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永添專欄:陸軍應該反向思考台灣裝甲部隊的未來發展   

紀永添 2017年11月03日 00:00:00
輪型裝甲車有很多優點,但也有先天的缺點。配備30公釐機炮的步兵戰鬥車將開始量產。(攝影:李隆揆)

輪型裝甲車有很多優點,但也有先天的缺點。配備30公釐機炮的步兵戰鬥車將開始量產。(攝影:李隆揆)

之前有兩則與雲豹輪型裝甲車相關的新聞,一則是軍備局展出第二代的改良型雲豹輪型裝甲車,除了改善其機動能力,縮小轉彎半徑,還增強了裝甲防護與新型的紅外線夜視系統。而另一則新聞則是已撥交基層部隊的雲豹輪型裝甲車,在夜間行駛於一般道路上時,與民間的計程車發生擦撞。計程車上的行車紀錄器清楚地拍下,雲豹輪型裝甲車是跟計程車「高速並行」時,不小心擦撞到對方。雖然這是一則輕微的交通事故,但也意外讓讓國人首次見到雲豹輪型裝甲車的最大戰術價值,就是輪型裝甲車可以在一般道路上高速行駛,且速度不輸計程車,而這是傳統履帶型裝甲車所無法辦到的事。

 

擦撞意外凸顯輪型裝甲戰術價值

 

這在台灣的防衛作戰環境中,代表陸軍裝甲部隊可以快速趕到敵方空降、機降或登陸的地點以增援守軍,同時高速行駛也能縮短裝甲車輛移動的時間,大幅降低遭敵方戰機獵殺的機率。此外在平日訓練時,還能真正利用裝甲車輛自身的動力進行移動訓練,而不像現在國軍履帶型裝甲車為避免破壞路面與影響交通,只要一出營區演訓,都是採用民間平板拖車載運,根本無法達到訓練裝甲車駕駛的最主要目的。

 

目前雲豹輪型裝甲運兵車已逐步服役,配備30公釐機炮的步兵戰鬥車也將開始量產,而未來的火力支援車型,除了將會量產配備迫擊炮的「迫炮甲車」外,還有海軍陸戰隊已經決定訂購,配備了105公釐戰車炮的「戰炮甲車」,與計畫要採用155公釐榴彈炮的「榴炮甲車」。這三款火力支援車型各有不同的用途與角色定位,若未來真能一一量產服役,對於改善國軍地面作戰能力與機動力將會有不小的助益。再加上第二代車體公開後,未來可能研發生產偵察騎兵車型與可泛水前進的兩棲車型,國造輪型裝甲車勢必也將慢慢形成一個完整的族系。

 

配備30公釐機炮的步兵戰鬥車將開始量產。(攝影:李隆揆)

 

不過雖然輪型裝甲車有很多優點,我們也不能無視輪型裝甲車先天的缺點,反而更應該正視這樣的缺點,並尋求改善的方法。一般來說,輪型裝甲車最被詬病的一點,都是裝甲防護力不足的問題,畢竟輪型裝甲車的載重能力在先天上就遜於履帶裝甲車,雖然近幾年來隨著複合材料與冶金工藝的進步,輪型裝甲車也能藉由先進的複合裝甲來增強防護力,只是輪型底盤的載重限制問題,還是無法讓輪型裝甲車全車都安裝複合裝甲或反應裝甲,以避免急遽增加的重量,嚴重影響到輪型裝甲車的機動力。

 

主動式防禦系統受青睞

 

只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其實今日就連主力戰車的正面裝甲,有時候都抵擋不了大口徑戰車炮所發射的脫殼翼穩穿甲彈,同時反戰車飛彈與火箭也越來越進步,不論是單兵攜行或武裝攻擊直升機所搭載的反戰車武器,都對裝甲車輛有很大的威脅,即使是最先進的主力戰車也不一定能全身而退。面對這樣的新威脅,傳統的被動式裝甲卻已經瀕臨發展的極限,再繼續加厚恐怕連履帶型底盤都無法負荷其重量,同時也更不易生產製造,越來越難以提供有效的安全防護,這讓主動式防禦系統(Active Protection System,APS)開始受到青睞,變成為了裝甲車輛對抗反裝甲武器的最新選擇。

 

所謂的主動式防禦系統是由一組小型相位陣列雷達、射控電腦、干擾系統與彈藥發射器所組成,整套設備可以裝載在輪型或履帶型裝甲車輛上。小型的相位陣列雷達能偵測周圍三百六十度或正面一定角度內來襲的各型穿甲彈、反裝甲火箭或飛彈,經由射控電腦分析彈道,並解算最佳的攔截位置後,發射彈藥將來襲的穿甲彈、火箭或飛彈擊落,或以干擾的方式,影響反裝甲火箭或飛彈瞄準鎖定目標的能力。

