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弋丰專欄:諾蘭25年一部的《敦克爾克大行動》

藍弋丰 2017年08月03日 07:02:00
這部電影最具深意的故事,是在諾蘭本身:一個22歲的年輕人,知道自己能力與實力不足,願意將心中的想法埋藏沉潛25年,25年後,已經成為國際名導,仍不忘初衷,將之完成的勵志故事。(湯森路透)

這部電影最具深意的故事,是在諾蘭本身:一個22歲的年輕人,知道自己能力與實力不足,願意將心中的想法埋藏沉潛25年,25年後,已經成為國際名導,仍不忘初衷,將之完成的勵志故事。(湯森路透)

諾蘭導演新作《敦克爾克大行動》在台上映,意外引起對二戰歷史的討論,也引發許多正反論戰,然而,這部電影最值得探討的並不是其中的歷史,或許,就像網路論戰「反諾蘭」大戰「諾蘭粉」所暗示的,其實,關於這部電影,最具深意的故事,是在諾蘭本身:一個22歲的年輕人,知道自己能力與實力不足,願意將心中的想法埋藏沉潛25年,25年後,已經成為國際名導,仍不忘初衷,將之完成的勵志故事。

 

1992年,諾蘭還是個在大學裡頭學習文學與拍片技術,和女朋友(後來的老婆)艾瑪湯馬斯在暑假時一起拍片賺錢,再用賺來的錢繼續拍片的毛頭小子,小倆口有次跟朋友一起乘船橫渡英吉利海峽來到法國的敦克爾克海灘,因為海象太差,航程花了19個小時,這時諾蘭有了靈感,想出了一個以敦克爾克大撤退為背景的電影劇本,這個劇本的結構是有如鐘錶一般的精確環環相扣,像時針、分針、秒針一樣,陸上士兵、海上民船、空中戰機,三條時間線所發生的事件完全緊扣在一起。

 

文興大發的諾蘭當時寫下76頁劇本,寫完以後,他從現實面考量這件事,諾蘭熱愛這個點子的理由,剛好就是讓它幾乎不可能拍攝的理由,因為這部電影要動用到無數臨時演員、飛機、船隻,需要大製作(最後終於拍攝時,預算估計約1億美元),但是大製作得要有好萊塢大片商買單,好萊塢大片商可不會盲目買片,一定要符合暢銷電影公式它們才會有興趣,以戰爭片來說,就是要打勝仗,而且最好是有美軍參與的戰爭,然而這部擬紀錄片,是一場撤退作戰,而且也沒有美軍在內。

 

這一藏就是25年​

 

雖然當年的諾蘭只是個電影界新人,但他已經對業界生態有基本了解,他不盲目的以為光靠「拋頭顱灑熱血」就能完成這部電影,而是把它藏在心中,直到他有足夠的經驗能掌握這個劇本,在電影界也有了足夠的聲望,能夠取得出資者信任,而願意注資拍攝乍看不符合暢銷公式的作品,因而有足夠的資源,能將這個劇本發揮到最好,到那個時候,他才來完成這個理想。這一藏,就是25年。

 

接下來諾蘭的電影歷程許多人都很熟悉:2000年以預算僅900萬美元的《記憶拼圖》創下票房成功,更獲奧斯卡獎提名、2002年《針鋒相對》又以4600萬美元預算創下超過1億美元票房、2005年開啟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2006年《頂尖對決》同樣以4000萬美元預算創下1億美元票房、2010年《全面啟動》、2014年《星際效應》,此時諾蘭已經成為票房保證、奧斯卡得獎無數,影迷只要認著諾蘭就會進電影院看電影,片商也這麼認為,因為資方不但願意出資拍攝,還願意給諾蘭2000萬美元薪水加上20%票房收入分紅,這可是相當於彼德傑克森在《金剛》時候的條件。終於是可以拍攝《敦克爾克大行動》的時候了。

 

電影一開場,開宗明義在三個片段開頭標著「一周」、「一天」、「一小時」,代表的是海灘上士兵的撤退行動總共持續一周;開船來回英吉利海峽則要一天;噴火式戰鬥機飛行員前往戰場護航,油箱中的油料只夠飛行一個小時。三種不同時間感的時間線,自此在整個故事中交織到最後。

 

電影中展現的魔術

 

三條時間線的人、事、物要精準的全部連結,才能一氣呵成的創造出這個故事,真實世界中的戰場之神不可能有閒工夫製造這麼多巧合,所以這部電影打從25年前諾蘭想到的時候,就已經註定是一部「擬紀錄片」,劇情雖然是由真實歷史中去取材來編織,但故事細節本身必定是全然虛構,再從完全虛構的劇情中,回頭反射出當年大撤退行動中的真實氣氛,這就是諾蘭在這部電影中所要展現的魔術。

 

他有沒有成功?劇組請來30位當年親身參與大撤退的老兵觀影,他們全都表示電影拍攝出的戰場氣氛完全真實,只除了一點:轟炸聲音沒有電影中的那麼大。

 

