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文白比例辯論 無法光靠文學研究者找到答案

謝世宗 2017年09月10日 00:00:00
要花多少時間與精力在一個難學、易忘、功用單一的文字書寫系統上,雖然是見仁見智,但也事關整體教育體制、文化傳統的發揚與國家競爭力等議題。(攝影:陳品佑)

要花多少時間與精力在一個難學、易忘、功用單一的文字書寫系統上,雖然是見仁見智,但也事關整體教育體制、文化傳統的發揚與國家競爭力等議題。(攝影:陳品佑)

不同於白話文有其相對應的口語(白話),文言文是一種「書面語」。所謂書面語就是一種只用來閱讀與書寫的語言,並沒有用於日常生活的對話。因此,文言文跟17世紀歐洲的拉丁文有點像,如笛卡爾的哲學著作原是用拉丁文寫成,但他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卻是法語方言,而現今的法國人要讀懂笛卡爾的作品必須透過法文翻譯。
 
同理,因為文言文距離口語有相當大的距離,所以對一般人而言極為困難。我們回想一下在國高中學習文言文時,國文老師在上課花了大半時間翻譯,學生上完課又花了許多時間背註釋,就知道學習文言文並不容易。
 
相對的,課本上的白話文,老師都說自己看,似乎不用教(或是老師不會教?)。文言文跟口語分離,因此字音、字義、句法與白話文大不相同,但文言文的好處是不會隨著口語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清朝的文人搭乘時光機回到唐朝,雖然沒辦法跟唐朝人用口語溝通,但的確是可以透過文言文的書寫了解彼此的思想。
 
文言文因為是書面語,在中國古代的文人菁英與統治階層之間,流通了上千年,演化出極其精緻、繁複,具有獨特美感的寫作風格,與記錄「國語」或「普通話」的白話文自然不同。白話文確實有不少沿用文言文的用語,而且白話文與文言文用的都是漢字,但就算不管字音,在字義與文法結構上兩者也有巨大的差異。
 
如「之」字在白話文裡頭只有「之間」、「之後」、「之前」、「總之」等常用詞,但「之」在文言文起碼有七、八種不同的意思,如「不知所之」、「故物舍其所長,之其所短」、「惡之欲其死」、「比之匪人,不亦傷乎?」、「悵恨久之」等意義各不相同,而且有的作動詞、有的代名詞、有的語助詞,文法功用也不相同。
 

識字率不是固定的

 
究竟文言文難不難學?難也不難。難學,因為就像學習閱讀另一種相關的語言,如說英文的人學習閱讀法文,但也可以說不難學,因為英文與法文有很多共同的單字(甚至文法有些類似),就如同文言跟白話都有許多共用的漢字。
 
筆者在美國就讀博士班期間,就曾學習閱讀法文(不包含聽、說、寫);每天花10個小時閱讀,經過暑假三個月後,在字典的協助下,可以讀懂法國詩人波特萊爾的散文。依照同樣的經驗,文言文也可以透過系統性的大量閱讀,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升閱讀古文的能力。
 
不過,問題似乎不在難不難學,而在於容不容易遺忘。筆者在通過法文閱讀檢定考試,滿足了博士候選人第二外語的要求後,便沒有再閱讀法文,因為就一個外國留學生而言,要用英文應付課程中遭遇到的聽、說、讀、寫,並且要用英文撰寫博士論文已經十分吃力,實在沒有餘力持續接觸法文。所以在通過考試之後,筆者閱讀法文的能力快速下降,目前大概已經趨近於法文文盲,宛如得了文字失憶症。
 
同樣的,台灣的高中生畢業後,除了再上一年的大一國文,可能就不會再接觸文言文。可想而知,學生對文言文的閱讀能力也不免隨著時間而消逝。總歸一句,識字率(literacy)不是固定的,而是隨著閱讀與寫作的頻率,有所提升或下降;文盲可以學會識字,但識字的人也可能再度變成文盲,遺忘是諸神對人類膽敢擁有知識的永恆詛咒。

 

難學 易忘 功用單一的文言文

 
白話文相對容易學,因為白話文與生活中的口語相對應;也因為白話文在現代生活當中的應用廣泛,使用者也比較不容易忘記白話文。從閱讀報章雜誌到網路文章,從世大運的閉幕致詞到發臉書上的廢文,無一不須使用到閱讀與寫作白話文的能力。
 
文言文在現代社會當中的功用就顯得比較有限而且單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透過文言文閱讀中國古代文獻,不管是詩詞歌賦或是哲學與歷史。對不從事相關工作的人而言,在國高中辛苦學習而培養出來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很快的就會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現實生活中消磨殆盡。尤其是在台灣普遍低薪、高工時的情況下,從學校畢業之後還能持續閱讀文言文,不斷從書中汲取古人智慧的,恐怕已經是有閒階級的特權。
 
總而言之,文言文是一種難學、易忘、功用單一的文字書寫系統。就教育的觀點而言,當然不能因為難就不去學、不去教;事實上,也沒有人主張要在高中國文教育完全廢除文言文(中國古典文學有那麼美的唐詩宋詞,捨得不教不學嗎?)。
 
然而,要花多少時間與精力在一個難學、易忘、功用單一的文字書寫系統上,雖然是見仁見智,但也事關整體教育體制、文化傳統的發揚與國家競爭力的議題。因此,除了文學研究者之外,我們更需要教育學、語言學、心理學(尤其語言學習)、歷史學、社會學、媒體傳播等等不同學科的學者,從自己的專業觀點加入文白比例問題的相關討論。
 
 

※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台文所副教授

 

【編輯推薦】

●【影評】至少不用在大都等你──談《黑塔》​

●北韓遊行放煙火 慶核試爆成功

 

【延伸閱讀】

台灣高中生為何還在讀《左忠毅公軼事》

是誰教出一堆連用白話文寫自傳都不知所云的學生

關鍵字: 文言文 白話文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