待檢視。這些對其兩岸路線的形象描述,包括緩慢台獨、漸進台獨、隱性台獨、柔性台獨、和平台獨、民主台獨及曲線台獨。是故,武統論必須師出有名,目前蔡英文的模糊性兩岸政策論述,尚無法提供其動武的口實。然台灣當局務須步步為營、慎謀能斷,切莫因中國當局壓制挺而走險採行台獨激進路線以肇禍。歷史殷鑑不遠,首次執政採行「一邊一國論」,致兩岸趨於戰爭邊緣。衡諸本世紀初到現在中國的國力發展,可謂今非昔比;面對危疑動盪的兩岸關係,台灣「以小事大」豈能沒有政治智慧呢?

 

※作者為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看更多《上報評論圈》文章​

 

【熱門影片推薦】

德州末代人工繁殖小虎鯨病逝

全美各地抗議川普禁跨性別者從軍

●以色列讓步 撤走聖地安檢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