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日與東協國家防堵中國南海勢力擴張的策略

黃惠華 2017年08月21日 00:00:00
對外加強與美國、東南亞、印度、澳洲和北約的軍事關係,可稱為日本版的「反介入戰略」,一方面防堵中國,一方面提高自衛隊在亞太地區的存在感。(圖片取自日本海上自衛隊)

對外加強與美國、東南亞、印度、澳洲和北約的軍事關係,可稱為日本版的「反介入戰略」,一方面防堵中國,一方面提高自衛隊在亞太地區的存在感。(圖片取自日本海上自衛隊)

2017年8月17日,美日進行「國防外交2+2」會議宣布投入5億美元援助提供印度太平洋地域沿岸國家巡邏艇,協助盟友強化海洋安全保障能力。並重申反對單方面片面威嚇行動,包括填海造陸及有爭議島礁進行軍事化等行為。外界解讀,此舉是針對中國而來。

 

事實上,早在2015年日本外務省「開發合作白皮書」內容就已指出,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國家位於日本海通道上,在政治、經濟兩方面都是極為重要的地區。因中國在南海進行填海造陸,考慮將加大對亞洲地區的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因該地區的穩定與發展對日本的安全與繁榮影響甚大,通過ODA進行援助,日本將向東協國家提供更多巡邏船。

 

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過去曾表示,「日本適合透過海上保安廳,為相關國家訓練海岸警衛隊,提供裝備支援,可避免引起南海周邊國家擔心及不安。」日本曾表示,南海安全影響日本國家利益。就在2015年日本解除對軍事行動禁令後,改變其國家安全戰略,突顯出日本出手干預南海衝突的戰略意圖。

 

日本加大對東南亞軍備轉移

 

日本的戰略目標是成為亞太區域強權,對內修改「武器進口三原則」、「和平憲法」及「安保法」解除集體自衛權禁令等。對外加強與美國與東南亞、印度、澳洲、北約的軍事關係,可稱為日本版的「反介入戰略」,一方面防堵中國,一方面提高自衛隊在亞太地區的存在感。

 

對內,2015年5月14日,日本內閣通過行使集體自衛權安全保障法案,這是安全戰略的調整,目的是強化美日同盟,增加日本自衛隊的行動能力。也就是,當盟友遭受到武力攻擊,自衛隊可以使用提供武力協助盟國抵抗敵軍。

 

同年4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美國。美日就強化聯盟關係達成共識,決定組織永久的、單一機制,協調聯盟合作關係,如對美擴大提供承平時期勞役及物資、日本擴大參與境外的人道主義行動。為此,美國承諾提供日本現代化武器系統裝備。日本承諾解除集體自衛權的憲法禁令,讓自衛隊參與美國與其他盟國的聯合作戰。

 

對外,日本積極發展與東南亞國家如菲律賓、越南、印度等國軍事合作。日本提供的軍事服務包括:官員互訪、武器軍售、軍事援助、雙邊及多邊聯合軍演、人道救援演訓、軍事技術轉移等,而這些國家開放港口提供自衛隊補給加油等。日本對東南亞國家的軍備轉移主要著眼於建立政治同盟,並具有幾項戰略利益,是日本與其盟國戰略夥伴關係的展現。2015年12月日本與印尼在國防與外交部長2+2磋商會議中達成一致,開始軍備技術轉移協定談判,而安全合作成為日本與東南亞國家聯繫的突破點之一。

 

日本藉由軍備轉移,獲取軍事基地的使用權。如越南提供自衛隊船隻停靠越南金蘭灣。印度與日本商討戰略地位重要的印度聯邦屬地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民用基礎建設升級計畫,以作為抵制中國勢力深入印度洋的重要屏障等。

 

當其東南亞盟友與他國(中國)發生衝突,提供武器協助盟國,投入成本會比直接參戰的成本低。而日本可在軍售中獲取經濟利益,如獲取外匯、換取盟國便宜的資源,促進國內軍工業發展。而東南亞國家採購日本武器裝備及聯合演訓,可獲取日本在實戰中的經驗。

 

軍備轉移帶來非軍事的外溢效果。2016年3月,日菲簽署的軍備轉移協議,有利於雙方合作科研及研發開發。此外日本擴大參與東南亞的基礎設施建設、協助東南亞國家發展核能計畫及提供人道主義行動。

 

依權力平衡要素來檢視,日本應該深化與東南亞國家合作,將國防與外交部長2+2磋商機制擴大到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等國。透過雙邊磋商機制,可以針對特定的議題範圍達成協議,包括軍售、經貿等,若雙方達成共識意味者,日本與其盟友具有共同理念。合作力量可防止敵對勢力坐大,增加更多談判籌碼,合理化南海航行自由行動。如果中國破壞國際規則的話,也必須面對強大的敵對美日及東南亞國家同盟勢力。

 

※作者為新台灣國策智庫副研究員

 

【編輯推薦】

●兩個秘境一次滿足 白千層綠色隧道、草漯沙丘

印度矽谷毒泡沫滿街飄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