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不願面對的真相 美裔人權活動家:日本人越來越排外

李佳恒 2017年12月10日 16:43:00
日本路上的行人。(美聯社)

日本路上的行人。(美聯社)

日本化妝品牌POLA 11月引起軒然大波,其一家位於日本的分店在門口張貼「禁止中國人入內」的手寫告示,引爆中國網友的怒火。

 

POLA總公司在得知消息後火速道歉。然而特別的是,此事雖然獲廣大中文媒體報導,日本卻只有少數幾家媒體簡單提及。除了中國遊客在日本的爭議行為外,此事多少突顯了日本人的排外心態。

 

 

政客帶頭歧視

 

《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報導,來自美國加州、2000年成為日本公民的人權活動家有道出人(Debito Arudou)致力為在日外國人爭取權益,他見過許多類似的事,直言:在日本,歧視是個令人哀傷的事實,且這種現象有越發頻繁、公然的趨勢。

 

定居日本近30年、現年52歲的有道出人表示:「在1980年代,有很多關於日本如何走向國際化的討論,且多元化獲正面看待,然而這一切(如今)化為泡影。」

 

 

而在有道出人看來,這種演變的關鍵之一是時任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2000年說的一席話。石原慎太郎當選東京都知事1年後,在2000年的一場演說中提到「三國人」(sangokujin),稱來自外國的非法移民犯下「殘暴的罪行」。石原慎太郎強調,自然災害會打擊東京,而外國人將導致內亂。

 

「三國人」這個詞在二戰後的日本廣為流傳,泛指中國人、南韓人與北韓人,是將其與犯罪做連結的貶義用法。日本走向繁榮後,這個用語也逐漸走入歷史,但石原慎太郎這麼一說,讓這個用語再度「復活」,重回日本人的記憶中。

 

當然,石原慎太郎的說法在當時引起眾多抨擊,但他無視輿論壓力,堅決不道歉。事實上,石原慎太郎之後成功連任三次,一共當了4任東京都知事,直到他2012年為重回國會而辭職。

 

有道出人強調,在石原慎太郎之前,不是沒有類似爭議,但石原慎太郎此話一出,「讓日本民眾把外國人視為對日本社會的威脅,我不覺得這種情形已不存在。」

 

 

排外心態深植日本?

 

而除了石原慎太郎,日本有許多政治人物或有影響力者本身也極度排外,在他們的帶頭下,無怪乎日本社會瀰漫著排外的氛圍。

 

日本知名作家、曾為日本政府提供教育建議的曾野綾子2015年在《產經新聞》撰文肯定南非種族隔離制度,她強調,日本需仰賴移民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但外國人應與日本人分開生活。

 

曾野綾子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向南非看齊,她寫道:「自從我20-30年前了解到南非的狀況後,我始終深信,各個種族最好分開生活,該國的白人、亞洲人與黑人就是如此。」

 

另一個例子是,日本史上第二位女性防衛大臣稻田朋美曾遭踢爆,在出任防衛大臣前,曾收受反韓團體「在特會」(Zaitokukai)的捐款,甚至曾與日本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領袖、希特勒(Adolf Hitler)的粉絲山田一成(Kazunari Yamada)會面。

 

 

法律也不保障外國人

 

對於定居日本的外國人而言,生活充滿重重考驗。除了上述爭議性的發言與煽動,關鍵在於日本法律並未明訂禁止針對種族與國籍的歧視。

 

於是乎,日本房東拒絕將房子租給外國人、政府機構婉拒外國求職者的例子層出不窮,讓生活於日本的外國人求助無門。

 

日本人的排外心態更充分體現於教育層面。只要校方認為他們無力教導外籍學生,或認為這對教師來說負擔過重,學校有權拒收外籍生。

 

有道出人強調,這讓日本約2萬名外籍兒童無緣接受教育,導致許多兒童甚至不識字,其中許多人是日裔巴西人的後代。

 

有道出人說:「對日本人而言,種族歧視是他們不願面對的真相,許多日本人不願相信這存在於日本社會,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日本只有一個民族。」

 

 

隨著2019年世界盃橄欖球賽(Rugby World Cup)與2020年奧運將在日本登場,日本極力營造歡迎外國人的氛圍,也特地為外國遊客設計不少便民措施,但有道出人悲觀認為,這種「改變」只是表象。

 

他說:「我認為這是吸引外國遊客——也就是吸引更多錢——的手段。來訪的人是『遊客』,他們將被熱情以待,但等到(東京奧運)結束,日本將揮手告別他們,同時鬆一口氣。」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