 

簡單來說,就如同現代軍艦上所使用的近迫防衛系統一樣,只是整個系統小型化到可以裝載在裝甲車輛上。目前以色列已開始為其部隊的主力戰車或裝甲運兵車配備這種主動式防禦系統,並在實戰中取得良好的攔截記錄,而美軍也正開始計畫引進這種主動式防禦系統,也已展開招商與測試。

 

已安裝戰利品(Trophy)主動防禦系統的以色列主力戰車,紅框處是其車載相位陣列雷達。(圖片摘自網路)

 

主動式防禦系統的優點在於可以在穿甲彈、反裝甲火箭或飛彈擊中裝甲前,就先破壞彈體。過去的被動式裝甲不論能不能擋下攻擊,車內乘員都還是要承受反裝甲武器高速撞擊引爆時的強大震波,很多時候也會讓乘員受傷,或是讓精密的電子儀器受到損害。另外就算被動式裝甲成功擋下了反裝甲武器的攻擊,裝甲本身通常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在更換新裝甲之前,這個地方就會成為弱點,而在戰場上並不乏同一個地方重複中彈而被摧毀的實例。

 

可能波及己方士兵

 

不過主動式防禦系統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畢竟所射出的彈藥很可能會波及正在裝甲車輛旁邊作戰的我方士兵,雖然目前已經服役或正在測試的系統,都會使用一些方式來避免這個問題,如特殊的射出角度與特種彈藥、抑制流彈飛散的特殊機制,但目前仍然無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主動防禦式系統只能防禦大型的反裝甲武器,對於小口徑武器的攻擊,還是需要仰賴被動式裝甲保護。而且對於大口徑高速動能彈,也就是由戰車炮所發射的「脫殼穿甲彈(APDS)」或「脫殼翼穩穿甲彈(APFSDS)」,攔截效果也還是不盡理想。再加上整套主動式防禦系統的重量也不輕,戰車或履帶型裝甲車或許比較有安裝餘裕,輪型裝甲車恐怕就要犧牲一些機動性或裝甲,才能安裝主動式防禦系統了。

 

不過雖然主動式防禦系統仍有這些缺點,但其防護優勢還是非常明顯,已經漸漸成為傳統被動式裝甲外的新選擇,目前除了以色列與美國外,包括德國、法國、英國、俄羅斯等國家也都積極研發新一代的類似系統,可以說已經是未來裝甲車輛防禦系統的最重要發展方向。台灣在思考要如何強化雲豹輪型裝甲車的防禦能力時,不妨跳脫舊有窠臼,考慮研發主動式防禦系統,除了能搭載於雲豹輪型裝甲車上,也能廣泛用於台灣目前仍在服役的舊型主力戰車與各型裝甲車上,一舉數得。

 

已安裝鐵簾(Iron Curtain)主動防禦系統以進行測試的美軍史崔克輪型裝甲車。(圖片摘自網路)

 

畢竟以台灣這樣的海島作戰環境,能發射大口徑動能彈的敵方主力戰車較難在第一時間大批登陸。相反的,由敵方傘兵或海軍陸戰隊士兵所攜行的反裝甲飛彈與火箭,或武裝直升機所發射的反裝甲武器,才是台灣裝甲車輛的頭號威脅,而這正是主動式防禦系統的攔截強項。當然,要小型化相位陣列雷達到可以安裝在小型車輛上,而且還要發展出可靠穩定的射控電腦、干擾與彈藥發射系統,可能都不容易,但台灣已經有發展蜂眼相位陣列雷達的經驗,或許可以放手一搏,更何況這是一種防禦性次系統,不是致命的攻擊性武器,敏感性較低,未來或許有爭取出口的機會,說不定能成為中科院法人化以後打入國際市場的墊腳石。

 

研發RPG取代主力戰車

 

輪型裝甲車的另外一個缺點,就是重量較輕,即使是搭載戰車炮的構型,也通常會使用低膛壓戰車炮,威力不及同口徑的戰車炮,這也導致輪型戰車長期以來無法取代履帶型戰車。不過雖然直射型火炮有其無法取代的地方,但反裝甲火箭與飛彈也越來越進步,不乏貫穿新一代主力戰車正面裝甲的實戰記錄。台灣過去的建軍思維與作戰編制都以美軍為師,因此對於單兵攜行的反裝甲武器定位,主要是用來攻擊敵方輕型裝甲車與掩體為主,而主要的反戰車任務則交給主力戰車與反裝甲載具,如配備拖式反裝甲飛彈的M113A1、CM-25,或是以悍馬車為載具的M1045A2。不像使用俄式裝備或師承前蘇聯戰術思維的部隊,都很重視步兵小隊利用RPG(Rocket propelled grenade)來反戰車的能力。目前RPG系列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新型的縱列彈頭設計,連反應裝甲與複合裝甲都不一定能有辦法能抵禦,更不用說車載大型反裝甲武器的威力了。

