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嘉宏專欄:早立「儲君」 賴清德不會有好日子過

陳嘉宏 2017年09月05日 07:02:00
賴清德此刻接任閣揆當然是著眼拉抬蔡英文政府低迷的民調。(圖片取自總統府Flickr)

賴清德此刻接任閣揆當然是著眼拉抬蔡英文政府低迷的民調。(圖片取自總統府Flickr)

2002年初,時任高雄市長的謝長廷面對是否連任高雄市長的抉擇。一則因為三年前只以四千餘票的些微票數險勝國民黨,尋求連任並無必勝的把握;二則因為執政仍未做出成績,民調並不出色;三則由於民進黨中央執政,謝長廷頗有回到台北政壇大展身手的盤算。於是,謝長廷向時任總統的陳水扁表達無意再連任高雄市長的意願。

 

不過陳水扁並不同意,因為一旦謝長廷不連任,根本無人可敵國民黨的黃俊英,這將造成民進黨在年底地方選舉的一大缺口。陳水扁鼓勵謝長廷用民意來證明自己的政績,也告訴謝長廷,中央會挹注所有資源來幫他穩住連任選舉。最後,謝長廷幾乎被陳水扁硬逼上陣,背水一戰下,贏了黃俊英兩萬五千票。這一役,不僅造就了謝長廷第二任期的高滿意度政績,也正式扭轉了綠營在高雄市的劣勢,從此開啟了民進黨在高雄市的長期執政。

 

回顧這件15年前的政壇往事,用意在凸顯政治領導人的特質;領導人不僅需要有盱衡全局的眼界視角,更必須有臨陣該斷的毅力決心。從這個角度來看,蔡英文此刻提名賴清德擔任閣揆,恐怕是件禍福難料之事。

 

賴清德此刻接任閣揆當然是著眼拉抬蔡英文政府低迷的民調,加上賴清德任期將屆,有意藉由職務轉換增加歷練,於是雙方一拍即合。不過,民調一直是個相對而非絕對的概念,現階段的民調低迷絕不代表選舉時的勝敗關係,這從扁馬兩位前總統的連任之役都可了然;更何況國民黨迄今仍一蹶不振,找不到任何貼近台灣社會主流的論述,蔡政府其實並無立即而明顯的執政危機。把不是危機的危機放大檢視,還煞有介事地危機處理,顯得蔡政府自亂方寸。

 

賴清德接任閣揆也代表棄選新北市,這形同宣告民進黨將這個全國最大人口數的地方拱手讓人。當新北市選舉不再是焦點,那意味柯文哲參選的台北市又將是全國領頭羊,在民進黨與柯文哲之間路線與選舉利害越趨矛盾的此刻,無論就2020或2024年的總統選舉以觀,都不符合民進黨的政黨利益。

 

兩任直轄市長未滿後即接任閣揆,這意味賴清德在民進黨內的「儲君」地位更形鞏固。不過,「早立儲君」一向是權力佈局的大忌,在蔡英文勢必尋求連任的情況下,這位「儲君」還得「保鮮」六年,在台灣的政治運作實務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也連帶造成兩種政治後果:

 

一、在賴清德內閣度過短暫的蜜月期之後,民進黨內派系的勃谿與惡鬥將隨即端上台面,尤其同樣有意於2024年總統選舉的台中市長林佳龍,勢必加入競逐。閣揆是台灣政治系統裡權力分配的核心位置,新潮流系色彩濃厚的賴清德,未來恐怕動輒得咎,往後他甚至必須刻意地在資源分配上壓制新潮流,否則演變成類似當年十一寇的的全面性內戰,絕非不可能之事。

 

二、不同於過去20年閣揆只是總統執行長的角色分工的關係,賴清德是具備民意基礎的政治領袖;相較於蔡英文垂拱而治的漸進改革模式,賴清德個性強悍而執拗,這將使得兩人互動又成為焦點,也是對蔡賴兩人的一大考驗。

 

與當年陳水扁硬逼著謝長廷連仼高雄市長不同,蔡英文無足夠權威要賴清德參選新北市長,卻反而把賴送進中央一起拉抬民調,這樣的安排,無論識見與格局都略遜一籌。

 

作為提早好幾年登立的「儲君」,賴清德必定成為反對黨以及黨內其他派系的箭靶。要闖過這些槍林彈雨,對外,他必須揭櫫自己的價值與路線,說服更多人的跟隨;對內,他必須妥適地處理自己與新潮流及其他派系的關係與距離,拿捏閣揆與總統的職權與方向,此事的難度實在太高,不過,現在的賴清德已是過河卒子,也只能奮勇向前。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