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食與核廢 差距有多遠

宋瑞文 2017年11月01日 00:05:00
把日本核食當成核廢看待,這樣的看法合理嗎?(攝影:李隆揆) 

把日本核食當成核廢看待,這樣的看法合理嗎?(攝影:李隆揆) 

讀者問:「聽說有人把日本核食當成核廢看待,我想這也太誇張了。」一般來說,吃的總是要比廢棄物嚴格,一般人若聽到核食等於核廢,難免覺得誇大,不過,在日本,若有人提出類似說法,大概是以下理由。

 

跟核能清除制度相比

 

據核能清除制度(Clearance制度、見下圖),有輻射污染的物品,若要做為金屬或水泥之類的再利用,或者做為廢棄物加以掩埋,國際原能總署認可的標準是,日常生活中(含自然放射線)所受放射線的1/100以下,約一年0.01毫西弗(人體受輻射影響的單位)以下,如此才能無視它對人體造成的影響。

 

要達到核能清除制度的要求,就核災後最常被注意的人工核種銫134、137來說(其他核種另有規範),根據國際原能總署規範,標準為0.1貝克/公克,也就是100貝克/公斤(輻射強度單位),和現行日本中央政府的核食標準是一樣的。

 

因為這樣,民間團體「福島第一核電廠周邊監視計劃(f1-monitoring-project)」共同代表小澤洋一說:「把放射性廢棄物跟食品設為同標準,這樣的做法我無法理解。令人感覺像是世界末日。」

 

跟核電廠規定相比

 

據朝日新聞報導,2012年4月,東京電力公司公佈,柏崎刈羽核電廠對於低階核廢棄物的管理方法。「每公斤100貝克以下的核廢棄物,作業員要在戴面罩與手套的狀況下,裝入鐵桶中嚴格管理,搬出廠外時,還要倒入水泥和土混合的砂漿加以固定,防止漏出。」


接觸過這些核廢棄物的作業員衣物或手套,雖然還沒有決定廢棄方法,但也會考慮用水泥封裝。100貝克/公斤以下的核廢棄物要如此小心,100貝克/公斤以下卻可以吃,不少人因此感到驚訝

 

 

100貝克比1000貝克嚴格?

 

讀者插入追問:「可是,聽說歐盟等國家,對於食品輻射容許的標準,甚至有1000貝克/公斤以上的,日本的100貝克/公斤,不是特別嚴格的標準嗎?」是有這樣的解讀角度,在日本的電視裡也出現過,見上圖,藍色部份,歐盟對肉的標準寫1250貝克/公斤等等。不過,若是了解到設定的背景,便會發現無法一概而論。

 

查看歐盟在福島核災剛過時發的新聞稿,會發現歐盟標準有些前提,像是「是核能事故或放射能相關緊急狀況」(following a nuclear accident or any other case of radiological emergency)、「假定食物(只)有10%受核輻射污染(註:日本對非嬰兒食品的設定是50%)」,自車諾比核災後(因應當時的緊急狀況而設定)24年未變,未來可能需要修改,以及追加輻射被曝不超過1年1毫西弗等等。


簡單地說,各國的背景設定,各有不同,像美國是假設3成食品遭污染,一年被曝5毫西弗以下(米国:5ミリシーベルトを採用し、食事摂取量の30%が汚染...),很難一概而論。

 

儘管研究標準本身有無問題即可,不同標準之間前提不同,不宜比較,但若真要比,以核災國比核災國,例如日本100貝克/公斤,烏克蘭(車諾比核災)40貝克/公斤(主食的麵包是20貝克/公斤);或者日本國內比日本國內,例如地方政府有的比照烏克蘭訂40貝克/公斤,通路低的有0.5貝克/公斤相對上會比較適宜。


更重要的是,即便訂下較低的標準,實務上,在部分日本地方政府白俄羅斯學校(車諾比核災區),給學童的食物是以無放射性銫污染(驗到微量就不採用)或接近於零貝克為原則。台灣進口食品裡,日本佔4分之1,消費者不無天天攝取的可能,可參考不同核災國的做法。

 

曾在車諾比核災區長年行醫的醫生、長野縣松本市市長菅谷昭說:「身為市長,我也知道生產者的立場,我也知道什麼都很嚴格並不好,可是這次,為了孩子,嚴格把關並不奇怪,即便大人得吃標準以下的食物,至少得守護孩子跟孕婦。」(參照上圖)

 

白俄羅斯保健官員說明,在不得不繼續住在污染區的前提下,吃標準以下的食物,還是要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並盡可能地暫時移居到非污染地做保養,透過無汙染的環境與飲食,幫助人體代謝人工放射性核種。雖然台灣不是核災國,但若進口核食,是否也要為此定期健檢?並間隔性地移居保養呢?

 

核災前後檢測差異大


此外,災前與災後的檢測方法差別很大。舉個仔細的例子,據女川核電廠在災前發佈的新聞稿,由於和附近地區簽定安全協定書的關係,廠方對附近植物做輻射檢驗,時程總共需要6天,單單乾燥處理就要80小時,灰化處理要24小時。

 

而現在日本對於食物所做的輻射檢驗,許多都比前述檢測寬鬆地多,災後所用的「緊急時測定」,在官方說明的舉例裡,檢驗最長的也只有1小時,若是所謂的福島米全量全袋檢查,不但沒有乾燥或灰化處理,測定時間不過數秒而已(下圖紅圈部分)。

 

即便兩方能做到的精確程度原本就不在同一水平(女川核電廠檢查可到0.1貝克/公斤),但光是工序就差一大截,加上現在的檢驗幾乎都無法驗β線核種(如鍶90)等原因,部份消費者因此無法信賴。

 

小結


部分日本民眾因為不同輻射防護標準之間的杆格,與檢驗方法的差異,對核食有不信任感,就台灣的立場,除了日本核食的問題之外,前述日本女川核電廠為周圍居民所做的環境檢測,其工序與時程,特別值得台灣核電廠周圍居民參考、要求,也值得非核團體研究,共同為台灣輻射防護把關。

 

※作者為專欄作家,環境資訊中心、台達電低碳生活部落格等專欄

關鍵字: 核食 核廢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