 

擁有縱列彈頭的俄製PRG-29反裝甲火箭。(圖片摘自網路)

 

台灣近年來為了淘汰老舊的六六火箭彈,也研發了紅隼反裝甲火箭,採取拋棄式設計,外型簡潔緊緻,對建築物、掩體與輕型裝甲車輛的破壞性不差,是款適合步兵的火力支援武器,但若想成為可以攻擊敵方主力戰車的反裝甲武器,恐怕還有一段距離。中科院擅長研發飛彈,近年來推出雄風飛彈、天弓飛彈,天箭飛彈等國造武器,不妨考慮是否研發自製的反裝甲飛彈、或是類似俄系RPG的反裝甲火箭,相信可能會比外購或自行研發主力戰車更有效益,畢竟以台灣的作戰環境來說,雙方接戰的距離應該不會太長,對比於戰車這種龐然大物,可單兵攜行的反裝甲武器,更容易躲藏在城鎮與公路稠密錯落、各種溝渠與鐵皮屋散佈構成的地型中,同時這也更有機動性,更難被發現與殲滅。

 

台灣研發的紅隼反裝甲火箭,採取拋棄式設計,外型簡潔緊緻。(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以美軍在伊拉克與阿富汗的實戰經驗來說,騎著摩托車快速移動或故意隱蔽步行的雙人RPG小組是非常有威脅性的,裝甲車輛往往難以事先發現,在遭到伏擊以後,也很難立刻鎖定目標位置進行反擊,而這還是在開闊的大漠地形與各城鎮間隔距離較遠的中東、中亞作戰環境中。陸軍若能將部份資源投資於建立基層作戰部隊的反裝甲能力上,讓雲豹裝甲運兵車的作戰班,都可以擁有一具先進的反裝甲武器,建構起來的反裝甲能力將極有嚇阻力。同時也能在這個基礎上,再研發射程更遠、威力更強,可貫穿敵方主力戰車正面裝甲的車載火力加強型,配備在新一代的雲豹輪型裝甲車或其它載具上。甚至可以仿效美軍的最新發展,將車載反裝甲武器與短程防空飛彈系統整合在同一輛輪型裝甲車上,若再搭配主動式防禦系統,將可成為地面部隊的重要支援火力,應付多種威脅。

 

陸軍應該要反向思考

 

目前國軍主力戰車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太過老舊,而是妥善率不佳,雖然說兩者並不是完全沒有關聯,但以目前陸軍後勤保修系統的情況,相信多數人都會質疑國軍購入更複雜,且更難維護的新型主力戰車後,基層缺料待修的情況會不會更嚴重。而自製主力戰車則很有可能步入過去自製CM11勇虎戰車時的問題:造價極昂貴,卻還未服役就已落伍。或許國軍應將視野放大,鎖定在戰備需求上,問題的關鍵應該是「如何改善國軍的反登陸、反裝甲戰力」,而不單單只是「如何更新國軍的主力戰車。」

 

國軍屢次提出外購新型主力戰車的計畫,都遭到極大質疑聲浪的原因,並是不國人沒有發現目前陸軍主力戰車老舊、妥善率不佳的問題,而是沒有見到陸軍提出完整過的規劃說帖,告訴大家新型主力戰車在台灣的防禦作戰上將擔任什麼樣的角色,更沒看到陸軍對於極受詬病的後勤保修系統有過任何的檢討與改進。再加上「戰車無用論」這樣的全球思潮推波助瀾下,讓陸軍外購主力戰車計畫變的遙遙無期。

 

但中國獲得野牛級氣墊登陸艇,並自製國產的氣墊登陸艇也是事實,這代表中國將其新型主力戰車運送上岸的能力正在逐步加強中。苦等不到新型戰車的陸軍在面臨這樣的威脅下,傳出計畫將目前的M60A3 TTS主力戰車升級,配備口徑更大的120公釐戰車炮,以求能有效貫穿中國新型主力戰車的正面裝甲。雖然說陸軍想出這樣的折衷方案並不能算錯,畢竟很多時候主力戰車擁有裝甲厚實、火力強大的優勢,但陸軍也許可以反向思考一下,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什麼樣的戰術才最適合台灣的作戰環境,或許在更厚的裝甲與更大口徑的戰車炮之外,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延伸閱讀】

● 紀永添專欄:喪失制空權時 台灣需要哪種裝甲車

● 紀永添專欄:台灣陸軍為何還在三軍聯訓基地攻山頭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