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不是蔡英文最擔憂的事

林青弘 2018年01月08日 00:02:00
蔡英文執政以來民調不斷下滑,但她最應該擔憂的事,還是在於台灣在她與民進黨的執政下,是否人人有未來,個個都能幸福共好?(攝影:李隆揆)

蔡英文執政以來民調不斷下滑,但她最應該擔憂的事,還是在於台灣在她與民進黨的執政下,是否人人有未來,個個都能幸福共好?(攝影:李隆揆)

《上報》是新興網路媒體之一,在閱聽眾吸引上,固定讀者群的特性,鐵定包含不分藍綠,跟著自己感覺走的獨特族群。這類族群的政治傾向,不以政黨為忠誠,是以政治人物的行為屬性,為自己喜歡或厭惡的判準。是以,知青也好,覺醒中年大叔或大嬸,都有可能成為這類族群,不能以泛藍或泛綠概括分類。

 

蔡英文在當選總統之前,對於上開族群頗有魅力吸引,或許是滿腔熱血、理想與信仰的純粹理性特別聚集領袖魅力。這群人力挺蔡英文,跨越藍綠的傳統枷鎖或柵欄,共同支持蔡英文與民進黨,讓蔡英文順利成為台灣第一位女總統,也把民進黨推上完全執政的歷史新局。這是民進黨最光榮、最有成就感的選舉紀錄,但是完全執政之後完全負責,民意如流水,載舟或覆舟,僅在一念之間,動態中的變與不變,不能以傳統政治學充分加以解讀。

 

不滿施政 變「全民共識」

 

《風傳媒》、《新新聞》在去年共同委託《台灣指標民調》進行六都市長的施政滿意度調查(2017年12月21日公布),箇中也包含六都市長的好感度調查,以及蔡英文總統、賴清德院長的施政滿意度。蔡英文總統的施政滿意度調查結果,只剩下泛綠立場者的滿意比例明顯高過不滿意 (54.3%vs.38.7%)。在性別、年齡甚至教育程度等人口統計變項上,不滿意的比例很明顯超過滿意(按:小學教育程度者滿意:不滿意=34.6%:32.6%)。講個白話,對於蔡總統施政的不滿意,雖然藍綠有別,但是已經成為另類「全民共識」(滿意:不滿意=26.8%:60.6%,六都樣本數合計6,420人)。

 

當電話那端是電腦語音調查,面對按鈕與電腦語音指示,有將近6400人完成語音調查,即使六都每個行政區分配樣本數可能不及於50人,歸到鄰里可能毫無居民中選為樣本。但是,在統計學上,抽樣結果合理推論六都市民對於蔡總統的施政滿意度時,上開民調結果,確實會讓人捏把冷汗,暗自思忖任期未過半的蔡總統,是否提前被民意淘汰,甚至成為跛腳總統,人見人厭?為了推動改革而付出民調下滑代價,這是政治學上的定律,還是府院黨幕僚寬慰蔡總統的「迷魂湯」?

 

接受電腦語音調查的民眾,當要回答是否滿意蔡總統的施政表現時,受訪當下的心中到底想起什麼,由何事、何人聯想不滿意,從民調結果無從得知。唯一可確定者,個人主觀情緒比起理性綜合判斷,比較容易成為短時間應答的回應基礎,就在不到一秒之間,在電話鍵盤上決定與按下不滿意的數字代碼。民調結果即使有3,890位受訪者表達不滿意,未顯現的不滿意理由可能遠遠不止3,890個。

 

蔡總統要承擔的壓力,首以民調結果的諸多不利為心理上的考驗。高處不勝寒,常常看到民調不利結果,身為總統要有很強的心臟,也要有很厚的臉皮,更要有健全和幽默的自我心智調解。全世界只有蔡英文能夠解決蔡總統民調困境中的寂寞與無奈。身為總統,面對民調壓力,沒有逃避的空間,只能咬緊牙關撐過去。

 

以台灣現狀下的處境,3萬元是否為低薪門檻,是否為重要內政,這是政治判斷的事情,不應該成為蔡總統心煩意亂的糾纏。經濟部長和勞動部長可以共同為了青年低薪設想更好的工作,或是提供更有利的長期職涯發展,讓薪水不滿足,只是一時現象而非終生遺憾。689萬票的肯定與支持,相信蔡英文能夠做到的事情,不是僅僅止於解決低薪或是同婚法制化而已。

 

民調的機構效應,曾幾何時已經包含針對特定政治人物的臧否,利用問題設計、抽樣限制,間接行銷或貶抑特定政治人物。客觀上與理性上來論,某些民調結果連參考效益都付之闕如,不如逕送碎紙機存查,不讀也不回,無須評論或解讀。領袖的魅力與親和力,充分展現國民的希望,引導國家的未來。蔡英文最應該擔憂的事,還是在於台灣在她與民進黨的執政下,是否人人有未來,個個都能幸福共好?年底選舉,就是一場公開又公平的民意調查,蔡英文要先度過這關卡,才能證明自己還有領袖魅力,民眾對於蔡總統不至於疲乏無感。

 

※作者為自由作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