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盲心不盲 伊拉克失明難民在劍橋法學院找到人生曙光

邱俠 2017年08月01日 07:16:00
背負多重標籤的埃尼西突破自我,展現生命的頑強和堅持。(湯森路透)

背負多重標籤的埃尼西突破自我,展現生命的頑強和堅持。(湯森路透)

看著埃尼西(Allah Hennessy)在劍橋大學畢業典禮上的身影,他的母親艾芙拉(Aphra)回想起他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她的鄰居萬般感概的說道,「我很遺憾你的兒子是個瞎子。」

 

1995年,他們身處於海珊(Saddam Hussein)政權下的伊拉克巴格達(Baghdad), 波灣戰爭結束屆滿三年,人民因為國際制裁艱苦的生活,對於先天視障的埃尼西而言,未來似乎更加渺茫。

 

 

如今,接受訪談的埃尼西漫步於校園中,談吐清晰而充滿自信。「我擁有很多不同的口音。」他提到,「如果有來自伊拉克電話,我能以阿拉伯『祝你平安』。(As-salaam-alaikum)問候;在劍橋,我講得一口流利的圓唇元音;跟來自倫敦南部的夥伴,我能用地方俚語打招呼。」

 

 

親情為雙眼增添希望的光彩

 

埃尼西年僅22歲,面對眼前的一片黯淡,他人生的旅程光明而美滿,甚至突破了許多人一輩子不會遇到的難關。

 

伊拉克的童年時光中,埃尼西有位從事神職人員的祖父,生活水平高於一般伊拉克人民,甚至可以說奢華,但遺憾的是伊拉克境內的醫療體系中,並沒有足夠的專業眼部醫療人員,幾乎擊碎了埃尼西父母的希望,但在埃尼西滿6個月大時,機會出現在埃尼西一家的面前。

 

 

在倫敦的一場手術,保住了埃尼西左眼的一部分視力。「我父親把他的車子還有財產都變賣掉,只為支付我在倫敦手術的費用。」

 

埃尼西的母親與手足而後也向英國政府申請政治庇護,輾轉移民到倫敦,但是移民的生活卻充滿困難的挑戰。

 

「他們很享受伊拉克的生活,移民到英國改變了整個情勢,他們被迫成為難民。除了語言上的鴻溝外,他們感受到強烈的文化衝擊。」

 

 

破繭而出的自我意識

 

在大學的生活中,人們問起他的過去的人生,都認為他有著艱困的閱歷,但對埃尼西而言,他積極面對一切的原因,是他滿足於在伊拉克生活的時光中,他與家人的生活已經比其他伊拉克人民更加的順遂。

 

埃尼西過去在學校的表現差強人意。「我所有科目都是最低分,還經常曠課,對巴士丟擲雞蛋,就像一般青少年做的那樣。」

 

儘管埃尼西到處搗蛋,但他意識到自己也許可以做得更好。「在中等教育普通證書(GCSEs)成績出爐後,我獲得了新的動力,並意識到那些高分組的同學也沒我想像中那麼聰明。」

 

不該、不許、不能的反思

 

2012年時他申請劍橋大學的法學院。「所有人,所有的一切都那麼『白』,我感覺自己非常突兀,」埃尼西回想剛入學的時期,他是當年7位視障生之中的一個,也是埃尼西家族中第一個就讀大學的人。

 

「我的一生中都被告知我不行、不應該、不許、不能,殘障人士的標籤壓制著我,使我感到無助,對我而言最大的困難就是學習如何克服它。」

 

 

不被標籤綁住健全的四肢

 

「當你偏離你的軌道時,人們用負面的態度對待你,甚至蔑視你,同時也因為你的所作所為收到很多批評,但你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一般人所做的事罷了。」埃尼西在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學院(Fitzwilliam College, Cambridge)3年的時光中,也對他的人生帶來深厚的影響。

 

「我熟識了來自世界各地最優秀的一部份人們,當中也有人以負面的態度對待我。」他又提及,「假如你是個擁有深色皮膚,體重過重的盲人,嘗試要做一件困難的事,大眾會輕易地注意到你,然後批判你的行為,即使他們也和你做一樣的事。」

 

 

若是埃尼西仍舊待在伊拉克呢?

 

「我便不會獲得劍橋的法學位,也會永遠的失明。我的家人也許會有恐怖的經歷,甚至有人會被極端組織抓走,而我說不定會活不下來。」

 

埃尼西得到了劍橋大學的法學學位,人生是否因此更加充沛,尚無法斷定,但可以確定的是,屬於他的人生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對於留在伊拉克的會有的遭遇,埃尼西抱有負面想法,在英國劍橋大學所給予他的肯定,讓他更有動力並繼續拚搏。(湯森路透)

 

 

【熱門影片推薦】

活字排版師林金仁的字裡人間
美軍派轟炸機嚇阻北韓
普京的報復:驅逐755名美國外交人員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