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處而不寂寞-讀達格.索爾斯塔的《第11本小說,第18本書》

李濠仲 2017年12月01日 07:00:00
奧斯陸市中心矗立的易卜生(圖)和比昂松兩尊雕像,代表了這個國家的精神象徵。(本報資料照片)

奧斯陸市中心矗立的易卜生(圖)和比昂松兩尊雕像,代表了這個國家的精神象徵。(本報資料照片)

「不可思議的小說!這是我讀完後闔上書,毫不誇大的感想。不僅書名獨特,內容也獨具風格與眾不同。甚至可以說,好在哪裡我也說不太清楚。一邊讀心裡一邊想:這故事到底會變成怎樣呢?一邊就凝神屏息地讀到最後。」──村上春樹 

 

寓居奧斯陸那幾年,我接觸到最棘手的問題,正是來自那群詭異的挪威人。他們絕非常人所能理解,卻不是因為他們太複雜,而是太簡單。

 

直到今天,他們仍深切熱衷森林小屋(Hytte)的度假傳統。但儘管他們平均國民所得已超過9萬美元,還是世界第三大石油輸出國,當地Hytte生活卻依然存在19世紀的況味,很多人還是堅持小木屋裡不該有插座,也不能有自來水,手機最好收不到訊號,唯有短暫與世隔絕,才不違背挪威原始森林的美意。

 

2009年我初抵當地,挪威廣播電視台(NRK)正巧推出一系列稱之為「慢電視」的節目,內容廣受好評,我看了竟是呼呼大睡。首播是挪威西部「卑爾根鐵路」百年紀念之旅,可從頭到尾沒有一句旁白、中間也無穿插任何廣告,全程僅一台架設在火車頭的攝影機,讓觀眾視角從頭到尾定睛在車窗外千篇一律的山景。「節目」且長達7小時。

 

因為收視率表現極好,外國媒體競相報導這一獨特現象,到頭來挪威人自己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怎麼左鄰右舍原來大家都這般窮極無聊。

 

北歐實景,和我原本對它多元、活潑、創新、開放的認知不盡相同,取而代之,是一群害羞、靦腆而又難以深交的挪威人。他們自我解析,也許是長期以來地理環境條件的隔閡(森林、峽灣、荒野),才造就了彼此習於離群索居的個性。幸好當地人相當擅長和自己做伴,若說過去幾年挪威經驗稍有助益我的人生識見,應該就是他們「獨處而不寂寞」的那套哲學。

 

另方面,先天環境的貧瘠與嚴峻,恐怕也讓挪威人靜謐的性格變得不得不然。就像挪威劇作家易卜生對自己家鄉的描述:「北方的人們所擁有偉大而嚴厲的風景,以及寂寞與封閉的生活,迫使他們不去麻煩其他人,而只專注於自己的事……」

 

特殊地理環境,造就此地兼具保守與前衛的思維。(本報資料照片)

 

我那前期迷濛費解的挪威行旅,幸賴易卜生之言稍得釋疑。

 

於是,當我們逕自以對北歐色彩豐富、靈巧活躍的想像套在挪威人身上,即會產生第一次離題;但,假若不此之圖,而是認為挪威人必定帶有古來維京海盜的粗野,那就又是另一場誤會。

 

這誤會來自於——我們長期忽略了德國哲學家恩格斯曾對挪威的讚嘆,他說:「19世紀下半葉的歐洲,除俄國之外,可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比得上挪威文學的繁榮昌盛。」

 

恩格斯的美譽並非溢美之詞,在工業革命帶動的時代巨變下,挪威作家確實風起雲湧,相繼對著當時新經濟結構裡的社會黑暗面做出有力的批判和反省,不斷衝撞舊社會的觀念,同時引領挪威社會一路過渡到全新的20世紀。

 

這解釋了為什麼今天被賦予挪威王國的精神象徵,不是國王、企業家或政治領袖,而會是比昂松和易卜生。奧斯陸市中心巍巍矗立的兩尊文壇巨人雕像,不言而喻。迄今,這人口500餘萬、斯堪地那維亞歷代以來的邊陲小國,已出現過三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這下,又回到了易卜生對自己故土的認知:「因為寒冷,因為寂寞,讓挪威人變得嚴肅,卻又懂得深思。」

 

環境影響造就的人格特點,使得當地那些充滿濃郁現代主義的創作品(不只文學,還包括雕刻、繪畫、音樂),很多時候自然不僅僅是為了揭示創作者眼前看到的世界,且會更加致力於揭示自己的內在世界。

