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評:追求新認同 不必是新國家

主筆室 2017年10月11日 07:02:00
「追求新認同而不追求新國家」是台灣現階段最務實的做法。(攝影:葉信菉)

「追求新認同而不追求新國家」是台灣現階段最務實的做法。(攝影:葉信菉)

2004年初的總統大選前,當時的《中國時報》民意論壇刊登了一篇名為「新認同,不必是新國家」的投書,作者是時任美國杜克大學訪問學者卓慧菀,她在文章中寫道:「短、中期間,『新認同,不必是新國家』可以是台灣的新策略………強化『新認同』不僅有助於社會、公民意識的形成,向心力的凝聚,就是在全球競爭下,也可創造『差異性』的經濟價值。公民意識更可進一步改善台灣的政治文化,使民主台灣在國際上明顯地有別於獨裁中國。」

 

「台灣目前最大的利益在確保台灣『選擇能力及權利』的繼續存在,甚至創造統一、獨立兩選項外的其他可能。而齊心協力凝聚台灣『新認同』正是一個務實可行,且為台灣最重要支持者所樂見的大方向。」

 

這篇文章寫於13年前、陳水扁推動台灣首次公投之前,如今用來解讀蔡英文過去一年多來推動的兩岸政策與昨天的國慶談話,竟有若合符節之嘆。

 

不可諱言,台灣的特殊歷史情境,導致它成為一個認同分裂的社會;民選總統儘管受民意付託,但若一意孤行,極容易在兩岸政策上有所偏廢,甚而遭到另一方民意的全力反撲。陳水扁在第二任期執意推動制憲正名,不僅觸怒國際友邦,也導致「維持現狀」派與統派的民意集結,反造成台獨運動的倒退;馬英九兩任期固然看似穩定了兩岸,但設定兩岸終局解決方向的作法,同樣觸發多數台灣人的危機意識,最終一事無成。

 

幸運的是,台灣社會對於護持自己的現在的生活方式,仍找得到七、八成,甚至高達九成的公約數;台灣人相信民主,認同也追求多元;多數台灣人對於中國想吞併台灣有強烈的危機感,他們雖然希望與這個地方維持友好關係,但卻絕不願接受中國的統治。

 

但地理的鄰近性讓台灣幾乎不可自外於中國,大國崛起的中國對台灣更是滿手籌碼。在這種戰略格局下,李登輝執政時端出「國統綱領」與中國互動,陳水扁用「四不一沒有」護身,更不用說馬英九以九二共識,以及不可言說的「一中原則」開啟兩岸互動。獨派人士抨擊蔡英文完全執政卻對建立「新國家」毫無作為,從李扁這兩位台獨號手執政時的作法以觀,這說法豈是公允?

 

蔡英文在國慶談話中重申:「我們的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但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很多人質疑蔡英文對兩岸關係「沒步了」,只有這一招;不過,如果綜觀過去30年的兩岸交流史,這一招,恐怕也是最重要的一招。

 

第一、這說法反對中國請君入甕式的前提交流模式,也是護持中華民國(台灣)國格的核心關鍵;第二、可預測又不惹事的行為模式,讓美日等國際友邦支持,讓台灣成為他們放心的戰略夥伴;第三、從「四不」拉開的空間,讓台灣人有機會持續強化對這塊土地的認同與保護,不管未來台灣命運如何,這是台灣人唯一可以仰仗的籌碼。

 

13年後,卓慧菀評論這篇國慶談話時說道:「『追求新認同而不追求新國家』是務實的做法,也是多數國人的心意,但並非全體國人的共識。若干政黨及國人擁抱舊認同;若干則追求新國家。台灣是民主的國家,每個人可以堅持自己的理念,我一直祈求的是國人不要把全部的力量耗費在內鬥上,因為我們其實有『守護台灣的共同信念』!」

 

旨哉斯言。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台灣的民主早已賦予這個國家新的生命,台灣人何苦還在分這是誰的國慶日。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