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京海盜受伊斯蘭文化影響? 繡有「真主」字樣喪服出土

王元容 2017年10月17日 18:29:00

瑞典烏普薩拉(Uppasala University)的學者拉爾森(Annika Larsson)於維京墓地的陪葬品中發現,約9、10世紀時的喪服上繡有「真主」(Allah)、「阿里」(Ali)等阿拉伯字體。她認為當時維京人的喪葬習慣受到伊斯蘭文明影響,也不排除墳墓的主人是位穆斯林的可能性。

 

拉爾森從瑞典比爾卡(Birka)和舊烏普薩拉(Gamla Uppsala)出土的約100件文物中,發現衣物上有疑似阿拉伯文的符號,經由多方驗證和伊朗籍學者的協助之後,得知其是以阿拉伯文庫法體(Kufic)撰寫而成的「阿里」以及「阿拉」的鏡像文字,且其中至少有10件都能發現這些字樣。

 

 

庫法體於7世紀時發源於庫法城(Kufa),該城今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南部。庫法體是阿拉伯文書法中最古老的字體之一,早期被廣泛使用於古蘭經的書寫上。

 

拉爾森認為這些物件很可能來自當時的中亞、波斯和中國等地。在其他維京墓地的DNA檢驗中,已發現有些下葬者的確是來自伊斯蘭教極為盛行的波斯等地。

 

維京人與穆斯林世界的往來並不是史學界裡的新話題,早在2008年時考古學家就在瑞典發現維京時代伊斯蘭帝國的通行貨幣。而2015年時,有考古學家重新檢驗一只於比爾卡出土的女性墳墓中發現的戒指,發現其上刻有「獻給真主」(for Allah)的字樣,也是由庫法體書寫而成。

 

 

不過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出土的古物當中出現「阿里」這個名字卻是第一次。

 

阿里(Ali ibn Abi Talib)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娶了穆罕默德的女兒法蒂瑪。他於穆罕默德去世後,被選為第四任穆斯林世界的哈里發(Caliph,掌政教大權的繼承人)。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