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立專欄:港中衝突因「年輕人尊嚴受挫」加劇

鄭立 2016年08月29日 07:00:00
梁天琦是香港年輕一輩活耀的政治運動者,也是新勢力的代表人物之一。(美聯社)

梁天琦是香港年輕一輩活耀的政治運動者,也是新勢力的代表人物之一。(美聯社)

近年,香港的新勢力不斷的湧現,而且很容易的得到年輕人的支持,相對而言,舊有的政治論述則失去魅力。而主要受害者是香港的泛民主派,他們一直支持香港的民主也支持中國的民主,在香港的選舉中,一直持有大量的票數(但因為香港的選舉制度,他們並不擁有大部份的議席),他們會感覺到,自己在取得年輕票源方面,相當的無力。

 

不過看看臺灣,第三勢力一直都發育不良,這始終跟棄保效應是有關係的,從大黨分裂出來的新勢力,最後又因為吳越同舟回到大黨系統裡,這也是常見的事,在香港也常出現。所以我們先不排除這看法可能是正確的。重點是,我們要理解,是甚麼原因引致新勢力的出現?

 

新勢力通常都是基於一些社會議題,現任在野黨長期無法解決而出來的。以香港來說,因為地產霸權資產主義導致的諸種問題,使「社會民主主義」興起過,他們的目標就是針對地產霸權。而之後則因為民主普選制度沒有寸進,使「激進民主派」興起過,他們的目標則是要以更積極的手段去推動香港普選。

 

那麼今天的新勢力,是源自甚麼議題?

 

這件事,其實就是從2007年不斷開放自由行開始說起。從那時開始,中國人對於香港社會的影響力,就越來越明顯,香港經歷了產業轉型,但不是產業升級,不是變成高科技或者高增值,而是很多舊產業被服務自由行為主(例如售賣奶粉的藥房,金飾店)的產業淘汰。而不斷之後,適逢北京奧運,也是北京政府權威的極盛期,當年的香港人很多都表達對北京政府大有能的尊崇。

 

中國治理下的香港,因港中價值衝突,近年屢屢引起不滿的群眾上街抗議。(路透社)

 

「香港人優越感」理論

 

但是物極必反,一切的問題就是從這裡開始。北京政府其實也是想以宣揚國威的方式,去增加威望好方便統治,在中國人身上目前看來是可行的。但在香港人身上就明顯出現了反效果。

 

不論中國人還是香港人,都希望受到尊重,北京奧運之所以能令大家興奮,是因為他們都認為,北京成功的申辦奧運,可以令中國人與香港人,面對其他國家的人,例如美國人時,能得到更多的尊嚴。在這點上,大家是一致的。這也是為何當年大家這麼多人能代入北京奧運的原因。

 

如果看網路上的言論,你很常會看到中國盛行一種「香港人有優越感」的理論,然後後面就會說,香港之前經濟很好怎樣怎樣,現在經濟不好不重要了,所以香港人就變得不怎樣之類。之後不論是自由行導致頻繁接觸,導致的港中衝突,或者是「留土不留人」,或者是說香港人不謀實業,只顧做金融地產,會衰落等,都是源自這種優越感論。

 

偏偏北京奧運所宣揚的國威,正是「優越感」,如果覺得中國快要變成世界經濟中心,萬國來朝,或者是世界工廠,或者會超越美國,或者說印度發展沒中國好,這些其實正是優越感。之所以批評有優越感,正是因為自己追求的是優越感。

 

香港的一切非中國恩賜

 

說到這裡,你就會找到為何新勢力會產生。那是因為香港人面對的,是尊嚴問題。面對不禮貌、貶低自身的文化、經濟、產業的成就,否定你未來的可能性,甚至否定你擁有對你出生地的擁有權,否定你的身份認同,並主張香港的文化與語言是落後的,終會消失和被取代的,把香港的一切成就與生存都說成是中國恩賜的。這些言語,都是在傷害香港年輕人的尊嚴。

 

這些199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他們沒有享受過八、九零年代,某些香港人恃財傲物的「優越感」,甚至也被他們的上一輩指責,面對不少人對他們喜愛的文化與生活方式,予以否定和敵視態度。而他們因為自己不希望的產業狹窄化,做著不喜歡的工作,卻被說是不事生產。並看到自己的語言有衰落的危機,自己掌握政治權力也無望,他們感到的是不公平的被人踐踏尊嚴。

 

而這也是新勢力產生的最重要原因:這些年輕人希望建立自己的尊嚴,而只有證明自己的影響力,令人留意,敬畏,才能有尊嚴。在一個不斷說服他們走向平庸和壓抑的社會中,他們需要的是反守為攻。這種反守為攻,爭取尊嚴的需要,比起任何論述,更能驅動他們去參與政治,這也是為何他們的論述很多時候都一團糟,因為在這麼多的尊嚴侮辱下,他們的動能比理念強太多。

 

若不能解決這個尊嚴的問題,這些人只會不斷的增加和壯大。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