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筱恬觀點:蔡政府陷抉擇兩難

唐筱恬 2016年08月26日 07:00:00
2013年8月18日,由台灣農村陣線發起的「大埔強拆民宅事件滿月重返凱道」行動,超過兩萬民眾走上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提出「道歉賠償、地歸原主、徹查弊案、立即修法」等訴求。(維基百科)

2013年8月18日,由台灣農村陣線發起的「大埔強拆民宅事件滿月重返凱道」行動,超過兩萬民眾走上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提出「道歉賠償、地歸原主、徹查弊案、立即修法」等訴求。(維基百科)

新政府上任逼近百日,林全最近快刀斬亂麻,不只火速處理國道收費員案,又接連拍板遷移雲林許厝分校大埔案張藥房原地重建,林全果決、不拖泥帶水的作風,獲得社會部分人的掌聲。但解決危機卻又埋下危機,台南鐵路東移案、南山人壽勞資爭議、觀光業抗議等,通通在林全一連串拍板後開始集結抗議,林全將面對抉擇的難題。

 

對於爭議個案,行政院站在天秤的兩邊,到底該如何下決策?歐巴馬重要幕僚、哈佛法律學者凱斯.桑思汀(Cass R. Sunstein)提出「司法最小主義」,認為法官在面對意見分歧時,應專注手頭上的個案,不要去碰觸那些根本的議題,不要想去做廣泛性判決;但政治家就不行,必須扮演「最大主義者」,專注國家經濟發展、維護全體國民利益,除非意見嚴重分歧、政治家也還不知道正確方向為何時,才可以採最小主義。

 

而林全最近面臨決策兩難時,又是哪一種?國衛院驗出雲林橋頭國小許厝分校學童尿液TDGA數值偏高,學童等於暴露在肝功能異常的隱憂當中。林全站在學生人數86人、年產值1.6兆元台塑六輕的兩端,依據最大主義原則,下令許厝分校遷校。縱使學生、家長有千百個不願意,也必須割捨。

 

但在苗栗縣大埔「張藥房」事件上,法院判決政府強拆民宅違法,但也駁回原地重建的要求,可見法官認為政府不應剝奪人民財產,但張藥局位在道路交鋒處,不是沒有交通安全顧慮。此時林全採最小主義,決定原地重建張藥房,並說土地徵收「應該以最小為原則,可以不徵收就不徵收」,以保障私人財產。

 

從這兩件事情來分析,林全遇到執政兩難時會依照個案情況決定,有時是最大主義的支持者,有時又是最小主義的信奉者。接下來面對被民間團體視為大埔翻版的「台南鐵路地下化東移案」,站在保障人民財產與都市發展的兩端,是不是也可不徵收就不徵收,還是已心有定見,力挺台南都市計劃,如花敬群所透露的「不是反彈大聲就要配合」。

 

蔡政府在這一百天的尾端,陸續清理民間團體抗議案件,處理是否得當,見仁見智。但一百天後,如果蔡英文、林全不確定政府施政核心價值,明確說明誰才是吵得有道理?誰吵得沒有道理?搏得部分人的掌聲後,恐怕是失去背後更大的民心。

 

※作者為本報記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