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藥局大調查】偏鄉民眾須自行找診所拿藥 「醫藥分業恐無法落實」

黃驛淵 2017年12月02日 14:00:00
我國多達51個鄉鎮市區境內連一家健保特約藥局都沒有,端賴醫師定期到偏鄉駐點巡迴,或請診所、衛生所協助調劑藥品,但此方式恐讓政府「醫藥分業」無法落實。(攝影:李昆翰)

我國多達51個鄉鎮市區境內連一家健保特約藥局都沒有,端賴醫師定期到偏鄉駐點巡迴,或請診所、衛生所協助調劑藥品,但此方式恐讓政府「醫藥分業」無法落實。(攝影:李昆翰)

《上報》獨家報導,全國368個鄉鎮市區,竟有51個鄉鎮市區,境內連一家健保特約藥局都沒有。食藥署、健保署現行的作法是,由醫師定期到偏鄉駐點巡迴,或請境內診所、衛生所協助調劑藥品。然而,醫界有人擔心,醫師協助偏鄉雖是該做的事,但現行制度設計不良,導致醫療資源「挖東牆、補西牆」,恐讓政府號稱要推動的「醫藥分業」更無法落實。

 

我國自1997年推動「醫藥分業」至今滿20年,所謂醫藥分業,是希望醫師、藥師各司其職,醫師負責看診、開立處方箋,而藥師則依據處方箋調劑藥品,並提供用藥諮詢。換言之,醫師只負責看診,診所原則上也不可聘藥師,必須「釋出處方箋」,交給專業的藥局藥師來調劑藥品給病患。

 

慢性病連續處方箋 釋出率不到4成

 

然而,我國的醫藥分業上路以來,卻一直是採「雙軌制」,一方面希望診所可以釋出處方箋,卻也允許診所內聘藥師,並可直接在診所內調劑藥品給病患。根據衛生福利部健保署的統計,我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釋出率」,至今仍不滿40%,那就更別談其他急性病症處方箋的釋出率又更低。

 

我國推動「醫藥分業」已20年,但據統計,我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釋出率至今仍不滿40%,遑論其他急症。(攝影:李昆翰)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創會成員、現任董事劉梅君受訪便直言,政府當年屈就於大醫院、財團壓力,至今並未具體落實「醫藥分業」,導致醫院、診所釋出的處方箋比率一直很低,自然影響偏鄉地區健保特約藥局的多寡及開設意願。

 

法務部過去調查更發現,每3家健保藥局中,就有1家是「門前藥局」,也就是診所醫師直接聘藥師開設藥局,且與診所相鄰;病人拿著診所釋出的藥品處方箋去「隔壁」拿藥,等於最後又流回同個醫師手中。此現象的弊端是,醫師為了賺錢,有可能開立利潤較高的藥品處方。

 

藥局拿不到處方箋 只好賣東賣西

 

她表示,當藥局拿不到醫院、診所釋出的處方箋,藥品的來源就會不穩定,藥局基於成本考量,也不可能把所有藥品品項「常備」等著病患上門;因此,很多藥局乾脆開始兼賣奶粉、尿布,甚至賣一些超市賣的東西才能生存,但這種作法卻讓藥師無法發揮專業,背離了醫藥分業的初衷。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余尚儒也認為,健保資源的配置必須有公平性,「沒有健保藥局的地方,應該想辦法讓它有,而非請別人幫忙做」,這並不符合醫藥分業的精神,因為醫師的專業是看診、不是調配藥品,況且診所的藥品通常不齊全,這對拿藥的病患也不公平。

 

若所住的區域沒有健保藥局,當地民眾就必須跨區領藥、付較高費用到一般社區藥局買,然而健保資源配置須有公平性,沒有健保藥局的地方,應想辦法讓它有。(攝影:李昆翰)

 

因我國醫藥分業做半套,釋出率多年來提升有限,連帶也影響了「分級醫療」的推動。

 

所謂「分級醫療」,是希望民眾有病先找家庭醫師或附近診所就醫,真的因病情需要,再轉診至專科診所或醫院照護。

 

余尚儒說,我國醫療給付的結構很扭曲,花在藥品上的錢比專業人員身上還多,許多醫師看診必須以「量」取勝賺錢,醫院甚至為了賺取藥價的價差,不願意將處方箋釋出給藥局,想留著自己賺。

 

當藥的品質落差大 誰想要在小診所看病

 

他表示,當醫院不願釋出處方箋,加上大醫院對藥商的議價能力較高,拿到的藥自然品質較好。相較之下,地方或偏鄉診所拿到的藥雖然成分一樣,卻因議價能力低,只能買相對品質沒那麼好的藥,不但對沒錢到大醫院看病的民眾不公平,又要如何說服民眾「小病在社區診所看」就好,形成惡性循環

 

健保署官員則說,從專業角度,醫藥分業好處是,藥師可發揮專業,再檢視一次由醫師開立的處方,提醒民眾醫師沒注意到的藥物副作用、甚至是兩藥品之間可能的交互作用;但對民眾而言,若看診跟拿藥分開,卻可能要跑兩趟,未必比較方便,因此各有各的立場。

 

【健保藥局大調查】

●全國51鄉鎮沒有健保藥局 36.2萬人淪二等公民

●看病不用走出門 全台首間「在宅診所」落腳台東都蘭

●偏鄉送藥大不易 他們「被迫」遊走法律邊緣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