諾蘭對大環境歷史的考據相當用心,許多情節都是根據真實參戰過的老兵的敘述編寫,而諾蘭堅持盡可能用實景拍攝,也對呈現真實戰爭氣氛有相當大幫助,他找來真的年輕演員來演當年16歲就被趕上戰場的屁孩士兵,拍片現場有1500個臨演真的穿上軍裝列隊,海上有真的戰艦,動用超過50艘各式船隻創下影史紀錄,天上有真的二戰老戰機轟然飛過,飾演年輕士兵的幾位演員說,要演這部戲一點都不難,因為他們真實的反應就是那樣。

 

由於拍得太真,竟然引起影迷的歷史考據大混戰,雖然氣氛真實呈現,但是這仍然無法改變全劇是完全虛構的事實,不僅環環相扣的劇情全都是虛構,劇中即使是高階軍官也都是虛構角色,「稻草人」席尼·墨菲飾演的獲救士兵,甚至連名字都沒有,在片末演員名單上直接叫「發抖的士兵」。

 

諾蘭為了凡事盡可能不用特效,也不得不讓片中有一些歷史瑕疵,譬如,飛機要真的上天,於是有好幾架飛機是大戰後期的飛機,這點國內有部分軍事迷吹毛求疵,但國外的軍事迷卻認為「可理解」,因為大戰前期的飛機在戰事中損耗嚴重,難以找到還能飛上天的飛機;又如,為了重現敦克爾克特別的海灘與特殊的漲退潮落差海況,最後諾蘭只好乾脆選擇就在敦克爾克拍攝,其結果是,在遠景之中,難免就會出現一些現代化法國工業設施。

 

一部「只是活下來」的戰爭電影

 

然而,這些小落差,無損於全片歷史氣氛的呈現,在一部從頭到尾都是虛構編織的劇情中,討論這些小差距,意義也不大。諾蘭顯然並不想就歷史長篇大論,討論敦克爾克大撤退一般會從《慕尼黑協定》、德國併吞捷克、德國入侵波蘭,英法「假戰」、德國揮軍盧森堡、比利時、荷蘭開始說起,電影中卻一開頭就已經來到敦克爾克,只用一張德軍的宣傳單說明盟軍遭到包圍,完全不交代前因後果,因為當年的士兵們也不知道這些,他們只是呆呆的上戰場,突然間就發現自己在撤退逃命。

 

至於德軍為何不以陸軍揮軍剿滅這些在灘頭等死的盟軍?在戰史界這個問題筆戰持續了數十年,諾蘭也不打算解答,只用軍官一句「可以用空軍甕中捉鱉,何必浪費寶貴的坦克」算做解釋,有很大部分原因的確是如此,當時德軍雖然一路大捷, 卻也損耗嚴重,坦克損傷比率來到30%~50%,後勤物資也快要跟不上,不得不進行整補,沒能極盡全力消滅被圍困的盟軍,實在不是「怠惰」,而是有實際上的困難,不如讓空軍去轟炸。

 

但是盟軍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真正的原因,他們只曉得對方放緩攻擊,甚至,整部片中,一個德軍都沒有露臉,頂多只能看到德軍打來的子彈,因為,這整個故事是描述士兵如何夾著尾巴逃走,而不是如《搶救雷恩大兵》般英勇的深入敵境與敵人面對面作戰。片中的士兵固然搭上的船隻遭德軍擊沉,但是真正殺死他們的不是炸彈,而是沈船後的大海,各角色是奮力求生、奮力救人,而非奮戰。

 

當他們終於狼狽逃回英國家鄉,連士兵自己都瞧不起自己,認為家鄉父老一定會朝著他們吐口水,誰知道竟然面對的是熱情的歡迎,當年輕士兵質疑自己啥都沒做,只是活下來而已,諾蘭特別安排由合作多次的叔叔約翰諾蘭所飾演的瞎眼老人,來告訴他們:「活下來就夠好了。」的確,能救出這批生力軍,對日後的戰局至關重要。

 

25年前,毛頭小子諾蘭想到了這個好萊塢絕對不會想拍的故事,25年過後,諾蘭證明,「只是活下來」的戰爭電影,也可以票房成功。

 

不是僅憑「熱血」的創作

 

25年前的諾蘭知道自己實力不足、資源不足,所以把想好的劇本埋藏心中,而不是妄想憑著「熱血」,明知不可為還要胡亂嘗試。同樣可貴的是,25年後的諾蘭仍懷抱初衷,沒有因為名利雙收,就忘了年輕時的夢想,而是藉由如今的影壇地位,終於把深藏已久的老劇本拿出來實現。

 

25年一部敦克爾克。就像許多人認為,沒有敦克爾克大撤退,可能就沒有日後的諾曼地登陸,沒有25年前的沉潛,25年內的努力,就沒有25年後實現的一天。

 

許多人看得霧煞煞,直到電影播了大半才大概了解。

 

※作者台大醫學系畢業後,轉行出版、產業分析、業餘歷史研究,著有《橡皮推翻了滿清》、《明騎西行記》等書,譯作有《紙牌屋》等,現任科技新報數位內容行銷總監/台灣世代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

 

【延伸閱讀】

18件關於《敦克爾克大行動》的小秘密

《敦克爾克大行動》──肅殺、緊繃、高度創意

 

【熱門影片推薦】

●活字排版師林金仁的字裡人間

●美軍派轟炸機嚇阻北韓

●普京的報復:驅逐755名美國外交人員

關鍵字: 敦克爾克 諾蘭 二戰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