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亞太行的「三個一」

葉曉迪 2017年11月06日 00:01:00
川普的亞太之行可以歸結為「三個一」,意即:一個原則、一個基石、一個新布局。(湯森路透)

川普的亞太之行可以歸結為「三個一」,意即:一個原則、一個基石、一個新布局。(湯森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於11月3日開啟他上任以來最為重要的外交之旅—亞太之行。在為期12天的行程中,川普將造訪中國、日本、韓國、越南與菲律賓五個亞太國家。亞太之行之所以被稱為「最重要」的外交之旅,很大程度是因為自其上任以來,川普政府的亞太戰略布局一直處於模糊的狀態,而此次的亞太行自然被解讀為他為亞太戰略布局的「定位之行」。

 

就行程的時間分配而言,除了在越南參加APEC峰會以外,對中國、日本、韓國、菲律賓的訪問行程顯得相對「均衡」,這種不區分利益排序的均衡做法,似乎透露著川普一以貫之的根本原則:「即便是在亞太地區,美國仍以美國第一為最優先」。換言之,川普的亞太政策可能不會過多地介入亞太地區的事務,而是扮演「離岸平衡手」的角色,最大化「美國第一」的利益。

 

亞太局勢的「常」與川普的「變」

 

相較於川普外交戰略中的「變」,亞太局勢的「常」表現在該地區在全球權力格局中的重要性。這主要體現在美國國務院與國安委對亞太地區所做的評估,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就經濟層面而言,亞太地區是當今世界中人口最多、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地區。近年來所謂的「東亞奇蹟」使得亞太成為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動力源。

 

其次,就安全層面而言,亞太地區大國林立,權力關係複雜,其中既有日本、韓國、菲律賓以及澳大利亞等美國盟友,還有全面崛起中的中國與逐漸追逐強權地位的印度等新興大國;

 

第三,就機制層面而言,亞太地區雖然有以東南亞各國形成的東協(ASEAN),並且與中日韓三國進一步建立ASEAN+3的合作框架,但仍未形成如同「歐盟」一樣的地區性組織,導致亞太地區依舊需要藉助域外大國來協調各方利益。

 

第四,就區域穩定而言,亞太地區至少還存在著「北韓朝核問題」與「台灣問題」兩大可能致使大國間的潛在衝突熱點。

 

國際關係學的分析,特別是對霸權國的戰略布局研究,通常立基於宏觀結構的層次,這種視角有助於洞察全局。換句話說,不論川普個人的風格如何使得其外交政策不斷變化,基於亞太地區對國際權力結構重要性的考量,川普政府也不得不逐步明晰其亞太的戰略布局。那麼,川普此次的亞太行又打著怎樣的算盤?

 

川普亞太行的「戰略盤算」

 

在出訪亞太之前,川普特意拜訪了季辛吉這位戰略家、外交家同時也是中國問題的知名專家。據季辛吉所言,美國與東亞之間的關係正在經歷歷史性的改變,因此,川普此次亞太行的意義與上世紀70年代的外交革命旗鼓相當。季辛吉對川普亞太行所做出的評價更加引起我們對其戰略盤算的興趣。

 

就出訪目的而言,川普此番亞太行至少有三點的考量。

 

第一,重新強調川普政府對亞太地區的戰略重視。由於川普強調美國第一,並且接連做出退出TPP、退出巴黎氣候協議以及近日又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行為,所以使得亞太國家產生美國是否要重回孤立主義的疑慮。此次亞太行的首要目的便是要打消這種疑慮。

 

第二,安撫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傳統重要盟友。川普一向認為亞太地區盟友所承擔的安全事務不足,而歐巴馬時期所提倡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更是過多地浪費美國在海外的戰略資源,因此他要求亞太地區盟友必須承擔更多的安全責任。這種態度使得亞太盟友擔心川普政府是否會採取戰略收縮,不再強調盟友的重要性。在這種氛圍下,出訪亞太有助於安撫以日韓為主的盟友。

 

第三,可能也是最為重要的目的,川普希望能夠通過亞太之行的訪問表達對美中關係的重視。不論是競選期間還是正式就任美國總統,川普利用貿易逆差、貨幣操縱以及「一中原則」對中國發動了猛烈的攻擊,使得不少學者認為,美中關係不僅會發生「貿易戰」和「貨幣戰」,甚至有可能進一步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爆發美中兩大強權的直接衝突。

 

但是通過今年4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訪美,兩國領導人似乎建立了不錯的合作關係,而川普對中國的強硬態度亦有所緩和,減少了外界對美中衝突的擔憂。但如前所述,川普此次行程較為均衡,雖然對北京的訪問展現其對中國的重視,但依舊在競爭對手(中國)與盟友(日韓等)之間取得一定的平衡。

 

三個一

 

就戰略布局而言,川普的亞太之行可以歸結為「三個一」,意即:一個原則、一個基石、一個新布局。

 

首先,「美國第一」仍為基本原則。換言之,亞太行是為美國第一的原則服務的,在經濟上要扭轉對中日韓的貿易逆差、在地區安全上要求盟國承擔更多軍事責任、在軍事上,回歸雷根時代的以實力求和平政策,重振美國的國威。

 

其次,亞太軍事同盟仍是其亞太戰略布局的基石。雖然不同於歐巴馬時代所建立的同盟輻射體系,川普更傾向於經營雙邊軍事同盟關係,但是為了與中國的權力博弈、應對台灣問題以及朝核危機等問題,美國仍然需要藉助傳統盟友的幫助。因此,同盟只會(以不同形式)加強,而非被弱化。

 

最後,重申印太雙平衡的戰略布局。就川普的執政初期而言,他對亞太地區的關注屬於「議題導向型」(如朝核議題與經貿議題),並未如歐巴馬的形成系統性的亞太戰略。但是,近期提勒森在華盛頓與國際研究中心提及的「美印澳日」同盟,表明印度在川普政府的亞太戰略布局中,其重要性不斷提升。將印度納入亞太戰略布局,通過加強與印度的軍事聯繫提升印度的大國地位,擴大它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制衡快速發展的中國,成為川普政府加入的一個新局,印太雙平衡格局悄然浮現。

 

作為霸權國的元首,川普的亞太之行中的戰略盤算關乎各方利益,也引發區域內外各國對他的期待。至於川普會如何真正地謀劃其亞太的戰略布局,以符合他「美國第一」的根本利益,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政研所博士候選人

 

【延伸閱讀】

●曾昭明專欄:中國的「帝國慾望」

●國際經緯:「修昔底德陷阱」下的美中台關係

關鍵字: 川普 亞太 中國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