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侏羅紀時代計票系統!台灣電影票房三大不可思議

黃驛淵 2016年08月22日 18:28:00
台灣電影票房統計系統仍沿用14年前的版本,至今仍無法電腦連線,你相信嗎?(攝影:李昆翰)

台灣電影票房統計系統仍沿用14年前的版本,至今仍無法電腦連線,你相信嗎?(攝影:李昆翰)

「最近哪一部電影最賣座?」在中國,想回答這個問題,你只要打開一款當地號稱即時更新的電影票房App,就可看見線上最新的即時票房排行;包括每間戲院、每場電影放映的平均人次、上座率、平均票價,甚至還秀出資訊圖表告訴你,哪一部電影排上院線的場次最多。

 

相較之下,台灣的票房統計系統卻仍停留在電影工作者口中的「侏羅紀時代」。

 

難以想像的是,當國內各領域開始暢談大數據(Big Data),台灣電影票房統計系統並沒有跟著升級;文化部目前要求戲院業者必須在每天中午12點前提供前一天的票房數據,但這套由民間開發的系統,多數功能卻沿用14年前的版本,至今仍無法電腦連線。計票系統的三大「不可思議」,已讓國內電影票房的真實性大打折扣。

 

不可思議一:計票系統全靠人工key in!

 

「這套系統連基本的電腦連線功能都沒有!」當年參與系統開發的資深電影工作者阿洋(化名)接受《上報》專訪時指出,目前影迷、觀眾看到的電影票房數字,全都靠「人工」打字,再輸入系統或用Excel檔回傳;因缺乏精確、具公信力的統計,就連國內知名報紙每周例行公布的「周末全台票房排行榜」,也只能憑片商「自由心證」回報票房數據。

 

他表示,相較於國外早已透過電腦連線方式計票,這套簡易的系統上線至今已14年,雖略有修改並增加了幾個統計的分類欄目,但數據仍靠人工輸入,「實在不可思議」!

 

 

在中國,只要打開電影票房App,就可看見線上最新的即時票房排行;反觀台灣,目前只能靠每日人工統計,相當落後。(翻攝貓眼App)

 

這套「歷史悠久」的系統,實際上究竟如何運作?

 

簡單來說,就是把過去每日的票房數據,由「紙本傳真」改成「電子數據」。戲院可以登入計票系統,「人工」把自家戲院每天的票房數字「Key in」進去;也可直接把戲院員工「人工」整理成的每日票房「Excel檔」,上傳到系統。

 

台灣早年的電影票房數據,幾乎都靠傳真一張張回報。據透露,2001年因電影發行商「騰達」為方便自家公司整理、分析數據,找了旗下員工開發了一套電子化的軟體程式;沒想到,2002年上線後因方便受好評,不少同業採用,最後連台北市電影戲劇商業同業公會(也就是戲院公會)也都引入這套系統,一直沿用至今,但功能更新幅度卻有限。

 

不可思議二:系統沒連線,票房恐被動手腳

 

另一方面,《電影法》第13條雖規定戲院須建置電腦票房統計系統,但條文中只寫「電腦」,而少了「連線」兩個字,反讓業者找到鑽漏洞的巧門,認為用Excel整理票房也可稱作「電腦統計系統」並無違法。也就因為現行系統無法與戲院售票系統連線,這些出自「手工」的計票結果,也遭不少電影圈人士擔心可能被動手腳、「偷票房」。

 

我們所熟知的「周末全台票房排行榜」,事實上,是經由戲院「自由心證」,回報數據整理而成。(攝影:李昆翰)

 

阿洋便曾直擊一間戲院「偷午夜場的票房」。他回憶,當時到了戲院發現想看的電影「不見了」,跑去核對電影提供給片商的時刻表才知,當天原本排定6場電影,但最後2場卻被「偷走了」;因為戲院把接近午夜場、銷售反應較差的2場電影偷偷下架,改映其他線上熱門電影。

 

「一切戲院說了算!」他無奈地說,因票房系統沒連線,只要把這兩場消失的電影場次,依照前幾場的平均張數回報給片商或發行商,戲院就可賺走改映熱門片的差額。

 

此外,戲院給自家員工的福利,也可能變相成了偷票房的幫兇。阿洋說,有戲院提供員工在電影上映後第二周免費看電影的福利,甚至還可攜帶親友,觀影人次及票房也可能因此被吃掉。

 

不可思議三:全台票房「台北看天下」

 

「電影市場就像魚市場一樣!」不只票房統計系統落後,從事電影工作已18年的小潔(化名)直言,目前所謂的全台票房,實際上都是以北市票房為基礎,再乘以一個基數;而平均的基數則約在2到3之間,取決於強片或弱片,愈賣座的電影,基數喊價的空間愈大。舉例而言,若一部電影在北市的票房5000萬,那麼全台票房就可能落在1億到1.5億之間(5000萬乘以2到3)。

 

「點數制」是另一個問題。台北市的戲院目前全部採用「拆帳制」,也就是戲院、片商的票房利潤可能採五五分或六四分,比例由雙方協商決定;但北市以外的戲院仍存在一些採用點數制的「點數戲院」。

 

而片商可以從點數戲院獲得的票房利潤與全台票房一樣,都以北市票房為基準,再乘以片商與戲院各自「喬」好的「點數(以千分之一計算)」。舉例來說,一部電影在北市票房若有1000萬,片商與點數戲院約定好的點數是3點,那麼,這部片無論票房多少,在該間點數戲院可分得的票房利潤都以3萬元計算(1000萬乘以千分之三)。

 

點數計算方式可能與實際票房有落差。阿洋透露,北部某縣市的點數戲院曾告訴他,目前國片以實際銷售票房估算,合理的點數應該是5、6點,但現行平均卻只有2、3點,「幾乎少一半」;若有一部片在中南部反應特別好,那這種以台北票房計算的點數制也不公平。但部分戲院業者反對此看法,認為電影是商業行為,商場就是「歡喜甘願」,況且全國僅存的點數戲院並不多。

 

電影票房透明化的目的,在於讓電影產業更健全,讓國片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圖為國片《愛琳娜》台北首映會。(翻攝《愛琳娜》粉絲專頁)

 

「對電影業最大傷害就是台北看天下!」小潔則批評,這類不精準的票房估算方式,影響了電影的選材、劇本及內容;片商為了能獲得更好的利潤、讓電影不虧錢,只好拼命迎合台北市的口味,結果犧牲了電影多樣性,大台北之外的議題可能被漠視,甚至拍片場景也遠離中南部及東部,長期來說對國片絕對弊大於利。

 

在電影行銷公司工作的小汪(化名)也表示,電影票房透明化目的在於讓電影產業更健全,也更精準了解市場需求、掌握不同區域影迷的口味,拍出更貼近人心的電影,才能吸引後續資金進場投資,從源頭解決國內電影產業不振的問題。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