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論房思琪時 那一道看不見的隔線

劉燕玉 2017年08月26日 00:00:00
林奕含的悲劇引爆社會震驚與不捨,幾個月來的社會討論卻有個沒說出口的面向,就是「階級」。(圖片取自網路)

林奕含的悲劇引爆社會震驚與不捨,幾個月來的社會討論卻有個沒說出口的面向,就是「階級」。(圖片取自網路)

大家都談論著房思琪,我卻無法不想起兩年前在竹東慘遭凌虐、姦殺的國中資源班女生 ——死得那麼慘,卻還來不及被記得就已經被遺忘的無名少女,從出事到死亡,她害怕、疼痛、孤單、絕望的時間那麼長。

 

論犯罪規模,涉案兇手超過5個,年齡從9歲到30歲不等。論手段殘忍程度,國中女生遭到不止一個兇手,在眾目睽睽下性侵與石頭攻擊致死。不論從哪個層面來看,兩年前這樁慘絕人寰的少女性侵虐殺案都更殘忍、更令人驚悚,然而它引起的社會關注卻很少。

 

我們的社會不是一直這樣的嗎?學業成績出類拔萃的優等生,家庭學校社會鼓勵他們只要專心用功讀書就好,其他什麼都不要管,上大學前不要談戀愛也不必有性教育。最後,用功讀書做個乖女孩的資優生被壞人騙得粉身碎骨;在這之前,她可能一輩子都不曾有機會和資源班之外的孩子打交道,更別說是壞人。

 

光譜的另一端,是個被主流社會徹底遺棄的原始叢林、沒有一道光照得到的人間煉獄 — 被姦殺的國中女生父母分居;她跟工時過長卻有一頓沒一頓,根本無力照顧她的派遣工爸爸住在一起。9歲、11歲的小學生在校外居然能找到非親非故的成年人用黑幫手段代為尋仇,事後又向14歲卻沒上國中而在工地做粗活的輟學生炫耀。

 

一大票不同家庭的小學生與國中生全都輟學在校外,要不是打零工養活自己,就是跟著幫派大人鬼混。這不只是幾個人「喪盡天良」就能解釋的問題;顯然他們的家庭、學校、社群已經徹底崩毀、完全失能,他們一輩子也不曾活過一天「人」的日子。

 

我們這社會有一套潛規則,一道看不見的隔線,決定著誰比誰值得愛、誰比誰值得恨,連兇殺案的死者也不放過,連兇殺案的兇手也不例外。有些死者比別的死者更被人愛;有些兇手比別的兇手更值得恨。我們對國際事務的關注程度,不僅對西方世界的熟悉與關切遠遠高出非西方,就連歐美國家也有等級的區分:美英德法只要打個噴嚏,我們這兒都會鬧流感,但南歐義大利發生了近乎滅村的大地震、西班牙也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恐攻,台灣的關注與祈福就少之又少了。

 

就是「階級」

 

同樣的「哀悼的階序」也發生在台灣社會內部。林奕含的悲劇引爆社會震驚與不捨,幾個月來的社會討論卻有個沒說出口的面向,就是「階級」。

 

林奕含的出身階級自不在話下,她完美無瑕的天使形象剛好也符合所有中產階級心目中「清純美少女」理想典型,甚至是想像自己的女兒或女友的理想型。

 

「補習班」在這個事件上,則不僅是事實的發生場所,更是一記鮮明的象徵符號,快速凝聚起廣大中產階級的憤怒與焦慮,因為補習班就是個中產階級期待子弟更上一層樓,或者至少不能向下翻轉、跌出自己原來階級才送去的地方。

 

社會底層弱勢的處境有多惡劣,補習班凝聚起的焦慮就有多強大。

 

林奕含的悲劇引發的社會討論,糾纏了太多中產階級對於「完美」的執迷與對「失控」的恐慌。(圖片取自林奕含臉書)

 

試問,兩年前,社會底層原始叢林發生的竹東少女命案,當時的社會討論很多嗎?現在大家還記得嗎?她短暫的人生比林奕含淒慘不下百倍,但我們不知道被害少女的名字,也不知道這樁凌遲姦殺案事發至今的調查審判進度;沒有出版社替她留下受暴的紀錄,也沒有媒體替她指控社會大眾對資源班學生的汙名與歧視;沒有人過問她那身處社會邊緣的父母家人而今安在、如何能度過淒慘喪女的自責與悲慟,沒有人自責為何我們沒有及時「接住她」,也沒有人痛心疾首地呼籲「不要再有下一個無名竹東少女」。

 

林奕含的悲劇引發的社會討論,糾纏了太多中產階級對於「完美」的執迷與對「失控」的恐慌。台灣社會底層有更多未成年就遭家人親友家暴性侵甚至生子的女孩子,她們的遭遇甚至更糟,但她們的遭遇不僅不會被媒體社會大眾關注,甚至還會被歧視嘲諷。

 

中產階級少女受害者是「房思琪」;社會底層的少女受害者則是無名的「檳榔西施」。實際上,「為了滿足對方對的期望而強迫自己提供性服務,甚至愛上對方」,這是大部分感情與婚姻關係的常態;只要關係中兩人權力不對等,這種事都是每天在發生。然而,檳榔西施國中或沒畢業就被性侵懷孕生子,甚至被姦殺的少女是「他們」道德低下、是社會底層的人生常態,無需大驚小怪,而「我們」中產階級女兒的青春、清純與貞節則是「本應永恆,不該被暴力提前結束」的大寫真理 (Truth)。

 

那一道看不見卻嚴酷的隔線,就是階級的隔線,不僅區隔著活人,也區隔著死人。但這兩樁年輕女孩的悲劇其實是同一回事。房思琪們與竹東無名少女都是台灣長期以來扭曲的社會價值,以及這套價值主導下不平等的資源分配的受害者。我們的社會正在為長期種下的因付出慘痛的代價,至今也依然沒有學到教訓。

 

※作者為自由譯者、哲學星期五高雄策劃人

 

【延伸閱讀】

●盧郁佳專欄:製造房思琪─權力要侵犯一個勞工,整個台灣都會協助你

●盧郁佳專欄:誰需要責怪林奕含?食屍鬼的逆襲

 

【編輯推薦】

●太感動啦!「台灣最速男」楊俊瀚奪世大運百米金牌

●【影片】福衛5號升空 你不能錯過的精采瞬間

●VR帶你重返車諾比核災現場,親眼目睹歷史場景!

 

關鍵字: 房思琪 林奕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