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不曾存在的外交休兵

主筆室 2016年08月16日 06:40:00
民進黨上台,造成所謂的外交危機,實則不過是把之前假的外交休兵,轉換成原本就存在,且始終不曾消失的兩岸外交戰役。(本報資料照片)

民進黨上台,造成所謂的外交危機,實則不過是把之前假的外交休兵,轉換成原本就存在,且始終不曾消失的兩岸外交戰役。(本報資料照片)

蔡英文政府上台後,外交挑戰一波接一波,台梵關係屢有文章,近期交涉遣返台籍詐騙犯則是功敗垂成。前有我方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磕磕絆絆,緊接著,同為聯合國轄下機構,預計9月底召開的國際民航組織(ICAO)會議,也難讓人掉以輕心

 

ICAO現任秘書長為中國籍的前中國國際民航組織行政服務局局長柳芳,她會給予民進黨政府多大的方便,用膝蓋想也知道。

 

於是,很直接地便有了「民進黨上台、兩岸關係疏遠、台灣外交空間限縮」的三段論出現。這彷彿是理所當然的因果推斷,但它卻是個詭異的命題。

 

在中方「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下,我們或許不難指出馬政府所提「外交休兵」帶來的幾項「增廣國際空間成果」。包括台灣終於在2009年以觀察員身分出席WHA ,參與名稱為Chinese Taipei;此外,兩岸亦在同年簽署《司法互助和共同打擊犯罪協議》,原本僅限兩岸兩地的打擊犯罪,日後還衍生出第三地的「國際型」合作模式;2013年台灣得以「貴賓」身份重返ICAO,某種程度也被說成是九二共識的附加效益。

 

當年馬政府為取信於民,替「九二共識」、「外交休兵」樹立牌坊,曾要求駐外單位盡量蒐集、回報台灣因此獲得更多國際空間的事蹟,以為對內宣傳的基礎。只是可想而知,接下來自然是一連串官僚形式的作文比賽。

 

在WHO內部文件中,具觀察員身分的「台灣」,實則被歸為中國的一省;雖然兩岸之間簽有所謂的司法互助協議,但當我方欲與他國簽署類似協議時,卻處處受到中方掣肘,幾個辛苦成功例子,還得藏頭藏尾秘密進行。

 

再者,台灣護照縱使已然通行世界一百三十餘國,但那和兩岸關係無關。其中倒有不少國家的台灣留學生、工作者、依親者拿到居留簽證時,發現自己國籍欄硬是被標註為「中國籍」,那是中國長期對「一中原則」寸土不讓的戰果。即便在馬政府任內,確實也無法接受,進而多次要求我方駐外人員務必向駐在國爭取「正名」,雖有少數國家同意彈性處理,在國籍欄多增列「Taiwan」選項,惟中國必然積極介入干預,迫使駐在國最後又得改回「China」,讓很多旅外台灣人心有不甘。

 

駐在國的官方文書上,「China」唯一所指,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中各表」不僅不為中國所承認,離開台灣,地球上並沒有一個地方行得通。這是馬政府時期公開的秘密。

 

所以,若說「九二共識」、「外交休兵」為台灣帶來了過去所無的外交空間,恐怕只說對了一半,甚至還不到一半,又或者應該說,台灣國際地位表面上的露出,到頭來還不敷檯面下的消蝕。

 

在中國施壓下,中華民國全球有119個外館,但能實質參與一線國際組織的機會,相對其他國家,簡直屈指可數。扣除少數邦交國,以及和台灣之間另有《台灣關係法》的美國,台灣有多少躊躇滿志的外交官,僅能在駐在國參辦諸如美食展、旅遊展、路跑,及至文化節、藝術節等旁支活動。

 

偶得禮遇,進入堪可記述的國際會議,若有中國官方人員出席,我方官員便要有臨門一腳又被拒於門外的心理準備。台灣不僅與他國建交機會遭中國堵塞,連不具主權敏感性的國際參與,都可能因為中國的「一中原則」,最後落得不得其門而入。

 

2012年英國舉辦奧運,曾發生倫敦「攝政街撤中華民國國旗事件」,台灣僑胞帶進會場的國旗無端被主辦單位沒收,在我方駐英代表交涉下,倫敦當局終究出面道歉,但誰都知道背後施壓的就是中國。而當時的駐英代表,即是馬英九同班同學沈呂巡,過程中,他頗為自豪個人「智慧型」的斡旋,才讓事情圓滿落幕。至於他對中國於國際間用以框架台灣的手段並未多所著墨,一如當年大家集體噤聲的默契,卻也愈加顯現「九二共識」和「外交休兵」的虛無。

 

諸如此類外交處境,我們或以為是枝微小節,無關國家前途宏旨,然而經年累月、面對中國節節敗退的副作用,卻又豈止是讓台灣這塊島嶼和國際事務嚴重脫節而已,它甚且導致了幾代人對眼前世界的曲解。曲解說不定還是雙向的。

 

民進黨上台,造成所謂的外交危機,實則不過是把之前假的外交休兵,轉換成原本就存在,且始終不曾消失的兩岸外交戰役。我們面對的從來都是一個要徹底將中華民國、台灣雙雙屏除於國際社會的政權,根本無關乎是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這也是中華民國前線外交官無以迴避的宿命。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