 

對一個曾在挪威當地摸索、闖蕩,時而陷落交際困窘,時而又豁然於它特殊風土民情的我來說,就算已暫別那塊土地多時,如今偶爾還是會泛起一絲對它的舊情。初讀達格‧索爾斯塔寫的《第11本小說,第18本書》,首先而來,則是一連串意外收穫,從中得到了多重樂趣。

 

一來,書中提及的人名、地點和空間幾何,無不在在喚起當時悠悠的美好時光,甚且還帶有幾分親切感。

 

打從故事開端,這樣的情緒就難以竭盡。光是第一句:「這個故事開始的時候,畢庸‧漢森剛過五十歲,他正在孔斯貝格火車站等某個人……」就足以讓我停格3分鐘,目光不移,腦海卻進入了一段個人式的回溯。

 

「畢庸」是當地十分普遍的男子名,我至少認識三個叫「畢庸」的挪威人,「畢庸」的挪威文是「Bjørn」,他除了是男子名,原意尚有「熊」的意思。易卜生之外,比昂松(左圖)是另一位挪威文壇偉大人物,「比昂松」的挪威文是「Bjørnson」,一旦人名的字尾出現「son」,即表示那是「某某某之子」,因此當地人在向外人介紹比昂松的時候,偶爾會開開玩笑,說比昂松是「熊的兒子」……

 

此外,由於挪威文和多數人習慣接觸的英文不同,書中許多音譯名遂顯得未盡順口。像是文中提到的「孔斯貝格」火車站。

 

這火車站同樣又喚醒了我在當地一段真摯的友誼……

 

然後,「奧斯陸聖漢斯豪根」如此、「泰勒克馬」如此、「德拉蒙」如此、「E18線公路」如此、「艾克斯圖瓦」如此……之於我,都不會只是一個個浮光掠影的翻譯字詞,而是一幕幕挪威經驗的縮影和符碼。這真是難得的閱讀經驗。

 

倘若順著劇情繼續走下去,當然不免又將回到「挪威人」的脈絡上。

 

當代最受敬重的文學家之一村上春樹為本書寫下譯者後記,他說:「這本書的文體和情節猛一看似乎相當保守,但整體呈現的模樣絕對是前衛的。」

 

我不敢恣意延伸村上春樹的解讀,但之前確實聽聞過相近的評價落在古往今來許多挪威作家身上。

 

像是寫有《飢餓》的哈姆笙(192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將偏遠鄉間的純淨和敗德的城市做出強烈對比就是一例,其文糾結城鄉錯綜複雜的情緒,因超脫純粹的文學手段,而被視為一尖端創舉;又或者,易卜生以一部《玩偶之家》,顛覆了19世紀歐洲男女婚姻角色,他卻說那不過是如實呈現日常社會現象而已,還否認其中帶有絲毫鼓吹「前衛女性主義」的意圖(以其對當代女權思潮的影響,當下迸發的能量當然不只如此)。

 

經歷了一段北國流寓,回頭翻讀本書,猛然又再次釐清了一些我對挪威人的認識。他們的確是孤僻到一個人一輩子可能只會交三個好朋友的怪異民族,文化使然、天性使然、環境使然,但潛藏的基因特色,還在於他們永遠試圖想表現出自身所處的時代中,那最進步的事物。

 

每一個追求當代最先進思考的挪威人,直到今日,內心恐怕都還住著一個古老而遙遠的靈魂,既保守,又前衛。

 

如果我沒有誤解的話,作者達格‧索爾斯塔應該是個很典型的挪威人,永遠懂得善用挪威那足以將一切凝結的冷冽,從看似平緩不動的人、事、物下手,然後帶著旁人,滿懷好奇地去觸探北國世界樣貌多端的靈魂。

 

關於這本書:從書名開始,《第11本小說, 第18本書》就展露寫作者獨特的性格,這是索爾斯塔的第11本小說、第18部著作。1941年他生於挪威桑納非尤爾(Sandefjord),作品風格創新且極具個人特色,曾三度獲得挪威文學最高榮譽「挪威文學評論獎」,被譽為挪威當代最重要作家,也是最有機會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的北歐作家。村上春樹在奧斯陸機場購得英文版,且說「因為它的獨特而說不出話來。上了飛機開始看,實在太有趣,停不下來。」之候還打破自己從不二手翻譯的原則,親自將英譯本譯成日文,把這本書帶進日本。/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出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